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琴
(江蘇省宜興市張渚高級中學,江蘇宜興 214231)
信息技術環境下的高中英語教學策略研究
白 琴
(江蘇省宜興市張渚高級中學,江蘇宜興 214231)
隨著課程改革的發展和深化,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是大勢所趨。教師要借力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語言學習通道,豐富語言訓練方式,創設豐富的語言環境,為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發展提供正能量。
信息技術;興趣;資源;環境;方式;素養
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已成為人們家庭的必備軟件。同時,隨著學校教學硬、軟件的升級,互聯網也延伸到學校教育教學的每一個角落?;ヂ摼W的迅猛發展,帶來的不僅是教學方式的變化,更是教學理念的升級和學習方式的蛻變。當前,隨著多媒體技術、網絡資源在教學中的運用,教師要直面現實,因時、因勢而變,改進教學策略,形成新的教學觀,推動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為高效英語課堂加注新動能。
不可否認,目前依托信息技術的網絡化教學給教師帶來巨大利好的同時,也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比如,網絡教學的研究相對滯后、教學軟件的開發還不到位、學校的硬件如計算機設備配置還不齊全等,當然也有教師自身的問題,比如教師的信息化程度還較低、教師傳統的教學觀念還起著慣性支配作用、缺少自上而下的信息教學手段的整體推進等。但網絡技術滲透到高中英語教學是必然之勢,依托網絡開展英語教學已是課程的新常態。下面我就結合譯林版牛津高中英語教材,談談在互聯網環境下如何利用信息技術來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助推教師的專業成長。
現代信息技術能把聲、光、電、畫等有機結合在一起,并利用線索將它們串聯起來,構成一個立體、多元、形象生動的教學結構圖,這大大增強了課堂語境的逼真性和生活性,學生樂于在此情境中學英語、用英語,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也不由自主地得以激發和培養。尤其是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將優美的英美國家文化、歷史和宗教等因素零距離地展示給學生,這無疑會增加英語語境的現場感,增強學生運用英語的積極性。例如,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三Unit2 Language,筆者就充分利用了互聯網技術,將有聲語言、網絡語言(emotions)、標識語(sign language)、布萊葉盲文(Braille)等直接呈現給學生,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習得了語言知識,學習了語言技能,培養了語言學習興趣。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地球村的形成,教師對課程資源有了相當寬裕的選擇空間,無論是背景知識、名人演說,還是電影片段和詩歌鑒賞,教師皆可信手拈來,為我所用。只有教師適度開發、整合資源,用教材教轉變為選材料教,才能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同時升級教師的教材觀。
此外,互聯網下的信息技術還對課堂的活動結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利用現代技術,教師可以方便、快速、準確地幫助學生歸納學生的學習內容和目標,比如通過重讀、快進和暫停鍵等可給學生更多的機會操練,有更充裕的時間停頓、思考,以便隨時糾正錯誤。當然,現代技術還可凸現學生的主體性,比如,學生可以自己調控學習進度,開展自我回放、自我鑒賞、自我調適等學習過程,從而在人機交換模式中開展有深度的學習。這種學習,有利于學生體會到英語學習的獲得感,激發英語學習的內在興趣和動能。
信息網絡給教師和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可以讓教師和學生自行設計、自主選擇、自由使用。供教師使用的學科網站很多,比如有中學學科網(http://www.zxxk.com)、牛津英語教研網(www.njyyjy.com)等,教師可以方便地下載到很多課件或者是資源。同時,如果老師要使用一些英文的視頻材料,不妨到www.youtube.com上去看看,這上面收集了很多專題視頻,教師可以以教材為中心,遴選合適的資料,為課程所用,為教學所用。
此外,學生學習的網站也很豐富,有很多專業網站是供高中學生所用的,如中國英語學習網(www.24en.com),同時,“聽力快車”(http://www.listeningexpress.com)是一個很接地氣的英語音頻網站,上面能夠下載到有關名人或時事的一些新鮮聽力材料,可謂是聽力資料的集大成者。
傳統的語言訓練方式比較單一,往往陷入了語言知識的“理科化”教學窘境,忽視了圖像、聲音、顏色等的潛隱功能。其實,語言的訓練遠遠不止于做題加背誦,它還包括很多種訓練方式,教師要認識到學生語言的習得是豐富的,眼耳口手心等皆是語言習得的載體,在語言訓練時他們也往往參與了語言的交際過程。比如,人們在網上下載一首英語歌曲,就有讓學生看的文字、圖片,還有聽的聲音,甚至還有游戲或其他互動,需要學生全身心、多模態參與,從而在潛移默化中習得語言技能。
教師除自己在教授語音,還可借力MP3、DVD等設備來輔助語言教學,并適時按下教學暫停鍵,讓學生明了發音的慢動作,從而厘清發音示位圖,并在不斷觀察、模仿和操練中練就純正的英語發音。
人機對話,或者通過手機上網下載人機對話軟件,實現人和電腦的雙邊交流甚至是多邊交流,可以改變教學中一成不變的訓練方式,培養學生說英語的積極性。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首先就要改變學生的學習體驗,只有在學習中不斷地“嘗鮮”,不斷地運用英語,才能真正體現“為用中學,在用中學,學了就用”的課程理念。
利用不同的信息播放器可以更好地收聽目標詞匯的音、義和用法,甚至還可以通過擴展練習,幫助學生構建單詞的語義網絡圖。
在線閱讀是網上閱讀的潛在優勢,教師要充分利用線上線下兩種閱讀模式,讓學生充分享受、體驗到線上閱讀的魅力,讓英語“悅讀”成為學生的一種精神大餐。
在中國,語言學習缺少目的語語境一直為人們所詬病。在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高中英語教師要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創造性地開展英語教學,讓多媒體、網絡為學生英語學習提供逼真的、真實的情境,創設豐富的語言學習軟環境,讓學生基于真實的語境進行現場、面對面地交流,從而體現“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教學理念。不過,無論是電視還是電影等,都還只是單向度的傳輸,學生依然只是被動的語言“輸入者”,但二語習得理論研究表明,語言必須要有足量的語言輸出,學生必須成為語言的“輸出者”,才能完成語言的習得過程。
鑒于此,教師要在信息技術條件下創造性地開展教學,如有一位老師曾布置學生做一項特殊作業,讓學生利用MSN給外國的一位友人發一封信,而且以得到回復為階段性目標。這是一個很有創意的作業,學生有了語言學習的獲得感,實踐了“用英語做事”的理念,值得推介。同時,基于真實的情境學習也體現了以用助學、以用導學的語言學習觀。
新課程指出,老師要有創造性地教,學生要自由、自主地學,主動而富有個性地學,只在基于真實的語言情境和交際情境之上,學生才能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在用英語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提升英語學科素養。
[1]李銘.網絡信息技術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4(02).
[2]韓婧.關于信息技術與高中英語教學整合的探索與思考[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7(06).
[3]焦楠.對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思考[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2015(01).
白琴,1981年出生,女,江蘇宜興人,現任江蘇省宜興市張渚高級中學英語教師,曾獲宜興市教育局嘉獎,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