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旭+朱夢瀟+朱默瑤
摘 要: 中國大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受多方面的影響,正如人的成長,受到環境、社會、父母、教育、思維、自身等的影響,只有認識到影響寫作能力的各種因素,才能發掘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英語寫作技能,從而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 寫作能力 影響因素 制約發展
一、引言
英語寫作是中國學生從中學到大學都必須接觸的學習課程,學習時間超過7年,但僅僅有很少一部分學生知道如何使自己的寫作能力提升,單純地背范文、作文模板,成為中國學生應付考試的最大底牌。如此功利性地應對英語寫作,自然不會有能力的提升。當代大學生處在社會和校園的交接點,要應對的不僅僅是校園內的考試,更重要的是社會對于人才的考核。能力,是需要培養的,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需要從多方面下手。首先要了解影響英語寫作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從問題出發,才能深入根基,提高能力。
二、影響寫作能力的因素
1.對英語文化的匱乏
和中文寫作一樣,在中式議論文中,我們經常引用各種例子來論證自己的觀點,英語寫作基本也是議論文范疇,但我們缺少例子支撐自己的觀點,通篇的大白話使得英語作文空洞沒有說服力,缺少論據也使得字數難以達到要求,從而出現各種湊字的敷衍詞句,使作文大打折扣。例子源于生活,啟發于學習,沒有生活在英語國家、缺少英語文化熏陶的中國孩子只能從書本和各類互聯網網站上尋找英語事例的影子。對外國文學缺乏興趣是英語寫作能力提高的絆腳石之一,沒有興趣就沒有動力,從而就加劇應付考試的功利心,能力愈加低下。不要感嘆英語寫作難,有感嘆的時間,不如要求自己看一些英語書籍,對英語文化的熟知會大大降低英語寫作的難度。
2.中國式思維
中國式思維定式是制約英語寫作能力提高的關鍵因素。我們必須認識到中西文化存在很大的差異,尤其在說話語態和先后順序上。大學生寫作中經常用到的中國式思維將英語固定成中文寫作模板,定語賓語狀語等的混淆也使得寫作語句更混亂,想提高英語寫作能力,必須將中式思維和英式思維分開,在英語寫作的時候用英語思考問題,不是用中文思考之后再換成與之一一對應的英文。中式教育現在更偏向于鍛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大多數中文寫作都是一分為二,也就是一個問題從正反兩個方面看,缺少個人思維。英語寫作更偏向于一種思維,就是自我思維,在寫作中必須明確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然后進行論述。這是中西文化的一個強烈反差,中國含蓄內斂,西方簡潔開放。
3.應試教育
盡管強調素質教育,但主導中國教育現狀的還是考試,中考、高考、大學的各種證書考級。習慣了應試教育的分數至上,大學生很難擺脫作文模板和一些固定俗成的得分技巧,一味地注重成績,使得個人能力缺失成為很大的問題。如何從應試教育體制中發展自我,提高英語寫作能力而不是單純的英文分數成了很多學生困擾的難題之一。不能否認,分數至上的教育體制會推著學生學習,但學習的只是基本內容,能力的提高要從自身做起。
4.自我意識淡薄
這里的自我意識不是自私自利的個人主義,而是指學生的學習自我意識。無論什么能力的提升都必須從自身出發,充分發揮個人的能動性,英語寫作能力也是如此。英語寫作涉及語法、詞匯、短語等基礎性內容,基礎不夠,能力不會有很大的提高,所以單詞、短語和語法都是我們要注意的重點,打牢基礎才能為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做好準備。懶散是自我意識淡薄的體現形式之一,很多時候我們不想背單詞語法只是因為背誦英語太枯燥乏味,還有就是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枯燥不代表可以放棄,推遲不代表還有明天的下一次機會,提高自我意識,才能真正提高英語寫作能力。擺正心態,從基礎做起,不斷提高,不斷努力,不斷發展。
5.創新思維和能力
創新就是不斷積累的過程,量變達成質變,從而形成自己的能力。模仿和練習才能不斷進步,模仿英語寫作范文,不斷練習英語寫作。知識是自己不斷學習才能擁有的,在練習過程中獲得的寫作技巧才是真正適合自己的。創新不是完全脫離原版,在范文中獲取自己感興趣的例句詞匯,稍加改動用到自己的英語寫作中,就能增添自身寫作的亮點。創新思維和生搬硬套是完全對立的,我們背誦學習的語法句型可以稍微轉換,就能成為自己創新出來的新產品。寫作的更高層次還需要一些節奏和韻律性的東西。這種文學寫作水平的能力,不是靠死板的原則就可以解決的。生搬硬套是大學生英語寫作中的問題之一,不深入了解句型結構就直接運用,不能很好地表達句意,甚至會出現語義模糊、句子歧義等問題。
三、結語
無論是中文寫作還是英文寫作,都是表達個人觀點和傳遞信息的手段,手段需要美化,方式需要完善,所以要提高我們的能力。內外因素的制約成為英語寫作能力提高的重重障礙,了解其影響因素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能力,障礙不是借口,懶惰也不是理由,寫作能力的提升需要自己創造機會。提高自己對外國文學的興趣,加深對外國文化的理解,擺脫既定思維,在應試教育中發展自我,從而增強自我意識,擯棄生搬硬套,發揮自己的創新性思維,才能更好地提高英語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