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我國農村土地資源利用的狀況進行了簡要闡述,指出了目前農村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建議。
關鍵詞:農村;土地資源;利用現狀;發展規劃
中圖分類號: F321.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01.041
1農村土地資源利用現狀
1.1土地利用不合理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非農占地面積逐漸增加,非農建設占據了越來越多的土地面積,致使耕地面積不斷減少,同時由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及生態環境惡化,使耕地面積不斷減少。另外,由于農業人口的不斷增加,也導致農村人均耕地面積減少。
土地利用不合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沒有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土地利用,很多地區的土地利用模式并不適合本地的自然情況;二是我國某些村莊的發展規劃設計不合理,甚至很多村莊根本沒有發展規劃,導致農戶宅基地分配不合理,農戶居住點布局不科學,造成很多農村土地閑置,導致土地利用率不高。
1.2 土地質量逐漸下降
土地資源由于其不可再生性,因此非常寶貴,尤其耕地資源更加寶貴,因為其質量的好壞、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關系國計民生。然而,由于利用不規范等原因,導致近些年來農村土地質量不斷下降,主要原因來自于三個方面:一是在進行農業生產時,過量使用化肥農藥,破壞了土壤自身的生態環境,使土壤遭到破壞;二是人們過度追求經濟效益而對土地進行大量的開發開墾,不顧生態環境的平衡與否,過度開墾導致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現象逐漸增多;三是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同時村鎮為了繁榮經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并沒有將環境保護作為重要的參考指標,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導致很多企業進入到村鎮,而其中很多企業并沒有足夠的環境保護意識,在生產過程中,工業“三廢”沒有經過處理直接排放,嚴重污染了農村環境,致使土壤質量下降。
1.3 經濟效益差,集約化程度低
由于土地耕種經濟效益不高,導致很多農民外出務工,使農村土地不能夠很好的得到經營管理,更多的耕地荒廢。究其根本,集約化程度低是導致農村土地耕種經濟效益不高的重要因素,而集約化程度低則是由目前的農業發展水平決定的,受多種因素影響。
1.4 農村土地后備資源缺乏,進一步開發利用難度較大
我國農村普遍存在土地后備資源缺乏的情況,也有部分地區土地后備資源都在一些自然條件較差的地方,例如山溝、山坡或者土質不好、光照及水源較差的地方,都會造成進一步開發利用的難度增加,即使加大力度、加大投入進行了開墾種植,也有可能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
1.5“空心村”現象逐漸增多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為了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條件,會進行房屋的修建,而很多農民為了生活更加方便,放棄了原來的老房宅基地,而選擇在村莊的外圍進行新房的建造,一是為了生活更加方便,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有更寬闊的院落,導致很多村內舊房閑置,土地浪費,這種“空心村”現象有逐年增長的趨勢。
2 農村土地資源發展規劃策略分析
2.1加強規劃,合理利用土地資源
做好土地規劃,合理利用土地資源。要嚴把非農建設用地關,一定要嚴格控制非農建設征用土地的速度和總量;要進行土地資源配置的合理規劃,要有以平衡好經濟效益、生態環境為前提的合理利用,既要得到較高的經濟效益,同時也要注意保護生態環境,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使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既能夠滿足經濟發展的要求,同時也符合自然生態規律。
2.2 健全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土地整治
健全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例如農田水利建設、農村道路建設,完善相關設施條件及配套建設,加強土地整治,對土地進行宏觀開發,對農村耕地進行綜合整治,改善溝系交錯、地類交叉、水渠老化等狀況,從而利于機械生產,提高機械化水平,為實現農業現代化,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奠定基礎。
2.3 優化土地資源利用結構,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
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為目標,優化農業用地結構,采取土地整理等方式,充分挖掘農村土地的自身優勢和現有土地潛力,集約高效的利用土地資源。同時積極開展土地改良和土地整理,在農村建設中將住宅分散和容積率較低的居住點集中到一起。在合理保護耕地和節約集約用地的前提下,始終確保耕地總量的動態平衡,制定各類農業用地的規模與標準并且科學控制用地規模,提高農村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
2.4推進農村土地流轉,提升土地的經濟效益
土地流轉的主要目的是將土地資源利益最大化。因此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合理的農村土地流轉機制:一是將分散在不愿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手中的土地經過合法的土地流轉,集中到愿意從事農業生產的土地使用者手中;二是土地集中后的布局要達到更利于農業生產的目的;三是土地流轉集中后要利于集約經營,使農業生產向新型經濟發展模式發展,從而使農業生產效率得到提高,使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助力。
作者簡介:王力,本科學歷,工程師,研究方向:土地利用規劃、土地征用、土地開發整理、土地資源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