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雨程
(江蘇省張家港市三興學校,江蘇張家港 215600)
陶行知先生一再強調,教師手中操控著學生的命運,更操控著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基于此,作為小學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要不斷地探索、求知、革新,“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為人師表,做學生人生的導師;教會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將所學與實踐結合起來;讓學生聯系、對話生活,學會為人處世;還要讓學生自主管理,并在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中鍛煉自己,激發其潛能。
教育是立國之本,教師則是教育的踐行者。“要想學生學好,教師必須好學”,給學生帶好頭,做好榜樣,“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在日常工作中,我特別重視規范自己的語言,努力做到表揚不失實,批評不刺傷,把握好說話的分寸,將自己對學生的關愛融匯到言語中。與此同時,身教重于言教,作為班主任,我要有崇高的品德和高尚的行為,要做好學生的鏡子,取得學生的信任、尊敬。
為了營造一個團結奮進的班級氛圍,我從小事抓起,號召學生做文明、禮貌、守紀、向上的好少年。為此,我以身作則,耐心與學生溝通,細心觀察學生,留意他們的表現,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久而久之,我成為他們信賴、尊敬的人。劉一航同學很頑皮,還愛與同學爭執,并不時冒出臟話。針對他的問題,我多次與他談話,告訴他這樣做的后果,希望他成為一個有修養的、受歡迎的學生。在我的努力下,他開始意識到文明禮貌的重要性,不斷克服身上的缺點,與同學的關系得到了改善。他的轉變有目共睹。正如他在班會上的發言:“沒有老師的教導,沒有老師的啟發,我不會有今天的進步。今后,我還要不斷努力,成為咱們班的主力軍。”
要想讓自己的學生成為一個性格完善、積極向上、健康發展的人,班主任就應該首先成為這樣的人。在與學生的接觸中,我從他們眼中讀到了向往、憧憬、崇拜,而我也堅持用正面力量來感召和啟迪學生。
為了應對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劇烈的競爭,我們必須讓學生掌握終身學習的本領,讓他們學會學習。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合作地學習,讓學生敢于質疑,主動解決問題,并積少成多,舉一反三,學做合一。千萬不能讓學生“死讀書,讀死書”,而是讓他們將書中所學與現實實踐聯系起來,全面提升學生的意志品質、思想認識的水平,讓他們成為中國夢優秀的接班人。
在我班的墻面上貼著“學貴有疑”“主動求知”等標語,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每周一次的讀書交流會也成為我班的一個亮點。大家交流著讀書的體會、學習的心得,做到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從課本上學到的知識,學生們融會貫通,并加以創造,真正發現了學習的樂趣。去年,我班孫徐冉同學獲得了校級發明能手的稱號,鄭浩杰同學獲得了校級作文大賽一等獎,李德宇的“氣壓挖掘機”更是參加了省級發明大賽。
從做中學,從學中做,讓學與做真正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切實體會到知識的力量,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蘊藏的深刻道理,從而開拓他們的視野,提升他們的人生境界,讓他們敢想、敢做、敢創造。
經常聽到有人抱怨學生不懂事,不知道感恩和寬容。其實,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很多事情還是懵懵懂懂。加之家里溺愛、父母偏重學習,其品格、習慣自然不能盡如人意。我從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出發,將我的管理教育工作根植于生活,引導學生去探尋、發現、感知生活,讓他們“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做父母的助手,做文明的使者,成為有擔當、有理想的新好少年。
在擔任三年級二班的班主任期間,我給學生布置了很多特殊的家庭作業,如給父母和其他家人準備一個貼心的小禮物,在媽媽生日那天擁抱她,幫助父母做家務,和家人一起說說自己的夢想等。對于這些任務,在微信平臺上,學生家長反響熱烈。他們一致認為孩子懂事了,會主動幫自己分擔家務了,甚至會體諒父母的不容易了。王順佳同學就是典型代表,他改掉了以前頑劣的毛病,主動與父母溝通,主動與老師交流,變得謙和禮讓。無需多言,我讓學生在行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牢記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論的精髓,立足于學生熟悉的學校和社會生活。我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去觀察、揣摩、探究、反思,并逐步完善他們的個性,學習人生之道。
要培養學生的“自動力”,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會事半功倍,而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的收獲也是頗多。在班級管理中,我從一個包辦者轉變成為一個參謀者,發揮民主機制的作用,放手讓學生去參與到班級管理的各個環節中,自己謀劃、組織班級的衛生、紀律、學習等各項事宜,做班級的主人,發揮他們的自主性,鼓勵他們的創造性,而我則努力做好他們成長的引路人和心靈的慰藉者。
我有一群得力的助手,他們競爭上崗,“為學生服務”;他們團結協作,為班級爭光,這就是我班的班委會成員。在我倡導的“自主管理”體制下,衛生分包到個人,學習和紀律由小組把關。這樣一來,哪個區域有問題,我就可以直接與負責人對話,共商解決之策。小組成員之間互幫互助,各個小組有序競爭,整個班級工作有序開展,且成效顯著。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給學生鍛煉的機會,給學生成長的空間,而不是凡事代辦、處處約束。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我的學生進步了、成熟了,實現了知行合一。
為了激發學生的潛能,讓他們會學習、會做人,更讓他們有一技之長,自信、快樂地成長,我打造了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為學生創造相對寬松的空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參與意識,讓學生的個性得以完善,讓他們的特長得以發揮,讓他們的青春綻放光彩。每次活動,我都會制訂詳細的計劃,發動班干部組織、安排,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在活動中展現自我的風采,錘煉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的能力,并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競爭意識,促進其全面發展。
我班的班級活動非常豐富,有每周一次的讀書會,有大家喜歡的趣味跳繩,有每月推出的學科競賽,還有班級藝術節、體育節等。在我班的風采欄中,有的同學因為書法而上榜,有的同學因為剪紙而上榜……看著學生在各項活動中的身影,我備感欣慰,也無比的自豪。
學生在多彩的活動中,解放了雙手、頭腦、空間和時間,鍛煉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展現了個性的風采,獲得了自信和成就感,也交到了知心的朋友,整個班級的氛圍更加和諧向上。
踐行陶行知理論,獲得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為了每個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我會再接再厲,做好他們成長路上的引路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響他們,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和班級活動中,讓他們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1]王貴華.班主任工作中的幾個家庭教育片段[J].教育教學論壇,2012(05).
[2]蔣媛.陶行知教育理論在班主任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2011(06).
[3]陳瑩.學習陶行知教育理念 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J].學周刊,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