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東彥
(江蘇省鹽城亭湖新區實驗學校,江蘇鹽城 224000)
小學生是一個非常好奇的群體,他們充滿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學習活動中,他們對新的知識具有非常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激情。從當前的語文教學分析來看,如果我們僅僅依靠一支粉筆、一張嘴來進行說教,依靠灌輸的教學模式把知識“填鴨”給學生,已經不能適應學生的發展需求了。這樣的教學模式,只會削弱學生語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制約學生的思維發展,使他們的求知欲和探究興趣消失殆盡。因此,我們必須改變這樣的狀況,創設有效的情境,讓學生真正開展語文學習和探究,從而提升他們學習語文的主體地位,促進語文學習質量的穩步提高。本文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談談小學語文情境教學問題。
教學導入是一個非常講究、有藝術的環節。如果能精心地設計好并巧妙地利用好,它一定能有效地激起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給整節課起一個好的開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們要對課始導入進行精心的準備和設計。在教學時,我們要抓住學生的“心”,用精妙的導入來吸引學生,激活他們語文學習的熱情和情感[1]。就課堂導入來說,方式方法很多,可以從一張圖片或精彩有趣的小故事,也可以從現實生活中的情境等進行導入活動,如此不但符合學生的心理,還能以此吊足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自覺自愿地進行語文學習。
例如,教學《小露珠》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創設這樣的教學情境:大家好,老師今天給你們介紹一個新的朋友,你知道它是誰嗎?(視頻出示露珠圖)好看嗎?你們喜歡這個朋友嗎?(讓學生暢所欲言,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發他們對課文的好奇和求知欲望)哦!同學們,不僅你喜歡這個可愛美麗、晶瑩剔透的露珠,在大自然的很多小動物也非常喜歡它!現在,就請同學們和我一起走進大自然,走進小露珠的精彩世界吧!一下子,學生的求知欲被激發了,他們很快地就投入學習的情境之中。
此外,在平時教學中,我們還可從學生比較關注的熱門話題或問題導入。在教學活動中,通過有效的提問,同樣能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調動他們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養成自主學習語文的習慣,培養他們善于思考、互動討論的學習習慣。我們可以用游戲來活躍課堂氣氛,如開火車接龍、跳一跳摘果子等。這些都能促進學生津津有味地學習語文。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不斷發展、進步和更新,現代教育技術正在被廣大教師運用到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是實施素質教育和提升學生素養的重要手段,需要高素質的技術型教師。因此,我們在利用它時,必須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要有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是把聲音、圖像、動畫等融合在一起,通過多種信息來刺激學生的感官,從而使學生的大腦處于興奮狀態,促進他們學習積極性的提高,使他們的求知欲得到膨脹,從而有效地參與學習活動[2]。
例如,教學《哪吒鬧海》這一篇課文時,在對“三鬧東海戰太子”這一段進行解讀前,教師可以利用視頻給學生播放哪吒鬧海的動漫片段,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氛圍,在這樣的“境”中充分感受哪吒的本來面貌。視頻看完后,再讓學生回歸課文,讓他們入情入境地進行朗讀,有效體會三太子的氣勢洶洶、哪吒的勇敢,充分感悟課文中一些動詞利用的精妙之處。這樣,學生學得扎實且富有情趣,通過朗讀能再現哪吒機靈、勇敢和剛正不阿的形象,加深他們對課文的理解。這樣的教學,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興趣和學習質量。
小學生自身的知識面不廣,生活閱歷欠豐富,他們對教科書中的人物形象、意境等的感知、感受不夠深入。在這樣的情況下,使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把一些抽象的語音文字轉化成生動活潑的視覺畫面,從而使學生的感知豐富起來,有利于他們順利地理解課文中的人物、故事情節等,便于他們體會課文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
蘇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的很多課文非常適合學生進行角色表演,有利于他們通過表演來體驗情境。學生通過角色扮演進入情境后,會更好地理解教科書中的各種語言,得到情感的熏陶和語言的感染[3]。因此,在教學活動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能夠看到“真實的”情節,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不同角色的扮演活動,讓他們看到(或親歷)各種角色,從而深度體會課文,說出自己的感受。
例如,《軍神》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劉伯承將軍在眼睛受了重傷后,執意不使用麻醉藥,忍受巨大的折磨和痛苦進行手術治療,把麻醉藥品讓給其他戰士的故事。在具體教學的時候,我們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角色扮演,要求他們把自己看成課文中的人物,認真體會劉伯承將軍的堅強意志等。從學生進行的扮演活動來看,很多學生會在無形中把自己的心理置換成課文中人物的心理,有利于他們深刻體會課文內容,充分感受課文中人物的各種情感。
再如,教學《狐假虎威》這樣一個寓言故事時,當學生通過多種形式朗讀課文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推薦代表進行課本劇的表演。生動有趣的課文內容表演以及學生對表演的開放性評價,都讓全班學生進一步理解狐貍、老虎的不同語言、形態、動作以及它們的內心活動、性格特征,提升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和深度。同時,表演也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一種良好方式,使他們最終明白:狐貍原來是憑借老虎的威風去嚇跑百獸的。學生對課文的分析、理解能力,通過這樣的活動得到鍛煉和發展。學生表演的過程,其實是學生自己的一種創新過程,在此活動中一舉多得。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特別是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給學生創設優質、高效的教學情境,是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語文學習質量的重要保障。作為教師,我們應對此做精益求精的處理,不斷探索符合班級學生語文學習規律的情境,利用合理、生動的情境來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激情,讓他們在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情境中輕松地理解課文、習得知識,發展語文素養,從而讓他們快樂地成長。
[1] 紀婉琦.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8,(09):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