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啟華
【案例】
幾年前,我接了一個新班,擔任五年級二班的班主任兼語文教學工作。畢竟語文學習有一定學習壓力,班主任需要對班上發生的事情加以管理,對違紀的同學必須教育。漸漸地,同學們感覺我并不像他們想象的那樣和善,甚至有部分同學開始討厭我。五年級的同學,比較有主見,在安排工作時,少數不樂意的同學就有抵觸情緒。為什么要用原來老師的標準來衡量我,真受不了。于是,我決定“強壓強”,給他們來個“下馬威”,一來滅他們的威風,二來“殺雞儆猴”。接下來我便時刻牢盯“鬧事”的同學,一有“把柄”就聲色俱厲地責怪批評他們。可他們依然我行我素,越批評他們越對著干,該怎么辦?
我仿佛成了天底下最大的輸家。我悶悶不樂,整日無語。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找到了改變他們的方法。記得那天無聊時在家看電視,聽到這樣一句話:被老師賞識的學生是最快樂的,會賞識學生的老師是最幸福的。能讓學生快樂,讓自己幸福,這一舉兩得的事我何嘗不去嘗試一下呢?
一、深入挖掘同學身上的閃光點,取得同學們的信任
班上有這么一名學生,叫李攀,特別調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喜歡插嘴,不完成作業,課后打架、罵人、惹是生非是常有的事,在他身上找優點好比大海撈針。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留心觀察李攀的學習生活,坐在教室里的他心不在焉,老師講的內容他就是理解不了,課后留的作業也完成不了。換個角度,這不正是他的優點嗎?面對自己不感興趣的學習內容,尤其在自己聽不懂也聽不進去的情況下,他還能堅持每天背著書包上學并坐在教室里,這本身就很了不起,說明他身上有著堅持不懈的毅力。而當他面對老師的批評、挖苦過后還能真誠地問候“老師好”時,表現出的又是一種豁達寬廣的胸懷。找到了優點,我當即在班上對他進行了表揚,他雖然聽著老師的表揚有點云里霧里,但體會到了老師對他的賞識,心里樂滋滋的。在以后的學習中,他態度端正多了,每天早早地來到學校,聽見上課的鈴聲規規矩矩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候老師的到來,上課注意力也集中了。我默默地為他高興,同時替我自己高興,只要做一個有心人,在任何一個同學身上,我們都能找到閃光點。我試著欣賞班上的每一位同學,放開眼光賞識,慢慢地,他們感受到我很喜歡他們、很在意他們,于是對我不再有敵意,樂于接受我,愿意與我交流思想,我們之間的師生關系親密多了。
二、大膽賞識,放手讓學生自由飛翔
雖然取得了學生的信任,但有時候工作起來還是沒那么順利,畢竟是五年級的學生,他們顯得很有主見,而我之前對小學班級的工作總是包辦的多,還常常喋喋不休,小到如清潔怎么分組、小組長每天該怎樣收發本子,這引起了部分同學的不樂意。于是,我改變方法,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辦,充分相信同學們有這個能力,結果班上的常規工作搞得很不錯。記得半期的時候,學校搞了一個“感恩父母”的主題中隊活動,我完全放手,讓班隊干部帶頭,搜集同學們的建議,準備參賽。開始,同學們有很大的壓力,害怕完不成任務,我鼓勵他們,說老師完全相信你們能行,我們班上的每一個同學都很優秀,只是沒給你們充足的空間展示你們的才華,現在機會就在面前,運用你們的集體智慧,一定會辦得很出色,你們有這個實力。通過老師的賞識,同學們積極準備,那次的主題中隊活動搞得很成功,取得了高年級組第一的好成績。
三、寬容地面對缺點
古人云:“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小學生由于缺乏道德經驗,認識水平較低,易發生過錯行為。作為老師,我們應從學生的角度看問題,理解學生,把學生所犯的過錯看成是他們成長中的必然。對于李攀在背地里給同學起綽號;朱維一時好奇拿了別人的東西;楊云潔不慎忘了帶家庭作業,我總是持寬容的態度。在和其他同學發生沖突時,我不是嚴厲地批評責問,而是耐心了解清楚事情的過程,注重他們在事件中所表現出來的態度,肯定他們在沖突中每一絲一毫的退讓,并在全班的同學面前表揚他們。漸漸地,他們會下意識地克制自己的情緒,對待同學的態度越來越溫和,遇事也不那么急躁了。我覺得他們越來越可愛,班級管理工作也越來越順利。
【案例評析】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生最深層次的需求就是渴望別人的欣賞。”的確,人都渴望得到別人贊美、得到別人的賞識,贊美對人類心靈的重要性,好比植物依賴于陽光,沒有它,就不能生長,就不能開花結果。在班級管理中,我努力尋找每個同學的閃光點,給予肯定,讓學生感到老師慈母般的愛,拉近和同學之間的距離,在活動中賞識同學們的能力,放手讓學生自由飛翔。也許就是那一個信任的微笑、那一回肯定的頷首、那一個激勵的眼神、那一句體貼的話語,讓我的“牛頓”、“愛迪生”得到足夠的發展空間。因此,千萬別吝惜你的賞識,當你把賞識的陽光灑向每一個學生時,你自己也會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