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景宇
(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曹埠鎮初級中學,江蘇南通 226400)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課堂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它契合新課改強調實踐、參與、體驗、交流以及合作的理念,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促進學生產生學習的內在需求,增強學習興趣。
合作學習屬于主動學習的一種,要求學生主動收集相關信息,并在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提出自己的意見,相互探知,以小組為單位集思廣益。合作學習主要有兩方面的優勢:第一,將課堂上的師生置于一個平等的地位,改變傳統的說教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第二,讓學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自主學習,加深他們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提升自我滿足感,同時降低教師的教學負擔,讓整個教學活動在良性循環中進行[2]。
譯林牛津版初中英語教材的特點主要有:一是降低語法在全書中的比重,更加重視學生的口語能力,轉變了傳統的“啞巴”英語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聽說交流能力。二是教材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教材中涉及學生的日常家庭生活、衣食住行和社會熱點話題等學生比較熟悉的內容,可以讓他們在進行小組討論以及在實際生活中活學活用。三是教材中有實踐活動模塊,將學生放在課堂主體的位置上,更加尊重學生,并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十分契合學生合作學習要點。
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主要是對詞匯和英語知識的理解,但缺乏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更忽略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例如,學生并不了解基本的音標和拼寫,只能機械地對單詞進行死記硬背。再加上學生缺乏實際的應用能力,在課堂上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課后只能對接受的知識進行機械的死記硬背,這并不利于學生學習,其學習效率也比較低。
在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中運用合作學習策略,應當緊密聯系教材,因此,本文主要結合譯林牛津版教材對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課堂的應用提出幾點建議。
根據譯林牛津版初中英語教材的特點,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英語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不斷引導他們主動思考,尊重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中積極踴躍地提出問題,并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比如,在Let's celebrate一課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分享一些關于西方節日的視頻,講解相關小知識,讓學生模擬課本對話,充分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想象力,對完成度高、還原度高的小組,予以一定的獎勵。這說明,充分科學地利用教材,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合作學習時,不少學生會因為無法適應合作學習環境,將自己置于小組活動之外。比如,有的學生羞于開口表達,這就讓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可能在無意識之中就搶占了別人表達學習的機會,不利于水平較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3]。這時教師就需要營造合適的合作學習環境,如根據實際討論內容,安排水平相近的學生在同一小組,或者適當地在每個小組中安排一個稍強的學生引導小組中的其他成員,讓所有的學生都能自由地在小組中表達自己的觀點,相互交流,在合作中共同學習和進步。小組學習之后,可以隨機抽取小組成員回答問題,檢驗學生討論的成果。
合作學習雖然將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上,但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缺位,這更需要教師的適當參與[4]。當學生在討論中遇到瓶頸,話題跑偏或是遇到不會表達的句子或生詞時,教師要適時補位,進行指導和提示,從而讓學生的學習態度轉變為“我要學”,從被動地接受變為積極主動地學習。
對于小組成員的任務,教師可以根據分組情況進行安排,也可以小組成員間進行協商分配。教師在評價小組合作學習成果的時候,需要將每名學生的參與度加入考核。這就要求教師要為每個小組提供充分的時間,保證每名學生都能充分參與討論,提高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初中英語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要求學生掌握英漢互譯、基本語法和一定的生詞。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小組,一起探討最佳的翻譯方式。如“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翻譯方式可以選擇直譯法,即“respect for knowledge,respect train personal”,這樣就可以直接準確且自然地翻譯出漢語的含義,也沒有語法錯誤。當讓學生在討論中學習翻譯的技巧時,教師要根據學生水平進行分組,避免水平較差的學生被水平好的學生帶著跑,應保護好所有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此外,討論時要為學生設置非常明確的主題和任務,避免學生在討論中跑偏。比如:“Let's celebrate”單元中,可以在分組討論之前向學生提問:“When is Halloween?”“What do people eat on Halloween night?”“What do you like to do on that day if we have Halloween in our country?”讓學生帶著問題在書中找答案,分析討論模仿教材中的對話,這樣就讓學生的合作學習有了明確的目的性。討論類似的話題,符合學生的興趣,課堂氣氛一般也會比較活躍。為學生的討論設置固定的話題,有助于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避免學生過于“發散”,偏離教學軌道。
詞匯量會極大地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傳統的聽寫教學模式,往往是采取先讀再默寫最后講解的方式。運用這種方式,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好。因此,可以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比如,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口語較好的學生在小組內領讀,不會讀的再請教教師,當小組學生掌握生詞的含義和用法以后,他們之間可以相互提問或進行默寫、聽寫,測試完成后再相互檢查批閱,然后訂正,加深對單詞含義和拼寫的記憶。最后,小組間進行比賽,并在搶答的過程中展現學習成果,增強學生參與小組學習的動力和積極性,提升他們的內在學習需求。
合作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增強動手能力,從而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將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激發他們主動學習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教學活動中,有效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聽說能力以及交流能力。
[1] 彭開霞.初中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的運用研究[J].英語廣場,2017,(10):160-161.
[2] 張秀芬.以創新促高效,構建初中英語優質教學[J].學周刊,2017,(28):129-130.
[3] 陶為生.探究牛津版初中英語的教學策略[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07):118.
[4] 錢鋒.初中英語課堂互動式教學策略探討[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0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