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凌云
(江蘇省南通市城西小學,江蘇南通 226000)
基于文本落點 引導隨文寫話
康凌云
(江蘇省南通市城西小學,江蘇南通 226000)
小學生的隨文寫話能力對提升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文本分析入手,研究文本的特色點、精彩點、空白點和情感點,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隨文寫話,提升他們的語文寫作能力。
隨文寫話;文本落點;語文寫作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關鍵目標,就是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要從小學低段寫話開始。如果能夠在此階段打下扎實的寫話根基,那么對提高小學生的語文作文能力來說,就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在小學低段,教師應充分把握隨文寫話的教學方式,并以此為落點開創讀寫共進,確保課堂教學的高效。所謂“言為心聲”,也就是說語言的表達要激發出寫作需求,當情感累積到一定程度時,才能夠有效地激發靈感,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在具體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文本為學生創設必要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由此激發他們的寫作欲望和創新能力。對于隨文練筆來說,它應基于文本內容,針對文本特點發掘寶貴的練筆點。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緊抓文本內容,使閱讀教學和學生隨筆練習形成完整的共同體。只有依托文本的練筆,才能充分發揮文本的示范功能,使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逐步提升寫作能力,實現舉一反三,全面拓展學生的寫作思維,激發他們的豐富想象力。
低年級的小學語文課文中,存在較多的特色語言現象。透過這些語言現象,我們能夠充分挖掘作者所表達的情感。而且,這些語言大多具有非常強烈的情感穿透能力。對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基于個人體驗,將其有效地轉化為學生的語言,促進學生語言的內化。
例如,《丑小鴨》一課的典型特點是存在很多的疊詞,讓文本讀起來朗朗上口,深受小學生的喜愛。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出示這樣的一句話:“它的毛( )的,嘴巴( )的,身子( )的,大家都叫它( )”,引導學生展開隨寫練筆,描繪出他們最喜歡的動物,并且在括號中填寫出相應的疊詞。
通過這樣的模仿,學生的寫話練筆具有了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模仿對象,能夠快速地實現文本語言的內化。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隨文練筆的過程中,“讀”是為了培養良好的“寫”的能力,而寫是為了有效地促進對閱讀的理解。
因此,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不能將閱讀課當作寫作課,而應充分把握課堂教學過程中“寫”的度。并且在閱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情感,使其有感而發,降低小學生對于隨筆練習的畏懼感。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充分把握不同層次學生對寫作能力的不同要求,使他們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語文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運用。基于文本的精彩表達,可以實現遷移,創設充滿真情實感的練筆情境,促使學生的語言運用更加高效。
例如,在教學《麋鹿》一課時,教師可以在引導學生完成課文的深度品讀之后進行遷移寫話,從而將學生品讀時的所感所悟進行“有效”輸出。
師:(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頭麋鹿)哪位同學可以上臺,向大家講解麋鹿的外形具有哪些特征?生:麋鹿頭上的角指向后方,蹄子特別寬大,尾巴比較長,有的壯年麋鹿體重可以達到200千克。師:講解得非常好,把握住了麋鹿的特征。但是如果進行評比,他只能被評為一級講解員,不能達到高級講解員的水平。真正的高級講解員,能夠根據聽眾或觀眾的提問自如地對答,我們看看哪位同學有潛力當高級講解員?誰想嘗試一下?師:今天,我們能夠參觀麋鹿自然保護園,真的好開心。聽說麋鹿喜歡待在濕地環境,那對于麋鹿來說,它身上具有哪些特點使它能夠在濕地中生存呢?現在,大家想不想當特級講解員?剛才我在參觀園區的時候發現,這里豎著很多牌子,上面有很多字,但大多是古文,我不能完全理解其含義,誰能來幫我解釋一下?小組之間可以先展開自由探討,之后開始講解。
在學生完成文本閱讀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展講解活動。這一講解活動不應局限于對文本內容的反饋,而要能夠讓學生更加靈活地運用,使得他們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討論麋鹿的典型特征。比如,可以先從普通講解員開始,最終上升到特級講解員,經歷“大致描述所學知識—能夠和‘游客’自如對答—了解古文,解釋內涵”的過程。這種教學活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深度理解文本內容,還能夠讓語言訓練充滿趣味性,有效地將文本語言轉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
文本是引發讀者思維的有效載體,通過和文本的深入對話,能夠使閱讀者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特別是作者在文中留下的“空白”地帶,為讀者留下了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作者在寫作過程中留下的“空白”,并不意味著是“真空”,它能夠充分激發閱讀者的豐富想象力,以實現對“空白”的個性化彌補。
例如,《泉水》這一課主要描述的是泉水在奔往大海的旅途中,需要經歷諸多艱辛。在文本的具體描述中,泉水經過了山腰的水池、山間的平地、山坡的果園以及靜靜的山谷,但是要到達最終的目的地,需要經歷的地方還有很多,如此便為閱讀者留下非常豐富的想象空間。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發揮個人想象力,看看泉水還需要經過哪些地方,遇到哪些人,出現什么對話,然后把個人所想的寫下來,提升練筆效果。
通過上述教學片段,我們可以看出,隨文練筆的重點應在“練”。通過學生對文本的深入閱讀,既能夠積累豐富的寫作題材,又能夠充分掌握寫作技巧。但是作為教師應當注意的是,這是一個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的過程,需要基于文本來開展。
閱讀實際上是一個情感交流的過程。當讀者充分融入文本意境,實現對文字的品味應當是一種能力。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針對文本,以充滿感情的朗讀方式,實現和文本的深度對話,從中獲得感悟,進行更豐富的情感體驗,在文本的“情感點”向學生滲透隨文寫話。
例如,在教學《一株紫丁香》一課時,為了能夠充分地激活學生的想象力以及情感因素,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創設寧靜的夜空情境,之后重點引導學生品讀文章的最后一段。在仔細品讀的過程中,學生會體會到其中蘊含的豐富情感,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始寫話訓練,并啟發:“同學們,你們看,在寧靜的夜晚,小星星已經困得直眨眼睛,可是我們的老師仍然還在辛苦地工作。如果你是陪伴在教師身邊的那一株紫丁香,你會對老師說些什么?”
上述的教學片段,教師為學生創設了必要的閱讀情境,用于充分激發學生的情感累積,調動他們的寫話熱情,自然收效顯著。當前的教材文本擁有非常豐富的教學資源,對此教師要展開多角度、多層面的深度發掘。不過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如果期望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追求面面俱到或者過度訓練,必然會引發學生的厭煩情緒。因此,在開展課堂練筆的過程中,教師應基于文本有感而發,可以求精但不必求全,如此學生便能夠在毫無壓力的氛圍中提升寫作能力。
小學生的隨文寫話具有典型的靈活多變和易于操作等特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更加重視,培養學生學習寫作的基礎。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充分把握閱讀教學和隨文練筆之間的關鍵節點,在引導學生開展文本品讀的過程中,獲得豐富的個性化的情感體驗,使小學生的隨文練筆是有感而發的。這既有助于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技巧,也能全面提升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
[1]高小秀.隨文寫話,提高作文水平的開始[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04):83.
[2]童春香.立足文本 隨文寫話[J].今日南國(中旬刊),2010,(04):43-44.
康凌云(1975),女,江蘇南通人,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