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敏
摘 要: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現(xiàn)代化科技水平日益提高,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改革與實踐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堅持教育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及面向未來的重要指導思想,全面落實黨提出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本文通過分析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闡述了其實踐與改革內容,希望促進我國高中信息技術課程順利實施。
關鍵詞: 高中 信息技術課 改革 實踐
為了積極響應素質教育的號召,我國各中小學校開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教學改革逐漸成為社會發(fā)展的首要任務。在高中學習階段,人才素質教育對老師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方法。對于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而言,轉變課程改革目標是其課改的首要任務,注重學生能力培養(yǎng),將學生塑造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因此,老師要根據(jù)課改的要求,提升自身綜合素質與專業(yè)技術水平。
1.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1教育地位不高
目前,在我國高中教育階段,應試教育理念影響還非常大,高考無形中引導著高中教育教學工作,在很多學校及家長心中,信息技術教育屬于副科,學不學沒有什么太大影響,甚至有的家長阻止孩子碰計算機與網(wǎng)絡[1]。不重視信息技術教育,使得在高中教育階段,信息技術教育學科地位非常低,可有可無。由于家長、老師及學校三方都不重視信息技術教育課程,因此該學科在高中教學中難以順利開展。
1.2師資隊伍專業(yè)素質不高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改革對老師專業(yè)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教學改革理念與內容發(fā)生了相應變化。這就要求老師不斷完善自身知識結構,適應新課改趨勢。但在實際課程改革中,很多老師沒有正確認識新教學理念,沒有在課改變化基礎上適時調整教學內容與手段,在實際教學中,仍然以傳統(tǒng)教學模式為主,很明顯這與信息技術新課改要求是不相符的。
1.3學生自身素質不同
地區(qū)或班級不同,教育程度不同,使得學生自身素質發(fā)展水平也大不相同,參差不齊。在高中開展信息技術教育課程中,學生并非從零起點開始。經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學生自身具有一定的知識基礎與學習能力,但由于每個學生知識接受能力大不相同,而且信息技術教育課程實踐性比較強,因此在高中開展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教學時難度就會比較大。
2.高中信息技術新課改與實踐的具體內容
2.1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理念進行創(chuàng)新
高中階段在設計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教學思路時,要從必修與選修兩方面考慮。在必修方面,為學生設置相應的信息技術基礎課程,以信息處理與交流、信息技術實踐等為主要目標,旨在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教育課程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術,并靈活運用于實踐活動中,同時通過實踐應用,明確信息技術對社會文化、知識教育等方面造成的影響。在選修方面,要以計算機相關的問題處理與解決方式為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初步掌握程序設計與相關算法。
2.2優(yōu)化師資力量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信息技術發(fā)展速度非常快,在實際教學中,同一班級學生接受教育程度不同,其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中知識接受能力也有很大差別。相較之高中其他學科,信息技術課程表現(xiàn)更為突出。在課堂教學中,沿用統(tǒng)一授課方式,部分學生學習壓力比較大,無法正確理解課程教學內容[2]。在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中,根據(jù)老師自身素質與專業(yè)水平,可以采取三種課堂教學形式,即課堂講解為主的小組合作式學習,特別是指導三步走方式,老師不但要采用統(tǒng)一的授課方式,還要根據(jù)學生不同特點與能力,進行不同分組,以便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可以分組討論,同時對于一些特殊學生,老師要給予單獨指導,將三種教學方式有機結合,有效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從而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教育課程的優(yōu)勢。
2.3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高中信息技術教育課程在其改革過程中,要明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引導學生不但要掌握相關知識,還要掌握并靈活運用有效的學習方法。同時,信息技術新課改要求老師在實際教學中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增強師生互動交流,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在實際教學中,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非常關鍵,可以引用翻轉式課堂教學模式,借助現(xiàn)代化多媒體教學技術,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同時在此基礎上建立合理的評價體制,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教學視頻完成學習任務,并對老師教學做出相應評價;老師根據(jù)學生建議不斷完善自身教學方式,有效強化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效果。
3.結語
對于高中而言,信息技術課程教育改革存在一些無法避免的問題,只有制定合理措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才能為我國素質教育奠定堅實的發(fā)展基礎。因此在開展信息技術教育新課改時,學校內部應自上而下對該學科加強重視,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在此基礎上把學生打造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劉青.高中信息技術新課程改革與實踐探究[J].時代教育,2015,06:156.
[2]李強.探究高中信息技術新課程改革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5,1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