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彬
(江蘇省南通市天生港小學,江蘇南通 226000)
淺談培養低年級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
侯 彬
(江蘇省南通市天生港小學,江蘇南通 226000)
低年級是學生對說、寫話產生濃厚興趣的重要階段。關注生活,從生活中尋找素材,學生才會愿意“自由表達”,才能寫出“真話、實話、心里話”,才能“我口說我心”“我手寫我心”。
低年級學生;語言表達;情境教學
低年級是學生對說、寫話產生濃厚興趣的重要階段,也是培養他們語言表達能力的關鍵期。如何讓低年級的孩子能夠“自由表達”“說真話、實話、心里話”,并且能夠將話寫得文從字順呢?
班上有這樣一位孩子,他普通話不標準,父母也常說他是個笨孩子,所以,他很自卑,從不愿意多說一句話。對于他,我也是花費了“心機”,從請他讀生字,到讀詞語,再到讀句子;從他小聲地讀再到稍大聲地讀……我給了他無數次的鼓勵,孩子們給了他無數次的掌聲。終于,他漸漸地開朗了起來。如學習《鮮花和星星》一課,當我問大家“看著這美麗的星空,你最想干什么?”時,他竟然主動地舉起了小手,并大聲地快樂地告訴大家:“我想去嘗嘗星星的味道!”我詫異了,一個在爸爸媽媽看來那么笨的孩子,竟然這么富有想象力!我舉起手使勁地為他鼓掌。接著,教室里也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是多大的進步啊!我說:“孩子,老師謝謝你,謝謝你精彩的回答!希望再次看到你的精彩!”孩子開心極了,同時,其他孩子上課發言也更加踴躍了。
正是這樣,日子久了,孩子們熟悉了教室里的微笑,熟悉了教室里的掌聲,課堂上漸漸小手如林,精彩的發言一個接著一個,不斷給人驚喜,不斷給人快樂!我想:這不就是對“皮格瑪利翁效應”最好的詮釋嗎?
除了對口頭表達的鼓勵與支持,我還鼓勵孩子認真寫話,培養他們的書面表達能力。每次,我都會在“好寫話”后面鄭重地貼上鮮紅的小紅花。當然,這里所謂的“好寫話”并不一定都是那些十分優秀的寫話,而是相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有進步的“寫話”,這是一種“縱向”的比較,不與他人相比。因為,陶行知先生說:“設有許多兒童,同在一堂,當教授的人,就要按照各個兒童的能力去教授。”換句話說,也就是所謂的“因材施教”。既然如此,當然不能將一個獨立的個體與其他不一樣的個體去比較了,特別是對于“表達”這一方面,因為,“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為了鼓勵孩子大膽去表達,大膽去寫話,我們應該為他們營造一個寬松的卻又需要自我挑戰的環境。在“小紅花”的鼓舞下,孩子們也漸漸打開“表達”的閘門了。
陶行知先生說:“學生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體,所以‘學’和‘樂’是不可分離的。”由此可見,興趣對“表達能力”的提高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教學活動中,我也研究出了幾套“趣法”。
“閱讀是由外到內的吸收,寫作是由內到外的表達。故言:沒有閱讀就沒有表達。”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教室墻上的鐘表,當它的一條長腿和一條短腿并攏在“12”的時候,就是我們的快樂閱讀時間了。孩子們帶來了各自買的推薦閱讀書籍,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他們有的徜徉童話的王國,有的駐足科幻的世界,還有的甚至去往了遙遠的古代……孩子們的心被這些書籍緊緊“拴”住。有時,我們還會進行交流,孩子們都非常踴躍地想要將自己的所得分享給所有伙伴。我發現:那時的表達,孩子說話流利,感情豐富,神采奕奕。
講故事。在閱讀書籍的基礎上,一年級下學期,我們又開始了“講故事接龍”,就是每天中午都請一位同學上臺講故事。臺上的同學講得繪聲繪色,臺下的同學則聽得津津有味。這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活動,同時也鍛煉了孩子復述的能力。孩子故事講完了,我總會問一問:“你知道××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嗎?能用一兩句話告訴大家嗎?”“你明白了什么?”這也在無形中培養了孩子的概括能力和深入思考的能力。雖然,有時有些孩子會遇到一些困難,比如,講故事的孩子寥寥數語,概括的話語像“長火車”,不知道故事中蘊含的道理,但是,正是這樣“做”了,才有了“學”與“教”,才能夠在一個輕松的氛圍中,一個快樂的情境中學會表達。
編故事。記得有一次,一位孩子講故事:狼要吃兔子,兔子被追到了小河邊——故事戛然而止。這下,教室里像炸開了鍋。我不緊不慢地說:“孩子們,安靜,少安毋躁!如果你就是這只小兔子,你會怎么對付那匹狼呢?”一個問題竟然打開了孩子們“編故事”的匣子。有的說:“兔子躲在了一棵樹后面,逃過了狼的追殺。”有的說:“兔子將一棵樹推倒,變成了一座橋,跑到了河對面,當狼走到橋中間時,兔子把橋推進了河里,狼被淹死了。”有的說:“兔子躲在樹后面,等狼過來了,它用腳一絆,狼就飛進了小河里。”……你瞧,孩子們的想象力是無邊的,在潛移默化中,在快樂的氛圍中,他們交上了最“漂亮”的表達問卷。
繪本的世界五彩繽紛,繪本的世界多姿多彩。繪本中有大幅的圖畫,卻“寡言少語”。這正為孩子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
例如,我和孩子們一起閱讀了繪本《我爸爸》,孩子們非常感興趣。在最后的環節,我讓孩子說說“_____像一樣______。”時,有了前面的鋪墊,孩子們說起來也是非常有趣。有的說:“爸爸的肚皮像西瓜一樣圓。”有的說:“爸爸像變形金剛一樣威力無窮。”有的說:“爸爸的下巴像小刺猬一樣扎人。”……在孩子們的眼中,爸爸無所不能,爸爸愛他們,他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爸爸的愛。在繪本的世界里,孩子們妙語連珠,整個課堂閃現著智慧的火花。
語文書是訓練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最好的教材。因為語文書是許多教育專家集思廣益的成果,語文書中處處是“寶”,處處都閃現出語言表達的訓練火花。學習課文時,孩子們圍繞著課文說感想談見解,有些課文還可以分角色扮演,當然,大部分課文中的省略號也是我們發揮想象力的最好“立足點”。例如,在《世界多美呀》一課中,省略號讓孩子們想到了“太陽是紅彤彤的”“小草是綠油油的”“葵花是金燦燦的”……語文書上的圖畫、口語交際等都可以成為孩子們語言表達能力訓練的“點”。這樣,一本語文書就被讀“厚”了,也更加美麗了!
“墨辯分知識為聞、說、親三種。”陶行知先生說,“‘聞知’,是別人傳授進來的;‘說知’,是自己推想出來的;‘親知’,是自己經驗出來的。依‘做學教合一’的理論說來:‘親知’是一切知識的基礎;沒有‘親知’做基礎,‘聞知’和‘說知’,均系不可能的事體。——因為沒有‘親知’做安根。”所以,親身觀察、體驗對于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課標指出,“寫作的評價,要重視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習慣,鼓勵表達真情實感”,“第一學段主要評價學生的寫話興趣”。由此看來,課標十分珍視保護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的寫話、表達興趣,并不要求學生過分地堆砌辭藻,每個人都成為“小作家”。所以,老師一個贊賞的眼神、一個欣賞的動作、一句鼓勵的話語,都有可能呵護出一個“偉大的作家”。
綜上所述,呵護低年級孩子的表達欲望,激發低年級孩子的表達熱情,我正以一種水的姿態,包容、柔和、快樂地磨礪著那最美、最真的“鵝卵石”!
[1] 胡曉風,金成林.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 梅子涵.童話太陽[J].小學各科教與學,2008(5):1.
侯彬,1983年10月生,女,江蘇南通人,本科學歷,主要從事小學語文教學與研究,小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