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培果
(江蘇省南京市南化實驗小學,江蘇南京 210044)
小學生的年齡通常分布在7~1 3歲,由于身心機能尚未發育完全,因此心性自由,活潑好動,好奇心較強。絕大多數的小學生覺得體育課比較自由,喜歡上體育課,這其實是學生誤會了體育課的本質,以為體育課只是玩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事實上,體育課和其他學科的教學一樣重要,因此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實際特點選擇合理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創設教學情境的方法多種多樣,不同方法有不同的特點和效果。但是無論采用哪種方式,教師都要注意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幫助學生改變學習心態,端正學習態度,認識到體育學習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投入學習。
小學生由于年紀較小,心性自由,好奇心強,玩心很重,認為上體育課的任務就是玩耍,所以普通的教學模式根本很難起到好的作用。對此,教師可以抓住小學生的特點“將計就計”,根據實際教學內容利用游戲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學會知識,并把學到的知識通過游戲更好地展現[1-2]。
例如,在學習“立定跳遠”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跳繩作為道具設計“過河”游戲,將跳繩當作河道,讓學生越過跳繩跳到河對岸,以此來作為立定跳遠的訓練。這會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游戲的過程中掌握立定跳遠的技巧。
應用體育游戲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培養其合作意識。大多數的體育游戲是通過集體合作完成的,這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體育課程標準的理念,為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例如,在課堂教學中組織“過河搭橋”活動,將學生劃分小組,每組兩塊木板,通過傳遞木板最終到達終點。在這一過程中,每組成員必須團結協作才能順利過河。此外,可以組織“多人綁腿跑”活動等。在游戲過程中,教師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責任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也能有效增進同學情感。
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播放一些音樂以此來創設教學情境,不同風格的音樂所創造出的氛圍是不同的。音樂既可以使學生安靜下來,也可以讓學生動起來。對此,教師可以抓住這個特點,根據實際教學需要創造不同的教學情境。每節課都有不同的驚喜,學生自然會對體育課的學習充滿興趣。
例如,在學習武術的時候,教師可以一邊播放歌曲《中國功夫》一邊進行教學,在制造濃厚課堂氣氛的同時讓學生感到一種驕傲和自豪,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提高學習熱情,保證學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在下課之前,還可以選擇播放一些比較輕柔舒緩的音樂,幫助學生安靜下來,放松身心,緩解緊張的心情,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陶冶情操。
體育課雖然以戶外教學為主,一提起體育課絕大多數人會想起在操場上跑跑跳跳,事實上室內課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教師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定期開展室內體育教學。為了避免室內教學的枯燥無味,可以適當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為學生播放一些有趣的體育競技運動,一邊播放一邊講解,開闊學生的視野,讓他們了解更多的體育知識,在室內上課也可以感受到輕松和愉快。
小學生雖然身心機能尚未發育成熟,思想簡單,但是想象力尤為豐富,教師可以抓住這個特點,利用一些形象的語言對體育知識進行描繪,引導學生想象并做出動作,最后由教師進行點評和示范,讓學生體會到創造的樂趣,提高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立定跳遠”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象一下我們熟悉的小動物哪些是跳躍走路的,并用生動的語言詳細描述這些動物的跳躍姿勢,然后鼓勵學生模仿不同動物的不同跳躍方法。最后,教師再向學生講解立定跳遠的跳躍技巧:一擺、二蹬、三跳躍、四輕巧落地,讓學生對跳遠要領的記憶更加深刻,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提高教學效率,更能有效降低教師的教學壓力。
故事的類型多種多樣,好的故事不僅吸引人,更能激勵人。絕大多數的小學生對于好聽的故事有一種特殊的情結。他們喜歡聽故事,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往往精力很集中。因此,教師可以基于這個特點在體育教學中應用故事創設教學情境,結合生活實際講故事,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3]。
例如,在學習“單、雙腳跳”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故事進行課堂導入,打造良好的開端。可以為學生講述《小青蛙與小白兔》的故事,讓學生通過聽故事來模仿故事中主人公的奔跑和跳躍等動作,并把自己想象成小青蛙或者小白兔進行跳躍。在故事情境中,學生可以不斷鍛煉自己的體育技能,在輕松歡快的氣氛中學到更多的知識,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問題對于學生學習來說有著重要的作用。問題的提出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提高學習質量。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中也可以適當提出問題,利用恰當的問題創造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改變學習觀念,主動發現問題并探究問題,樹立良好的探究意識,將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實際教學內容合理設計問題,保證問題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通過問題引導學生主動積極思考,開拓思維,在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完成教學目標。
所有的體育運動都具有一定的競爭性,而學生的學習也少不了這種競爭性的支持,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比賽的方式來創設教學情境,改變傳統“講解+示范”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競賽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
具有競爭性的運動,可以將學生的斗志充分激發出來,使其向著目標不斷努力。例如在學習足球運動的時候,教師可以抓住這個特點,定期舉辦足球比賽。在比賽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在想要獲得成功的同時不斷努力,從心底想要學好足球并愛上足球。此外,足球比賽相當于另一種意義上的實踐教學,在檢驗課堂學習效果的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足球技巧,豐富經驗,學會更多的知識,意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這有效避免了傳統教學中的被動接受局面,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熱情,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良好意志品質的養成,從根本上實現了足球運動的價值。
小學體育教學是小學階段學習的重要內容,但是基于小學生自身的特點,教師要選擇合理的教學方式。情境教學屬于最近幾年興起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通過采用不同方法創設教學情境,主要目的是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在創造良好學習環境的同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極具推廣價值。
[1]那日樹.情景教學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2):80.
[2]盧星元.淺談在小學低年級體育課中應用情景教學[J].快樂閱讀,2016,(22):65.
[3]宛憲娣.淺談“情境導入法”在小學體育課中的應用[J].黑河教育,2015,(0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