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要:揚州旅游商貿學校在探索職業學校德育途徑與方法的實踐中逐步構建了以“文化潛能養德,行為潛能鑄德,勞動潛能礪德,活動潛能育德”為內容的“潛能德育”體系。在班級管理中融入行為鑄德,通過行為訓練能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效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
關鍵詞:行為習慣 潛能德育
中圖分類號:G63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1-0117-01
自我校實施潛能德育以來,學校將實現“人人禮貌待人,儀表樸實大方,宿舍整潔優雅,用餐文明友好,跑操天天勵志,衛生勞動有序,早讀充滿激情,上課認真專注,自習緊張安靜,考試誠實守信,實習刻苦鉆研,競賽爭創佳績,創業有所作為”作為德育培養目標。明確提出了行為鑄德:通過對學生儀表、禮貌、晨練、做操、舍務、用餐、勞動、學習等行為進行訓練,可以塑造人的品德,這是一種“由表及里”的培養方式,勢必能夠大幅提升絕大多數學生的道德修養。
因為現在絕大部分中職生學習能力較低、行為習慣較差,其中有部分中職生甚至缺少基本的文明禮貌,公民道德意識薄弱,大多以自我為中心,待人冷漠,自私自利。所以,如何讓中職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已成為中職教育工作的重點。
如何在班級管理中融入行為鑄德,我主要從以下幾點進行了嘗試:
一、榜樣示范,引導學生參照學習行為習慣:
“以身作則”向來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教師在各方面都要保持好的行為習慣,嚴于律已,己正方可正人。
有很多職業學校的學生對于早讀從來就不放在心上,漫不經心,于是高一的時候我也拿著他們的早讀課本,坐在講臺上,與同學們一起早讀,尤其碰到讀英語的時候,都是我在領讀。我在講臺前坐得筆直,聲音洪亮,基本班上所有同學都能聽到。在一個學生的周記中曾經提到,以為班主任只是偶爾為之,沒想到高一整個學年我都陪著他們這樣一起早讀。慢慢的,早讀課上每個同學都能坐得筆直,放開聲音,真正實現了激情早讀。
職業學校的學生很多時候并不知道哪些事情應該做、哪些事情怎么做,有了好的榜樣,有了學習的對象,有了這樣的氛圍,自然也會這樣去做,從而成為習慣。
二、活動教育,引導學生主動矯正行為習慣:
枯燥空洞的理論說教往往缺乏說服力,于是我經常利用主題班會來教育學生。高一時主要圍繞“保持進步,榜樣引領,實踐體驗,學會自律”;高二時主要圍繞“完善自我、主動發展、合作互助、懂得責任”;高三時主要圍繞“接受挑戰、健康身心、感恩奉獻、樂觀進取”。
三、交流評議,正確輿論引導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正確的輿論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對班級每個成員都有約束、感染、熏陶、激勵的作用。在班內要注意培養正確的集體輿論,引導學生對一些傳統美德缺失的現象進行討論、評價,組織開展類似《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班會,會上經過討論肯定了“善必為、惡不為”,還針對社會上“做善事被訛”這一現象討論了對策。有了正確的輿論,就會無形地指引著集體形成良好的班風,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依據《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同學們出謀劃策,討論、交流,制定了我班的一系列管理規章制度。通過4A量化考核評比,鼓勵先進,鞭策落后,使全班同學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提升個人道德素養。
四、規范約束,教育訓練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了《班級4A考評細則》,高一進校就對每一項常規項目進行規范要求并訓練,利用一切時間加強對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比如訓練學生正確的讀寫姿勢,讀書時要求全班同學都拿起書,椅子只能坐三分之二,腰部挺直,不允許靠著椅背。只要做作業,身體坐直,絕不允許趴下來等不良姿勢。一個月下來學生在課堂上讀寫的正確姿勢逐步養成,精神面貌有所改善,課堂秩序也有了明顯好轉。
其中,不乏有自制力較差、不愿配合的學生,對待這樣的學生首先要做到尊重并信任他,不打擊多鼓勵,以朋友的姿態陪他一起訓練,有進步及時肯定。同時,也要多與家長溝通,一起為該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出策出力。
美國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說:“習慣能夠成就一個人,也能夠摧毀一個人。”我們的學生正處在十六七歲人生成長的“黃金時期”,這個年齡階段的青少年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逐步形成的初級階段,可塑性很大,所以特別需要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尤其是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良好的行為習慣能鑄就美好品德,讓學生受益終身。
參考文獻:
[1]葛柏炎.構建積極德育體系踐行育人為本思想[J].江蘇教育·職業教育,2013,03.
[2]陳慶雯.發掘德育潛能提升人文素養[J].中小學德育·實踐探索,2011,05.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