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霞
(江蘇省如皋市白蒲鎮林梓小學,江蘇南通 226500)
變廢為寶
——錯題也能咸魚翻身——淺談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錯誤資源整合
徐海霞
(江蘇省如皋市白蒲鎮林梓小學,江蘇南通 226500)
錯誤是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產物,不僅學生會有錯誤,就連教師也經常會有一些小口誤、小筆誤。錯與對總是辯證存在的。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對待錯誤總有些過于緊張、敏感,錯了就立馬糾正,或者含糊跳過,反倒浪費了錯誤資源的教學價值。在如下探究中,我從自身的英語課堂出發,就如何變廢為寶,讓錯誤資源咸魚翻身,談談自己的幾點見解。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錯誤資源;變廢為寶
常言道,沒有問題的課堂才是問題最大的課堂。課堂是教與學雙向互動的動態過程,是思維碰撞的“活火山”。在這個過程中,總是會產生很多始料未及的、這樣那樣的錯誤。可以說,錯誤是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產物,特別是像英語這樣的語言課堂,一些表達上的錯誤就更加常見了。在課堂中,不僅學生們會犯錯誤,就連我們教師也經常會有一些小口誤、小筆誤或者其他教學設計上的失誤。錯與對總是辯證存在的,因此,我們的課堂應該是容錯的。然而,在以往的英語課堂中,我們對待錯誤總有些過于緊張、敏感,錯了就立即糾正,或者不以為意地含糊跳過。總覺得,把知識講正確了,把學生的錯誤改正確了,就萬事大吉了,其實這樣有時候適得其反,白白浪費了錯誤資源的教學價值。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我就非常重視課堂中錯誤資源的“二次利用”,有意識地利用學生或者自身的小錯誤,來為教學引路,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印象;巧妙地利用錯誤資源開展鮮明的對比活動,引發學生的主體發現;并通過課堂的錯題錦集,將錯誤海納百川,引導學生互相交流,共同進步。我相信,錯資源加以利用,加以整合,也能夠咸魚翻身,為我們的英語課堂帶來更多精彩!
在課堂上,錯誤總是來得出其不意,大多時候,它們并不屬于我們課前預設的一部分。當然了,隨著教學經驗的累積,有一些學生常犯的小錯誤,是我們可以提前預見的,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4 Road safety這單元的口語交際中,學生對“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這個句子非常熟悉,張口就來,但是如果將主語換成“your mother”這樣的第三人稱,就有不少學生轉不過彎來,換成“How does your mother come to work?”對這種可預見性的錯誤,在課堂教學設計時,我們就應該做好充分的預設工作,想好對策,以應對學生的錯誤,并有意識地應用這些錯誤,為我們的教學活動引路,以此加深學生對知識內容的印象,促進他們對知識的理解與消化。
如教學四年級下冊Unit1 Our new subjects單元的詞匯。本單元的詞匯以“timetable”為中心,向外輻射,主要以一些學生常見的學科為主,如Chinese,match,English,P.E.,Art,Music等。這些詞匯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與他們的學校生活息息相關,識記起來并不困難。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是發現,不少學生對于各個學科的英語表達容易產生混淆,心里想著體育課,身體做著運動的姿勢,嘴巴上卻說著“It’s Art.”為了幫助學生快速識記和區分,達到當堂識記、現學現用的教學效果,我根據學生的錯誤,設計了“True or False”的小任務,讓學生根據相應的圖片,選擇書皮,讓他們在愉快的游戲中加深印象。最后,我還為學生設計了一個chant:
We learn Maths,one,two,three. We learn English,Aa,Bb,Cc. We learn Music,Do,re,mi.We learn Art,draw you and me. We learn P.E.,一,二,一.
如此一來,原來的錯誤帶領學生邂逅了更多的精彩,學生很快就掃清了詞匯障礙。
而對于那些無法預見的錯誤,我們則要善于發揮自己的教學智慧,通過巧妙圓場、循循善誘的方式,引導學生去思考,讓他們在發現的過程中,在恍然大悟的過程中,逐漸向正確靠攏。
在語文課堂中,錯與對是一對鮮明的反義詞。而在我們英語課堂中,錯誤與正確也同樣可以被擺在一起,以VS的對比方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鼓勵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形式,區別對錯。這種對比的教學方式,能夠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讓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直接明了,而且能夠以逆向的教學方式,激活學生的英語思維,促進學生的主體學習與思考。當然,這樣的對比教學,也給我們教師的日常備課,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要求,在教學設計,特別是課件制作的過程中,我們要善于尋找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點,將容易混淆的知識點,進行對比,并盡可能地把對比活動放在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的活動中,實現激趣促學,促學引思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3 A healthy diet這單元時,在單詞教學中,我們遇到了一些極易混淆的量詞組,a lot of/some/a little/a few。學生初次遇到這幾個量詞時,顯得有些蒙,a lot of和some到底誰比較多,有什么區別呢?a few和a little又該怎么區分呢?在表達的過程中,學生顯得有些不知所措。有的學生在情境扮演的過程中,將a little sweet food說成了a few sweet food,不明白當我們形容不可數名詞時,應當選用a little的道理。為了幫助學生們理解,我采用對比的方式,以蘋果(apple)和bread為參照物進行描述,在形象的圖片中,學生很快就區分清楚了。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再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深入語篇,完成表格,從而實現由學到用。
做錯題集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不僅有助于知識的鞏固與強化,而且有助于學生反思性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箭雙雕的好辦法。當然,讓班級每個學生做一本英語錯題集,很顯然也不現實,也沒必要。在教學實踐中,我會組織班級學生合作整理一本錯題集,錯題集既有教師版的電子檔形式,主要記錄一些教學過程中,尤其是課堂教學過程中,容易發生的小錯誤,并根據知識板塊,進行分類、整合。這本電子版錯題集將成為我們課堂總結的一分子,當學生對過去的知識有疑問時,就可以時常翻出,及時鞏固。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也將其作為自身教學反思的一部分,利用它及時對自身的教學情況、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反饋,并借助多媒體課件等信息技術,利用圖片、表格、動態視頻等,將錯題更加生動地、有對比性地呈現在學生面前。
至于班級錯題集的手繪版,則常掛于班級后面黑板的學習園地,供學生進行補充、交流、學習。每個單元將交由一個小組對本單元常見的錯題、混淆題、難題進行整理、記錄。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小組都有機會參與其中,對于設計出色、整理得當的小組,還將進行一定的嘉獎。錯題集鼓勵學生以手繪形式展開,有記錄,有繪圖,在題目的基礎上,加入一些便于理解的思維導圖,或者是圖片形象,既美觀了我們的錯題錦集,又提高了它的實效性,便于學生日常學習與交流。
錯誤是學生思維活動的真實反應,更是課堂教學中的常態。在實際的英語課堂中,我們要允許學生犯錯誤,并正視學生的錯誤,巧妙利用這些錯誤,把這些猶如廢棄物的教學廢料,進行循環利用,轉變為我們英語教學的天然養料,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準備、流暢地說好英語,用好英語。
[1]趙晨.小學英語課堂會話中的語言錯誤、糾正反饋語和修正后的可理解輸出[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09).
[2]陳曉燕.小學英語課堂錯誤資源“再利用”之我見[J].基礎教育研究,2015(08).
[3]王迪.淺述錯誤資源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開發與利用[J].學周刊,2012(12).
徐海霞,1990年生,女,江蘇南通人,本科學歷,主要從事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中小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