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梁
【摘 要】 運用童玩理念進行英語教學,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的學習舞臺“擴建”提供基礎。本文正是對童玩理念下的小學英語教學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策略。
【關鍵詞】 小學英語;童玩理念;英語學習
學生在步入小學之后,其課業的壓力隨之加重,很多學生苦于在書山學海中掙扎,但是學習的效果卻微乎其微。其實,對于小學生來說,愛玩的天性依然存在,將“玩”與“學”有效結合在一起,不僅不會耽誤學生們的學習,反而會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提高。這正是童玩理念下的教育。對于小學英語教學來說,同樣可以使用童玩理念進行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感受英語的樂趣,激發學生自發自覺進行學習的積極性,讓英語的教學活動更加有效。
一、精心選題——兒童心態原點
學生在學習語言時經常會受到諸多環境因素的影響,極容易造成學生學習浮躁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借助生活化的情景,選擇符合小學生心理特征的童玩主題進行英語教學,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只有與生活相連接,學生們的英語學習才會“接地氣”,其學習才會具有效率。
在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4 My family教學過程中,利用小學生活潑好動的身心發展特點,根據課本內容進行了故事內容的改編,讓學生以“My parents”為題進行英語角色扮演,學生可以自由分組分別扮演自己的爸爸或者媽媽,將父母生活中經常會做的事情,經常會說的話通過表演的形式展現出來。這種表演的形式對于學生們來說非常有趣,也極大地引起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學生們通過日常生活中對父母的細心觀察,運用或夸張、或逼真、或趣味的方式進行表演。有的學生表演了媽媽在廚房做飯的場景,并用形象的語言說道:“Come and have a meal. The meal is ready.”有的學生則扮演的是父親在看報紙的情景,并說道:“What happened in the last week of our country?”有的學生扮演了自己的爸爸和媽媽同時管教自己時候的情景:“You are our hope.”學生們的很多表演舉動非常惟妙惟肖,而這正是因為對生活進行了細心觀察的結構,因為有了生活做鋪墊,學生們的心態才會回歸原點,能夠學習到更為精細的內容。
通過精心選擇貼近兒童身心發展實際的素材和活動設計,教師能夠有效發揮小學生自身的創造天賦和想象力,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課堂環境中學習英語知識,真正實現了寓教于樂的學習效果。
二、細致指導——創建童玩課堂
英語教師在進行小學生課堂活動創設時,可以通過游戲或者比賽等活動的設計適度提高課堂的童玩性,讓學生在玩耍中理解并掌握英語知識,有助于促進學生及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最終提高學生英語綜合素質。同時,教師還要注意,在童玩課堂創建過程中,要注重做好相應的指導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和效率。
在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5 Our new home教學過程中,采取了學生游戲的方式進行課前導入,游戲主題為“What's in your home?”要求學生五人一組,同時開始進行游戲,按順序依次說出房子中存在的一種物品,看哪個小組能夠表述得更清楚,回答得更快更準確。在游戲過程中,有的學生說道:“There are chairs in my home.”有的學生說道:“The TV.”還有的學生說道:“Some fruits.”學生們樂在其中,有時候仿佛忘記了游戲的真正目的。此時,我則進行適時指導,比如讓學生們對重點單詞進行造句,讓學生們針對所需要學習的句型進行重復訓練等等。同時,我還就學生們所出現的各種“小錯誤”進行了詳細記錄,在進行講課的時候針對學生們所出現的錯誤進行重點教學,既做到了讓學生們感受到英語課堂的趣味性,又強化了學生們的學習重點,讓學生們的學習更加具有針對性。同時,我還讓學生們充當老師,讓同學們彼此之間“挑毛病”,不僅讓學生們的學習效果更加顯著,而且讓學生們在正確的英語知識道路上越走越好。
高效的英語課堂教學不僅僅需要多元化的童玩課堂活動的創設,還應當要求英語教師能夠對學生在“玩耍”中的表現進行耐心細致的指導,引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應用英語知識,最終促進英語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融會貫通——交匯知識特性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工具,在教學時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進行“舉一反三”及正遷移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化的構建。教師要靈活地對知識特點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容融會貫通。同時,教師還要注重結合其他學科的知識內容,豐富英語的學習內涵,讓學生的英語學習更加繽紛多彩。
在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教學過程中,便將英語與數字的學習進行了結合,將語文教學中的“反義詞”教學內容引入其中。我在課上設計一個“The figure match”的活動,將學生進行分組,借助多媒體設備,在投影屏幕上隨機給出20以內的數字計算的加減法,讓小組代表猜拳確定比賽先后順序,每一個小組選派一名代表對屏幕上的數字快速用英文將數學運算答案說出來,在一分鐘之內看哪一組的學生回答又快又準。之后。我還設計了一個“Antonym competition”的活動,同樣是由小組進行“對戰”,看哪個小組能夠快速回答出大屏幕中所呈現的詞的反義詞,并將其拼寫正確。one、two、three、hard等單詞正是在比賽的過程中深入到學生們的頭腦之中的。通過比賽的方式,不僅讓學生們的英語學習更加具有針對性,而且提升了學生們的口語能力。
通過時空交匯、學科融合等方式,英語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對已有知識進行內化,并促進學生綜合學習效果,對于學生全面發展作用明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也讓學生們對于童玩理念產生了新的認識。
童玩理念貫穿于學生們英語學習的全過程中,只有讓英語與“玩”結合在一起,學生們才不會感覺到英語學習的枯燥,才能夠將英語的學習轉換成為自身的動力,才能夠讓學生的英語學習越來越好,讓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越來越強,讓學生的英語學習之路越來越寬廣。
【參考文獻】
[1]李宏.如何讓英語課充滿情趣[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2]張隨學.陽光興趣課程 引領學生個性成長[J].中國教育學刊.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