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晨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傳統教學模式與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初中歷史教學需求和新課改標準,要求初中歷史教師要結合學生學習情況以及教材內容,實施初中歷史教材整合運用教學,通過整合歷史教材,有效提升歷史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诖?,本文就主要探討初中歷史教材整合運用教學的有關問題。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材整合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初中歷史教材的內容、框架結構以及教學理念都發生了很大改變,由以往教學的終極目標變成了當前實現教學目標的載體,這也就是說教材已經不再是無法動搖的“圣經”,而是可以結合實際需求適當取舍或是重編體系。由此可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實施初中歷史教材整合運用教學十分重要與迫切。
1 初中歷史教材整合教學的意義
首先,初中歷史教材整合遵循建構主義理論。在新課程理念中,建構主義是其中之一,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獲得知識的途徑不是傳遞,而是建構,也就是說學習者要獲得正確的解釋與體驗,就必須要“再創造”知識,或是說新知識的學習要跟學習者已有知識結構有效結合。為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融入學科方法的培養與訓練,并結合實際情況適當補充或是調整教材知識體系,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
其次,初中歷史教材整合滿足因材施教教學標準。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即便是最好的教材與教學方式也并不一定就適合所有的教師與學生。所以,就某種程度而言,教師的備課與教學,實質上就是基于發展學生之上,結合教師自身智慧以及專業素養,對歷史教材進行“再開發”。基于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歷史教學,教師是教材的“開發者”,是借助教材展開歷史教學,而不是展開教材教學,所以,初中歷史教材整合應該結合實際學情,這也是落實“生本”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
2 初中歷史教材整合的有效方法
2.1 結合課程標準,密切聯系教材
課程標準不僅為初中歷史教材的編寫提供了依據,也為初中歷史教學以及學生學習評價提供了支撐,對初中歷史教學有重要指導作用。在新課程標準里,初中歷史教學主要是平實敘述,不從性質上進行劃分或是歸類,這就給教師提供了足夠的空間結合實際情況對歷史教材進行整合。所以,教師在整合初中歷史教材前必須要研讀并深入領會新課程標準有關內容,緊抓核心思想;在整合教材過程中要基于歷史觀以及文明觀的基礎上,適當遷移或是取舍歷史教材中的內容。這樣才能確保整合后的歷史教材更加優化,在教學中能發揮最佳作用。
2.2 結合學生學情,符合自身特點
教師在整合初中歷史教材時還應充分考慮學生學習情況以及學生間的差異,充分挖掘學生的特點與優勢;在備課的時候要多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結構、學習狀態、學習習慣等多種因素,預測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能遇到的難點和疑惑,進而形成一份符合學生學情且具備實效性的歷史教學設計;接著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采用從易到難、從單一到多元、從感性到理性等多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必要的時候,教師還需要適當調整子目順序,確保子目間能形成較強的邏輯聯系,便于學生更好地認知和理解全課,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或者是適當整合子目內容,突破學習重點和難點,有效強化學生的概括能力和比較能力;亦或是基于事件、人物、時間等位線索有效整合全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情,讓初中歷史課堂有主線,有靈魂,有吸引力。此外,在整合歷史教材時教師需要結合自身特點,如語言習慣、性格、知識水平、教學能力等,使整合后的歷史教材既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和新課程改革需求,也符合自身教學特點。
2.3 借鑒多種資源,構建豐富體系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涌現出了多種版本的歷史教材,如人教版、川教版、上海版、湖南版等,打破了過去人教版歷史教材“一統天下”的局面。雖說各個版本初中歷史教材在編撰過程中主要史實的選取大致相同,但因為對新課程標準的理解差異以及把握角度的差異,使得各個版本教材的重點也就存在較大差異,換言之,就是不同版本的初中歷史教材具有不同的特色,這就為教師整合初中歷史教材提供了豐富的課程資源。為此,教師在整合初中歷史教材的過程中應多比較各種版本的歷史教材,并適當借鑒多種版本的課程資源,使得對新課程標準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能更加精準地抓住專題知識的核心,在教學設計的時候也應適當選擇性利用各個版本的教材內容,確保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就拿人教版初中歷史教材來說,在整合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適當借鑒上海版本、湖南版本、川教版本等多個版本的教材內容,構建豐富的知識體系,讓所有學生都能“吃飽喝足”,之后還“意猶未盡”。
3 初中歷史教材整合應用教學實例
以人教版初中歷史《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整合為例。
人教版教材中將這一課分為了三個子目,即火燒圓明園、沙俄侵占中國大片領土以及太平軍抗擊洋槍隊。在整合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前兩個子目合二為一,概括為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原因、時間、標志、經過以及結果;第三個子目整合為太平軍抗擊洋槍隊的“三個史實”,這樣一來教材就一目了然了,學生也容易理解。
接著,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分別給優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制定相應的學習內容和目標,如優等生——探討二次鴉片戰爭帶來的影響,需要結合之前學習的鴉片戰爭內容進行分析;中等生——思考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和直接原因、太平軍對抗洋槍隊的史實以及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差等生——掌握二戰爆發時間以及侵略者火燒圓明園的暴力行徑。這樣一來,所有學生都有了自己的學習方向和目標,不會無所事事,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相互提問回答,活躍課堂氛圍。
最后,針對《第二次鴉片戰爭》這一課的教材整合,教師還可以結合上海版本教材、川教版本教材等,適當取舍和借鑒,使整合后的教材教學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歷史教材整合運用教學是必然趨勢,教師在整合教材過程,要綜合考慮學生學情、自身特點、課程標準、教材內容等多方面因素,確保整合后的教材結構能更清晰、重點和難點更突出、邏輯關系更緊密,在運用到教學中能發揮最大效用,使得教學效率和學習質量都能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王翠芳.新課改下對職業高中歷史教材整合初探[J].學周刊,2013(03):126-126.
[2]李娟.初中歷史教材整合要注意的幾個問題[J].新課程(下),2014(07):148-149.
作者單位
江蘇省昆山市蓬朗中學 江蘇省昆山市 2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