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益梅
(江蘇省海安縣曲塘鎮中心小學,江蘇海安 226661)
游戲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是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活動,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來引發學生的關注,讓他們在參與游戲的同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這樣輕松的學習氛圍中發現數學規律,掌握數學知識。當然這樣的游戲需要精心設計,與教學內容貼合起來,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才能凸顯出游戲的功效,本文結合教學實際從以下幾方面來談談數學游戲的運用。
游戲是課堂活動的一種,教育家杜威的“活動中心”理論就強調了實踐和操作等活動的重要性,他提倡讓學生在“做中學”,這樣的變革讓數學課堂脫離了傳統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枯燥模式,激發了學生的主動參與,讓學生能夠自主探究問題,達成對數學規律的深入領悟[1]。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導師,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該將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放在首位,如果能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那么學生的課堂專注度自然得以提升。由此,我們的視線落于游戲上,因為游戲是學生喜歡的活動,將數學知識與游戲整合起來,讓學生在玩游戲中得出啟發、獲取數學知識,無疑是一個有效的學習渠道。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學會在具體的情境中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并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等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增強應用意識,提高實踐能力”。在游戲教學中,學生不但興趣高漲,而且勝負心會激發他們去探索取勝的關鍵,這就促成了學生的數學思考,讓學生主動去研究,從而為他們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并且進一步抽象出問題模型奠定了基礎。
游戲教學強調學生的參與,在教學過程中穿插的各種游戲必須與學習內容密切相關,要能夠激發學生的主體參與,對學生的學習有正促進的作用,因此我們在課前要精心設計游戲,把握住以下幾個原則:
在教學中我們不能為了游戲而游戲,而是要通過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游戲牽引出合適的問題來點燃學生的思維,要承載這樣的任務,我們的課堂游戲必須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是與課堂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突出學生,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中發現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數學規律,累積數學學習的方法經驗和知識經驗。因此我們的課堂游戲必須將全體學生盡可能拉進來,讓學生在手、耳、口等綜合器官的共同作用下強化認識,致力于問題的研究。
游戲是數學學習的一種形式,而游戲教學的目的在于使學生通過游戲發現問題,建立數學模型,在游戲過程中領悟到數學規律,在教學中我們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并想辦法讓他們在游戲中抽象出數學問題,并建立數學模型[2]。
例如,在《周期規律》的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游戲:給定一句話“點兵點將不是你就是我”,讓一組同學上來輪流說一個字組成這句話,說出最后一個字的學生被淘汰,參加游戲的學生一開始是兩個,進行了兩輪這個游戲之后,學生發現了規律:后說的那名同學將被淘汰。于是我邀請三名學生來進行游戲,學生發現第一個學生將被淘汰,再邀請學生來做游戲,他們就不隨機站位了,上臺的學生都先思考一下自己站的位置,下面的學生也在支招。看到這樣的情況,我知道游戲的功能已經凸顯出來了,于是組織了學生的交流,讓他們將在游戲中發現的規律逐條揭示出來,通過游戲的形式,學生發現了規律,這使得他們的目光落于一共有多少個字,有多少人參加游戲等數學信息,并成功地發現了用除法來計算以便確定余數是幾的方法,這樣的游戲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幫助學生建立了數學模型。
多感官的參與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印象更深刻,在游戲中我們要調動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動腦、動手、動嘴,增強主體體驗,讓數學學習更有效。
比如,在“認識負數”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對負數有一個更直觀的認識,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游戲:黃色潛水艇。要求學生起立,將手掌平放胸前,規定以各人下巴高度為海平面,桌面高度為-10,請學生根據教師的指令來確定潛艇(手)的位置。教師先報“-4”,在學生移動手掌之后,請學生代表說說怎樣來確定這個位置,在幾個學生相互補充之后,大家意識到潛艇的位置不是隨意確定的,因為桌面高度為-10,所以找到0和-10的中間就是-5,然后比較-4和-5的大小,將潛艇的位置確定為中間偏上一點。之后教師再報“-9”“-2”等數。為了增加趣味性,我又報出“-15”,學生相視一笑,將手的位置放到桌面以下,報出“0”,學生比對自己的下巴來確定位置,在報出“-50”之后,學生在怪異的動作中結束了整個游戲。
這個游戲與本節課學習的內容密切相關,而且學生在游戲中可以增強“負數小于0”的認識,可以感知負數的相對大小,這對于他們的數學學習是有幫助的。在確定-4的位置時,一部分學生的做法是錯誤的,我及時請學生代表來說明自己的思路,讓大家明白-4相對于-5來說要高一些。這個環節為學生接下來的游戲做好了鋪墊,而游戲最后的拓展則增加了趣味性,增強了學生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數學游戲不僅僅是要讓學生動起來,活躍起來,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通過游戲來激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能夠透過表面現象看實質,挖掘游戲中蘊含的數學知識、數學規律,只有在增加學生思維含金量的基礎上,游戲才能起到應有的功效,推動學生的數學學習走向深入、走向深刻。
例如,在《倒推的策略》教學中,我以一個游戲拉開了本節課的教學序幕:搶21點。游戲的規則是參賽雙方輪流報數,每次可以報一個數也可以報兩個數,最后報出21的一方獲勝。這個游戲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他們爭先恐后地參與游戲,但是前幾個上臺的選手都不出意外地輸了。面對這種情況,一些學生冷靜下來,他們開始關注比賽的過程,注意在游戲中教師的報數規律,有同學指出教師每次都搶到了18,所以無論學生報一個數還是兩個數,教師都會獲勝,沿著這樣的思路,學生發現要搶到21就只需要搶到18,而要搶到18就只要搶到15……由此,學生發現了取勝之道:必須讓別人先報數,從而順利地報出每一個3的倍數。在謎底揭曉之后,我再改變游戲的規則,提出每次報數最多報3個,最少報1個,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并與小組成員交流玩游戲的技巧,學生在這樣的變化下掌握了倒推的策略,建立起穩固的數學模型。
在這個案例中,學生不僅僅是玩,而是產生了探究的欲望,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小組成員的交流,挑戰了自己的思維,讓學生能夠深入地學習。
游戲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是推動課堂教學高效化的有效手段之一,我們在實際教學中要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推動游戲教學的系統化、合理化,為推升學生的學習層次服務。
[1] 沙國祥,游建華.深入開展數學游戲教育的研究與實踐[J]. 教育視界,2016,(04):4-7.
[2] 劉英.小學數與代數游戲教學設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