黃偉峰
畢淑敏的《請為你的夸獎道歉》,耐人尋味,也令人震驚。文中談到北歐一教授要求中國學者向她女兒道歉的事情,教授認為中國學者的夸獎傷害了她的女兒:“你是因為她的漂亮而夸獎她,而漂亮不是她的功勞,這取決于我和她父親的遺傳基因,與她個人基本上沒有關系。你夸獎了她,孩子很小,不會分辨,她就會認為這是她的本領。而且一旦認為天生的美麗是值得驕傲的資本,她就會看不起長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
中國學者對教授女兒的夸獎和喜愛,反而惹得教授不高興,仔細想想,我們不能不反思我們的夸獎,反思我們的賞識教育。
所謂賞識教育,就是抓住孩子渴望被關注、被重視的心理,注重孩子的優點和長處,逐步形成燎原之勢,讓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覺中走向成功。在中國,人們越來越強調賞識教育,強調以鼓勵寬容的態度保護孩子的自信心,盡可能多地表揚他們;但是,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一味的夸獎孩子就可以了呢?一味的鼓勵孩子,他就會朝更優秀更成功的方向前進呢?美國著名教師羅恩則提出“不是每個學生都應得到曲奇餅干”,讓我們對賞識教育有了更理性的認識。
曲奇餅干是羅恩給學生最常見的“獎賞”。他每回都會給學習用功的孩子一塊,而不好好學習的孩子則只有眼巴巴看別人吃的份兒。家長們時常打電話抱怨:“克拉克先生,為什么每個孩子都有餅干,唯獨我孩子沒有?你不怕傷害了他的自尊心嗎?”
每一回,羅恩都這樣回答:“如果把餅干分給了那些不夠格的學生,就等于告訴他們即使不努力也可以得到獎勵。而我這里從沒有呼之即來的餅干?!?/p>
羅恩認為,真正優秀的教育,不會輕易給“A”和表揚。他參加過很多普通學校的頒獎儀式,每個孩子都獲得一本榮譽證書,家長們歡呼、拍照,看上去無比自豪和滿足。羅恩卻說:“按部就班給孩子打高分輕而易舉,但這不是真正優秀的教育?!?/p>
首先,看清楚賞識什么。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許多與生俱來的特質,比如相貌、氣力、智商等,許多的家長和親戚朋友總喜歡夸獎孩子聰明、漂亮,正如中國學者對教授女兒的夸獎一樣,這樣的表揚、賞識對孩子是極為不利的,因為孩子多是根據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來發展自己的。從教授的話語中,我們感到賞識應該著眼于受表揚者個人的勞動和努力,著眼于受表揚者今后的發展,否則,就會產生錯誤的導向。
其次,樹立起賞識的原則。
“美國教育存在一個很大的缺陷:我們只關注孩子的自尊心,卻沒考慮他們的表現和能力。不是嗎?”羅恩告訴記者,他曾經給一個五年級小女孩的初始手工作品打了一個不及格“F”,最終,女孩做出一個不可思議、引人入勝的作品?!叭绻覀兝^續把教育淺表化,并且因為學生努力了就給他們A,那我們其實是在幫倒忙或者做絆腳石。這樣做無法幫他們在現實世界獲取成功?!绷_恩說。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孫云曉非常認同羅恩的教育理念,其認為一味夸獎孩子其實是在侮辱孩子?!皟和际茄芯看笕说膶<?。當孩子做得不好的時候,你說真棒真棒,他覺得你侮辱他,‘我都知道不好,你還說我好。關鍵是你要指出他真好的地方,而且知道怎么努力會更好。” 孫云曉說。
第三,把握好賞識的尺度。
毋庸置疑,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鼓勵,離不開老師的表揚。夸獎是一種激勵,激勵比批評的效果要好得多,但也不能走向極端。有的家長或者老師為了鼓勵孩子,不管孩子做得怎么樣,都一味的豎起大拇指,“你真棒”“真聰明”“再……就會更加厲害哦”……久而久之這種無節制的廉價的表揚,就會讓孩子滋生虛榮、自負、驕傲的心理,甚至會慢慢把孩子培養成只經得起表揚,受不了批評的“溫室花朵”。
因此在對孩子的教育中,家庭與學校應密切配合,達成一致,既要積極地進行賞識教育,享受賞識教育帶給孩子成長的好處,同時也要努力避免過度的“表揚”所產生的負面影響。
“不是每個學生都應得到曲奇餅干”,真正的教育,是在嚴厲和溫柔中尋找平衡的藝術。
責任編輯 黃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