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婷
(江蘇省宜興市新建中學,江蘇宜興 214253)
創新閱讀體系構建 培養學生閱讀技能
鄭玉婷
(江蘇省宜興市新建中學,江蘇宜興 214253)
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通過改革教材編寫體系,在培養學生閱讀技能培養方面做出了諸多先導性的探索。本文著重分析新的閱讀體系模式的構建,如何促進學生閱讀技能。
蘇教版語文;閱讀技巧;體系構建;閱讀技能培養
全日制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對初次系統培訓閱讀技能的初中生提出了更為清晰而明確的要求:“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在閱讀中了解描寫、敘述、議論、說明、抒情等表達方式,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睋耍K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在編訂的過程中進行了更為詳細而具體的細化措施,一方面有利于教師對初中生進行有效的閱讀技能培訓,另一方面也是對中學語文教育閱讀技能培養體系構建的先導性探索,對于中學語文閱讀理論領域有著非凡的意義。
閱讀的過程簡單而言就是從視覺性的材料中提煉出有效信息的過程。它是將文字和圖片等信息通過視覺傳輸到大腦中,然后根據已有的知識體系進行理解、領悟和吸收,最終達到以抽絲剝繭的方式對文章主題思想的深刻理解。而閱讀技能就是遍布于整個閱讀過程中,輔助閱讀者首先進行文字或者圖片的辨認,其次是對詞句的理解吸收,進而對句子和篇章進行整體分析的各種手段措施。在傳統的閱讀技能培養體系中,語文教師通過一些機械而重復的訓練方式來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在蘇教版的初中語文教材編訂的過程中運用辯證而統一的哲理性思維創新地改變了原有的孤立培養閱讀技能方式,采用了新型的“單元合成,整體訓練”的編寫體系,在整合優化的同時將閱讀技能的訓練融合在整體的語文教學內容中。
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對閱讀技能培養的創新改變首先是從思想層面開始的,運用辯證而統一的哲理性思維創造性地將語文的“聽說讀寫”四個技能培養融合在一起,改變了傳統單一技能訓練的模式,打破了技能培養壁壘,將四大技能聯系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培養模式。具體而言,可以用教材主編洪宗禮的經典概括“一本書,一串珠,一條線”進行表述。其中創新之處在于“一串珠,一條線”。蘇教版語文教材改變以往一本書將各個技能培養分成各個單元的模式,它將四大技能的培養融合在一個單元之中,每個單元自成體系,從而將每一個孤立的單元都打造成一顆顆閃閃發光的“珍珠”,看似各單元自成一體,其實通過單元互聯、聽說讀寫技能訓練以及思維發展進行了交叉與統攝,進而形成了一個有機互聯的整體教學體系。
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對閱讀技能培養的第二大創新改變之處是在于教材結構的編排方面凸顯了閱讀技能培養。教材結構分為四大板塊:范文系統、知識系統、助讀系統和作業系統。各個系統的設置都有助于閱讀技能的訓練。
范文系統,采用了同類題材統一編排進而形成同一主題的方式,例如有“金色年華”“長征之歌”等主題,通過采用不同的閱讀技巧閱讀同類題材進行橫向對比分析,進而讓學生感悟不同的閱讀技能存在的差異,加深他們對不同技能的理解和感悟,從而讓其能夠“因地制宜”地使用不同閱讀技能。
知識系統,將有關閱讀技能的知識傳授融入到各個單元前的導讀、課后的練習、專題學習以及附錄之中,改變以往整塊理論知識學習的枯燥,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同時也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對閱讀技能理論知識的理解與積累大有裨益。
助讀系統,采用科學的課文注腳以及啟發性的文中評注解決學生在預習閱讀過程中的障礙點,增進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與領悟。例如,九年級上下冊語文書的“學會讀書”單元注腳就為學生介紹了一系列的閱讀技能與策略,這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有著更為直接的作用。
作業系統,是對學習內容的回顧與檢測,因此,在作業系統中很多作業在設計的時候就包含了閱讀技能訓練的因素,當然也有專門的閱讀技能訓練作業。
在閱讀理論中將閱讀技能分為專業閱讀技能與普通閱讀技能,而普通閱讀技能的培養通常通過引導學生進行信息的初步篩選與概括,領悟其中包含的具體含義,在過程中采用猜測閱讀以及對話閱讀方式理清文章思路,然后通過比較閱讀和整體閱讀了解文章思想并對本章的主旨進行概括,最終達到練習精讀、評讀、略讀、瀏覽、默讀、速讀、問讀、查讀等普通閱讀技能的目的。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在普通閱讀技能的訓練方面設計了更為清晰而具體的思路,將35個閱讀技能訓練點融入到教材中,通過不斷的練習達到熟練程度。
閱讀技能的培養在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采用了分散編排的方式,將眾多知識點融入到各個年級的教材內容中,例如在七、八年級的語文教材中雖然沒有明確的閱讀技能板塊,但是在作業系統的相關作業練習中融入了部分閱讀技能知識,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也練習了相關的閱讀技能。在此基礎上,九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材中則是集中安排了十一個單元的閱讀板塊,成為“學會閱讀”系列單元,而在九年級下冊的語文教材中則是由五個“學會閱讀”板塊組成,分散又集中的閱讀知識傳授讓學生在逐步加深理解的過程中學會了普通閱讀技能,同時又避免了傳統集中傳授而理解運用不當的弊端。這對普通閱讀技能的養成可謂是一個創新之舉。
范文系統由三大部分構成,分別是教讀課文、扶讀課文和自讀課文。其中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最大的創新之處就是增加了扶讀課文,首先是由教師教讀,其次是學生借助扶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與掌握閱讀技能,最終促使學生做到自讀課文。編者通過精心挑選與安排一定數量的扶讀課文,再通過助讀系統對文中的一些知識進行評點式和鑒賞式的解讀,并對一些文章結構進行科學分析,讓學生借助助讀系統和部分老師的幫助,通過扶讀課文環節增加對普通閱讀技能的掌握,通過推進式的范文系統逐步培養學生的普通閱讀技能。
在熟練掌握教材文本閱讀的基礎之上,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還增加了諸如“走進圖書館”“網上閱讀交流”,以及“名著推薦與閱讀”等課外閱讀板塊,彌補傳統教學以及教材中單篇文章賞析的不足,通過整本書的閱讀拓展學生的視野并且加深對閱讀技能的理解與運用。
此外,這些課外推薦閱讀普遍高于課文的閱讀難度,從閱讀技能訓練的角度來講,教材中的文章都是“同級閱讀”,優點在于能夠重復訓練相關的閱讀技能,但是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因此,課外推薦閱讀在提高難度的同時對學生運用閱讀技能提出了挑戰,這對閱讀技能的訓練是大有裨益的。
培養閱讀技能在如今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有著十分必要而且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在初中剛接觸閱讀技能訓練的時期,學校和老師應該根據蘇教版語文教材中有關閱讀技能培養體系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積極構建一個有效的訓練體系以增強其閱讀能力。
[1]聶春艷.初中語文教科書編排體系的新突破[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04(3).
[2]洪宗禮.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九年級下冊語文).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
[3]鄭志薇.初中語文閱讀技能培養體系的構建[J].閱讀指津,2013(11).
[4]蔡正棟.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閱讀技能培養體系的建構[J].教學與管理,2012(4).
鄭玉婷,1982年生,女,江蘇宜興人?,F任宜興市新建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宜興市教學新秀,宜興市三優課一等獎,無錫市優質課一等獎,江蘇省語文優質課二等獎,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