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強世
摘要:分析了牛疾病的特點,對牛的幾種常見疾病進行了介紹,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牛病;特點;防治
中圖分類號:S858.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6)09-0018-02
當前,養牛業的發展已經逐漸形成規模,已經在全國各地形成產業鏈模式,其快速增長模式已吸引越來越多的養殖戶加入到養牛行業中,這也對牛的疾病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著重介紹牛病的一些疾病特點,并針對其中具體的疾病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
1 牛疾病的特點
1.1 發病率高
在當前養牛業發展過程中,有些地區已經實行專業化養殖,通過現代科技的實時監控,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然而,在飼養過程中,由于管理人員缺乏,一些常見的牛病在牛群中蔓延,很容易造成大規模牛病的暴發。其中常見的牛病主要有冠狀病毒、口蹄疫、大腸桿菌等,且由于牛的養殖周期長,因此很容易發生牛病,其本身的抗病性也較差,所以就造成了發病率高、傳染性強等問題。
1.2 病毒抗藥性強
牛的成長周期較長,養殖場對于牛病的防控制定了科學的計劃,從出生開始防疫,以及每個周期都要對牛進行必要的藥物防治。在用藥的過程中,牛自身對疾病的抵抗力大大降低,依靠藥物的防治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以后的養殖過程中仍然會出現問題。用藥的普遍以及平時的疾病預防,導致耐藥性問題越來越突出。病毒在長期的藥物治療過程中,逐漸升級,對藥物產生耐藥性,降低了用藥的效果。長期以來,越來越多的養殖場都是實行藥物防治為主,若病毒一旦升級或產生變異,那么用藥物進行治療就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1.3 飼料貯存不規范
飼草放置和儲存沒有嚴格按照標準執行,細菌和病毒很容易在其中滋生,這也是牛病發展快的一個重要因素。由于環境不良和牛抵抗力下降,造成了病毒的滋生和蔓延,從而造成多種病毒病同時發生,其中典型的混合感染病毒有牛乳房炎病毒及腹瀉病毒等。
2 常見牛病介紹
2.1 犢牛腹瀉
犢牛腹瀉是新生犢牛常見疾病,健康狀況較好的犢牛一般2~3 d后就會消失,而一些體況較差的犢牛出現腹瀉,一旦治療不及時疾病就會蔓延,甚至導致死亡,給養殖戶帶來損失。一般犢牛腹瀉發生在初春和秋末。發病初期糞便稀濁、犢牛體溫偏高,到后期病牛精神低迷,會出現血便等,最終因脫水而死。
2.2 牛結核病
牛結核病主要表現在肺上。防治牛結核最主要的是要注意飼養環境的消毒和衛生保潔工作,凈化牛的飼養環境,必要時進行疫苗接種,對牛進行定期檢查。由于結核病傳染性極強,在發現疑似病牛時,要及時將病牛體進行隔離,對其進行觀察治療,保持其環境衛生等。
2.3 瘤胃膨氣
牛的瘤胃膨氣是牛進食不規律或者進食的食物不易消化而造成的胃損傷。由于牛為食草性動物,飼喂花生秧、紅薯藤會造成胃脹膨氣,嚴重影響牛的進食,進而出現一些并發病狀,伴有偶爾的便溺和食欲不振,腹瀉和瘤胃臌氣,對牛本身造成一定的損害。
3 防治措施
3.1 加強科學的飼養管理
在人工管理的過程中,要注意對牛的平時狀況及時了解,對牛出現的不良反應和不正常反應要及時反饋給獸醫,及時發現癥狀,對一些傳染性疾病進行及時治療。在喂料上,要注意營養搭配,對于經常食用的飼料進行必要的檢查,防止過期或者有害。在現代化科技發展迅速的今天,通過互聯網和電子科技及時對牛的生長狀態進行評估,對于牛的生長環境進行全方位監控,及時發現養殖場存在的問題,并且做出積極的改正,為牛的健康生產提供保障。
3.2 做好衛生防疫
牛病治療關鍵在于前期預防,平時要注意對牛舍得消毒,對牛進行科學的疫苗接種,從根源上控制牛病的傳播。對于新出生的犢牛要進行隔離喂養或者單獨飼養,避免牛病影響犢牛的正常生長。
4 小結
養牛業是我國養殖業發展的主要產業,其在我國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注意將牛群的病患防治提升到重要的地位,做到防治的科學化、治療的有效化,有效的提升養牛業的疫病防控水平,提高養牛產業的質量和經濟利益,真正做到造福于養殖戶,為我國的畜牧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葉茹.常見牛病防治及牛病特點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5(20):171.
[2] 吳 莉.芻議牛病特點以及常見病的防治方法[J].中國畜禽種業,2014(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