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天虹
(江蘇省啟東市善成小學,江蘇啟東 226200)
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和方法
單天虹
(江蘇省啟東市善成小學,江蘇啟東 226200)
在新課改的前提下,義務教育對美術課程的要求也逐漸變化和增加,尤其是對小學美術課堂的有效教學加大了重視程度,作為美術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課上的教學時間,盡可能地使學生在收獲美術知識的同時,提升自己對美術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水平;結合《美術課程標準》的精髓要求,依據美術學科自身固有的一些特點,更好地提高美術課堂的有效教學方法,本文從教學方式、教學手段以及多媒體的應用等方面提出了相對應的措施和方法,希望能對同行們探究有效教學提供一定的幫助。
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教學方法
大多數的學生利用假期時間在少年宮進行美術學習、計算機課程,雖然會有少數學生針對藝術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看法,可以獨立創造藝術作品,表達自己的思想,但在小學美術的實踐教學中,教師要及時發現和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效改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現狀,實現美術教學的實際效果,促進學生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美術教師在進行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與時俱進地運用新的理念和思想對示范性教學進行“取其精華,去除糟粕”。教師通過課堂示范會讓小學美術課堂具有較為直觀和形象的課堂特點,這些特點也便于使學生在直觀理解的基礎上去掌握繪畫的一些基本要領,進而達到實現學生形象思維發展的啟發性教學的目的。
在美術課堂中的這種示范活動環節,教師可以讓優等生來示范,比如繪畫基礎較好的學生進行示范,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與交流的機會,同時也能更好地引導學生發展其創造性思維的水平,能夠有效地激勵小學生們的美術繪畫能力和創造能力。教師只要通過對基礎難點的重點講解和點撥,使學生對繪畫技藝方面的能力得到很好的理解和掌握,最終使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效率達到最佳狀態。
在對低年級學生的美術教學中,教學應該結合學生的心理和喜好,注意在教學過程中視覺的表達情感,鼓勵學生使用線與個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學生繪畫表達情感的能力。教師在一定程度的繪畫技巧和繪畫技能適應于高年級學生。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高年級學生繪畫技能,增加一些技術知識的解釋和示范。高年級學生具有理性分析能力,因此在繪畫的過程中更關注對象的形狀特點,可以使用一個特定的圖像繪畫技巧將形狀顯示在紙上。這時,老師應該增加演示一些密度的解釋,變化線的長度,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美術學習本身就是一種精神上的啟迪和創新能力的發展,所以教師指導學生自學,一方面,要讓每個學生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考慮不同水平學生的表現,有針對性地輔導,使每個學生提高能力、獲得自信。根據美術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總體目標,參與美術活動,要求學生以個人或集體的合作,整合,美術課程的改革需要生活藝術課程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美術教學要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小學美術教師的教學實施新課程標準應積極引導學生參加藝術活動,以合作的方式,學習藝術,培養良好的合作能力。藝術本身區別于其他學科,也表明了小學美術教學的獨特性,藝術在美術教學中義務教育的基本模塊,由于學生的年齡和學科自身的特點,在教學內容、學習要求和學習方法等方面必然有分歧。因此,合作學習應該由基層美術教師來理解,中小學美術教師應嘗試將先進的教學理論運用于美術教學中。
多媒體設備作為現在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教學手段,在美術教學中同樣有著重要的作用。多媒體設備往往能夠直觀有效地展現教學過程,聲音、圖像、文字、動畫等內容的結合,使得學生更加簡單直接地了解課堂內容,其效果要遠遠好過教師口干舌燥的講解。借助多媒體設備,能夠將課本中的描述通過圖片形式展現出來,通過聲音將更純正的藝術美感呈現出來,通過對話將最直觀的交際表現出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學自然環境時,可以結合多媒體,通過展示一些各地美麗景色的圖片,讓學生對于自然環境的理解更加深刻,能夠更快速地將學生帶入課本中的意境之中;在比較中西方文化差異時,通過播放一些視頻,展現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特征,讓學生自己發現兩者的差異。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活動不應該僅限于課堂教學,而要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和生活之中”。我們都知道知識來源于生活,學習美術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在生活中發現更多的美。我們的課堂不應當只把目光聚焦在課堂之中,否則會導致知識的狹隘。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結合生活營造合適的情境進行教學,使學生貼近社會,從生活中尋找合適的場景,用簡單的色彩描繪它們,與創造力和想象力相配合,為學生建立有藝術美感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學習美術也需要一個特定的環境,很多學生覺得學美術很復雜,因為對于美的事物總覺得色彩、線條都不夠用,填上線條又覺得太多。所以在小學美術課程教學中,建立美術課堂教學情境最直接、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熟悉的教學道具來展示情境,熟悉的事物能夠幫助學生更簡單直接地了解事物。
在教學過程中,恰當使用這些熟悉的教具,例如學生平常所吃的、所用的、所接觸到的東西,能夠給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深化學生的印象。教師可以通過展示生活情境,引導學生根據生活情況使用美術的相關知識,反映美術課程的真實表達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美術的技能。除了在課堂上學生模擬玩耍、街頭偶遇、同學聚會等生活情境,還可以將課外的生活引入教室中。比如在教學素描時,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走進動物園,感受動物的生活習性以及肢體特點的場景,根據真實感受在課堂中進行繪畫練習,讓學生理解更深層次的內容,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種真實的切身感受,可以讓學生在同一時間完成任務的同時練習素描。因此,老師只要給學生創造一個接近生活的情境,并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發揮學生的創新力,一定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使用美術描繪一切生活的能力。
有效的課堂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根據相關的情境創設,以及激勵性的評價指導探索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有效實施美術課堂教學,美術老師只有通過不斷探索學習、實踐、反思,掌握美術教學的本質。
[1]呂倩倩.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教學現狀研究[J].延邊大學,2014.
[2]吳潔.示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作用研究[J].好家長,2016(7).
單天虹,1978年生,女,江蘇南通人,本科學歷,主要從事小學美術學科教學與研究,中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