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超
(江蘇省宜興市和橋實驗小學,江蘇無錫 214000)
摭議如何培養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王 超
(江蘇省宜興市和橋實驗小學,江蘇無錫 214000)
小學階段,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力求教學策略變化多樣,這樣才能在建構良好的英語教學環境的同時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口語練習情景,確保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鍛煉與提升自己的口語水平,最后實現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慢慢提高。
小學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一門全新語言的學習關鍵在于環境。將學生置于所學語言的真實環境之中,讓其切身體會到如何利用英語單詞及句式去表情達意,在這樣一種全英文的教學環境之中,學生逐漸學會用英語的邏輯結構與思維模式去解決問題,這是語言學中所公認的最為有效的語言學習的手段。因此,小學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也要從此出發,為學生創設一種真實的英語口語環境,讓學生從片段化的英語口語過渡到能夠流利地講述英語。然而,縱觀當今國內,無論是城鎮還是鄉村的小學英語教學,小學生都處于一種極度缺乏真實英語教學環境的困境,在英語課堂上,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中英混合的方式。在這樣的情境之下,學生更是沒有英語口語練習的機會與環境。長此以往,學生逐漸喪失了對英語口語的興趣。此外,中國的小學生在英語發音方面存在不足,他們在口語的練習中總是十分在意別人的目光,不敢開口說話,怕自己帶有口音的英語受到別人的嘲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口語教學難以順利開展。
在探究了影響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提升因素的基礎上,我們有必要重新解讀小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重要性。在小學階段就讓學生從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練習口語,可以幫助他們克服那些不良因素,進而增加其學習英語的動力。首先,從功利性的角度來說,英語口語練習對提高英語成績是有極大幫助的,因為口語的練習有助于聽力能力的提升,對考試聽力大有裨益。對此,我們可以舉個例子加以佐證。聾啞父母養育的孩子的說話能力是很差的,這是經過科學調研的結果。究其原因就是這些孩子長期生活在無聲的世界,他們的語言訓練是匱乏的。盡管他們能夠聽清別人講話的內容,但是很難理解別人在說什么,因為他們難以辨別清楚每一個音節代表的具體含義。這些孩子的世界是有聲的,但不是多姿多彩的,他們就像錄音機一樣只有單方面信息的輸入。由此可見,說出來對于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都是十分重要的。無論是英語還是漢語,只有在說的過程中才會仔細辨別每個字節的準確讀音,才會增強對于聽力中發聲的敏感程度,進而提高聽力的準確程度。
小學生在英語口語的練習過程中,并不只是對單詞發音的機械式重復,還包括對音節的分辨、句式的運用等。口語練習得越多,對于英語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就越深,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語口語的練習能讓學生直接感受到英語是如何將單詞連接成句子的,即語法結構的具體構造,在潛移默化之中習得英語語言組織方式,最終達到用英語直接表情達意的效果。
語言能力的快速提高一定是大量信息的輸入、整合繼而輸出,在不斷的循環往復之中語言知識結構得以熟練運用。在這個循環過程中,大量信息的輸入是立足點與基本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一般都是通過課堂、書籍閱讀以及語言交流等方式來獲得信息的輸入。
其中,語言交流是最為便捷、節省成本的方式,既可以是同學間天馬行空的交流,也可以是與教師基于某一主題而深層次交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切身體會到英語這種語言的語速、語調以及語感,繼而幫助自己形成語言的熟悉感。基于這樣的教育理念,教師在小學生口語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自覺進行語言的拓展,通過主題式教育方式讓學生建構自己的word bank。教師在日常口語教學的過程中拋出一個話題,如moon,指導學生在以后的英語學習中注意積累與之相關的詞匯,如星星star、夜晚night、天空sky等,學生在詞匯的積累過程中逐漸建構自己的單詞庫。
此后在與同學或者其他人談論某一話題時,能夠熟練地從單詞庫中調取相關詞匯,然后運用語法去組詞造句,表達自己獨特的觀點。通過這樣一個個主題式詞匯庫建構的方法,學生的英語語言會越來越豐富,在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過程中也會越來越自信,最終促進自己英語綜合素養的提升。
眾所周知,口語交際的過程是復雜多變的,英語口語教學的過程亦是如此。隨著教學環境以及學生背景的不同,英語口語交際內容也會隨之變化。教師在英語口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可能按照既定的備課內容進行機械式的講述,而是要根據課堂的變化、學生提問的內容,進行實時互動,調控教學節奏確保生生互動、師生溝通的順利開展。
在口語交流溝通的過程中,人際關系的和諧是口語溝通順利開展的保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引導與調節師生關系,創設一種平等、民主、自由的教學環境,讓學生敢言、善言,通過多渠道、多層次以及多形式的溝通交流模式,讓學生在實踐中鍛造自己的口語能力。
比如,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或者課外實踐活動時間組織一些英語情景劇的表演,或者英語演講比賽、辯論比賽等。教師在組織的過程中可以設置一些獎項,無論是精神上的還是物質層面的,只要能夠將學生的活動積極性調動起來就可以,讓學生在熱情主動的參與過程中自覺地研究口語的表達方式。例如,教師可以組織以“愚公移山”為話題的辯論比賽,對于愚公移山的行為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由正反方同學用英語進行激烈辯論。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學生會主動查找詞匯,用英語組織語言,同時在辯論的過程中快速理解對方英語表達的內容,進而用英語做出反應。
知識的學習只有融入生活當中,才能讓學生親身感受到知識的魅力,進而對知識產生興趣,從而主動地學習。因此,教師要巧妙地利用生活中的教學資源與活動途徑,讓學生在輕松自主的環境中習得知識。例如,教師可以將口語教學延伸到家庭教育當中,在與家長進行密切溝通的基礎上,為學生和家長共同布置一些英語口語訓練的家庭實踐作業。在家里來人的時候,家長指導學生如何用英語去打招呼,以及招待客人,滿足客人的需求。當然,父母也可以扮演客人角色,引導學生掌握生活化英語知識的科學運用
此外,教師要善于利用科技化的產品去創新英語口語教學的新形式。比如,引導學生在即時通信平臺如QQ、微信等用英語進行語音交流,既縮短了口語交際的時空距離,又豐富了口語教學形式。學生可以將微信當作口語練習工具,既可以采用私聊的封閉方式,避免自己語音不標準的尷尬,又可以在微信群中進行集體性的暢聊,就某一觀點用英語各抒己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做好話題導向作用,不時拋出吸引性的話題,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在無形的課下交流之中不知不覺地提升口語交際能力。
英語口語教學的關鍵在于構建一個民主、平等、自由的語言交流平臺,師生能夠自由地用英語進行交流,學生也能在這樣輕松的語言環境中大膽練習口語,進而激發學生的口語學習積極性與興趣性,最終促使學生主動地練習與使用口語,逐步提高自己的英語口語水平。
[1]陳亦農.從“說”入手,打造小學英語高校課堂[J].瘋狂英語:教學版,2016(7) .
王超,1989年生,男,江蘇宜興人,現任宜興市和橋實驗小學英語教師,無錫市學科教學新秀,無錫市德育新秀,小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