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之怡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天和小學,江蘇蘇州 215200)
畫中話
——讓小學英語課堂更有“話”
茅之怡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天和小學,江蘇蘇州 215200)
畫與話的結合,是語言課堂慣用的教學方式。即便是我們的教科書,在教學插圖的設計與安排上,也相當考究。翻開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便可從這些生動、形象、活脫的插畫中嗅到滿滿的生活氣息。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善于用“畫”,借助插圖、繪本、圖片、視頻等視覺素材,激發學生說話的欲望與靈感,讓表達與展示成為英語課堂最亮麗的光彩。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繪圖;口語交際教學
畫與話的結合,是語言課堂慣用的教學方式。特別是在小學階段的語言課堂中,借助更具感染力、形象化的視覺素材,能夠降低語言理解的難度,并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誘發學生“說”的欲望,激發學生表達的靈感。可見,圖畫在語言課堂的應用是相當廣泛的。即便是我們的教科書,在教學插圖的設計與安排上,也是相當考究的。翻開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便可從這些生動、形象、活脫的插畫中嗅到滿滿的童真童趣與生活氣息。可以說,畫與話的珠聯璧合,是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發展學生語言個性的有效途徑。
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我們要重視“畫”在口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善于用“畫”,借助教材插圖、英語繪本、生活圖片、視頻動畫等視覺素材,豐富教學內容的表現力與感染力,讓學生想說話、想發言,并且有話可說,越說越好。從這樣一個角度去設計課堂教學內容,激活英語課堂,讓說英語不再成為一件難事。為此,我將從活用插圖、插入繪本、妙用圖片三個角度,談談自己在實踐過程中的幾點體會,希望我們的英語課堂畫中有話,教得輕松,學得快樂。
插圖是教材的第二語言,它與文字相輔相成、相互配合,為我們演繹了精彩的教學內容。
遺憾的是,在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只重視對語言文字的解讀,特別是在story time這樣的語篇板塊教學中,將教學的焦點全部對準文字內容,要求學生反復朗讀,并進行逐字逐句的解釋,而忽略了穿插在其中的這些圖畫。這樣的教學,咬文嚼字,缺乏趣味性,喪失了童真童趣,不僅使我們的教學內容變了味,而且枉費了教材的良苦用心,可謂適得其反。在英語課堂中,我們要用好手中的這本教材,充分重視插圖在說話訓練與思維訓練中的積極作用,以畫引發學生的興趣、以畫放飛學生的想象力、以畫打開學生的話匣子,引發他們對話題的共鳴,強化他們對語篇內容,尤其是跨文化情境的認識。
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5 Seasons這單元的story time時,在教學前,我嘗試從教材中的插圖入手,通過四季分明的教材插圖與相關圖片,引發學生對四季的討論。為此,在導入環節,我開展了一個看圖辨四季的小游戲。在這個游戲中,我將四個大組分為spring,summer,autumn,winter(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通過播放圖片,讓各小組快速反應,選出與自己所屬季節相關的圖片。隨后,帶領學生對這些圖片進行分類,并利用句型補充的方式,鼓勵學生用一句話描述這些圖片。在這個補充的過程中,巧妙地插入一些新詞匯,并在說話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語感,幫助他們理解句子,形成一定的句型結構思維。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是先認識語篇,而是先結識語篇中的插圖,如此先易后難,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激發了學生的情感體驗,為接下來的語篇解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實現了在語境中教語篇、在句子中教詞匯,深化了學生的整體意識。
繪本,是一本會說話的圖書。它的文字內容并不多,往往只是簡潔扼要的三言兩語,繪圖才是構成這本書的主心骨。這樣的教學資源,不僅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而且非常有利于英語啟蒙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大膽地插入一些與話題相關的繪本故事,借助形象生動的繪圖,放飛學生的英語思維,彌補他們在表達上的不足,強化學生對詞、句乃至整個故事的理解。在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的同時,也提高閱讀教學的趣味性。
在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8 Birthdays一課的教學中,我就結合學生非常感興趣的“過生日”這個話題,加以延伸,插入了英語繪本——Monkey's birthday present。在語篇教學的基礎上,我以動畫繪本的形式,插入了這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帶領學生走進Monkey的生日,并一起展開探究。
在繪本故事中,我還設計了配套的探究小任務,如創設問題情境,要求學生們帶著問題,讀繪本,并展開討論,如“Who are Hedgehog’s friends?(Raccoon/Cat/Duck)。Raccoon planned to give him a___. Cat planned to give him a__. Duck planned to give him a__.”通過這樣的小問題,引發學生們的思維活動,觸發學生之間的討論與交流,讓繪本學習多了幾分偵查的味道。在這樣的趣味學習中,學生閱讀與交際的積極性可就大多了!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與發展,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的做法已經非常普遍了。在設計多媒體課件時,我們都會收集大量的圖片資源,利用圖片,增強教學的視覺效應,開展一些豐富有趣的英語活動。只不過,有些教師在進行課件教學時,只是不停地呈現、播放、切換,圖片只起到曇花一現的過渡作用,并沒有產生實質的教學效果。其實,在課堂中我們要有意識地應用圖片,發揮其內在的教學價值,利用圖片為學生開啟一個思維的窗口,引導他們在圖片的提示下,展開教學討論,開展更加具有創造性的對話練習。當然,這就要求我們在設計課件與課堂活動時,應做到精簡有效,盡量利用少的圖片,開展豐富的活動,避免學生走馬觀花,將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一個點上,并以此拓展,豐富他們的對話與表達。
還是在教學四年級下冊Unit 5 Seasons這單元時,在第二課時的說話練習中,我在story time教學的基礎上,加入了更多的圖片元素,借助圖片,創設語境,搭建對話平臺,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加入到口語交際教學中,讓他們的嘴巴動起來。為此,我借助多媒體課件,設計了闖關的語言訓練環節。在這個環節中,我充分利用了圖片的說話功能,如結合語篇,設計了一個“我們一起來續寫”的教學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我呈現了一些活動圖片,引導學生們根據圖片,續寫故事,如:
In Spring,it is warm.
We fly kites.
We go boating.
_______(We plant trees.)
_______(We go to the park.)
We like Spring.
培養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是英語課堂的重要任務。而要實現這個任務,發展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就要讓學生消除畏懼與膽怯心理,讓他們想要說、敢于說、樂于說,同時,還要讓他們有話可以說,有思路,有條理,越說越好。就這點而言,繪畫確實能夠給我們不小的幫助。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善于以畫制境,營造出輕松、愉快的英語教學氛圍,促進學生英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1]甘娜.利用教材中的插圖 加強小學英語教學[J].科技創新導報,2012(06).
[2]徐紅.創設情景,使口語學習“成為自然”——牛津小學英語口語教學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08).
[3]李靜文.淺談利用文本插圖培養低年級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J].品牌,2015(06).
茅之怡,1980年生,女,江蘇蘇州人。本科學歷,主要從事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中小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