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君
[摘要]案例教學法是在教學實踐中形成的全新的教學方法,近幾年已經被應用到多種學科的教學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本文首先分析了Delphi程序設計課程目前教學存在的各種問題,然后就案例教學法在該課程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進行了詳細探討。實踐證明,案例教學法既豐富了教師的授課方式,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也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出來,滿足了學生學習的欲望,也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效果顯著。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Delphi程序設計;教學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2.134
[中圖分類號]TP39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02-0-02
0 引言
Delphi設計的軟件具有簡單、高效、功能強大等特點,越來越受到程序員的青睞,在高校計算機語言的教學體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一門重在動手實踐能力培養的程序設計課程。目前很多院校都將該課程作為計算機專業課面向學生開設,該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了解Delphi的主要界面功能,并實現學生對各窗體元件及相應的事件代碼進行編程設計,培養學生程序設計的思想及開發設計各種應用程序的能力,因此掌握好這門課程對學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然而Delphi程序設計軟件組件數量比較龐大,語法結構也與其他軟件有所不同,并且在教學中很多院校還采用英文版的軟件進行教學,這很容易使學生認為所學的知識枯燥難懂,產生畏難情緒,因此,如何找到一種比較新穎的教學方式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是很多任課教師都在探索的問題,案例教學法是在長期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全新的教學方法,并在近些年來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本文將案例教學法在Delphi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詳細的探討。
1 Delphi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很多院校在Delphi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仍然采用傳統的講練分離的授課方式,在理論課上教師講解課件內容,學生看大屏幕,教師進行課堂講解,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所講的知識,師生間互動少,由于Delphi程序設計課程內容語法繁多,組件數量龐大,程序復雜多樣,學生會覺得所學的知識難度大,不易掌握,在課堂上提不起興趣,出現“溜號”、不注意聽講等現象,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由于教師過多地注重理論課程的教學,造成了學生上機實驗的時間相對較少,練習的時間不能充分保證,且上實驗課時學生也主要是將理論課上教師所講的內容來逐個測試結果、被動地模仿操作,并沒有真正的參與到一個完整的應用軟件的開發中來,缺乏對所學課程的整體認識,認為各章的實驗內容沒有聯系、各不相關,學習完這門課程也無法完成具體的綜合程序項目的設計和編寫,不知道學習這門課程在實際生活中的真正價值,學生在后續的學習、工作中如果遇到Delphi程序設計的各種問題,仍然不知道如何進行解決,因此,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案例教學法在Delphi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2.1 Delphi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內容簡介
第一章,Delphi概述。其主要包括Delphi的開發環境;Delphi可視化編程基本概念等內容。
第二章,Delphi語言基礎。其主要包括Delphi的數據類型;常量與變量;運算符與表達式等內容。
第三章,結構化控制語句。其主要包括順序結構語句、選擇結構語句、循環結構語句的使用等內容。
第四章,高級數據類型。其主要包括類型聲明;枚舉類型;子界類型;集合類型;數組類型;記錄類型;指針類型等內容。
第五章,過程與函數。其主要包括過程的創建與調用;函數的創建與調用;參數傳遞;Delphi程序結構等內容。
第六章,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其主要包括面向對象的基本概念;OOP程序設計方法等內容。
第七章,窗體與常用控件。其主要包括窗體介紹;文本編輯類控件(Label、Edit、Meno、RichEdit等)、按鈕類控件(Button、BitBtn、CheckBox等)、列表類控件(ListBox、ComboBox等)、滾動條控件(ScrollBar、TrackBar等)、容器型控件(GroupBox、Panel、ScrollBox等)與計時器控件的使用方法等內容。
第八章,界面設計。其主要包括菜單設計;工具欄使用;狀態欄使用;對話框設計;單文檔與多文檔窗體設計等內容。
第九章,文件管理。其主要包括文件類型和標準過程;文件管理常用函數和過程;文件操作組件;文件操作技巧等內容。
第十章,圖形圖像程序設計。其主要包括圖形圖像基本控件;圖形圖像對象的使用;圖形圖像編程等內容。
第十一章,多媒體程序設計。其主要包括多媒體播放器控件;動畫控件Animate的使用;多媒體播放器的制作等內容。
第十二章,數據庫應用程序開發。其主要包括Delphi數據庫編程基礎;Delphi數據庫應用程序開發與設計;數據訪問組件;數據控制組件;ADO編程等內容。
第十三章,與異常處理。其主要包括Delphi調試方法;使用調試窗口;跟蹤調試;Delphi的異常處理等內容。
第十四章,安裝包制作。其主要包括安裝程序制作;定制安裝程序等內容。
2.2 選擇案例
案例教學法是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要求將具體的案例應用到教學內容中去的一種教學方法。采用該教學法,教學的整個過程都會圍繞這個案例來開展,學生能夠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在具體情境中得到分析與應用,通過設計完成案例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體會到該課程真正的應用價值,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分析、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
采用案例教學法教學時案例的選擇非常重要,案例選擇的好壞會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選擇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使用Delphi程序設計軟件開發的“學生成績查詢管理系統”或“學生信息管理系統”等作為教學案例,在實際教學的各個環節,圍繞其展開分析系統的各項功能,講解系統實際的開發流程,將教學內容的各個章節內容融入到案例中去,將設計完成的案例貫穿整個課程教學的始末,使整個教學內容連貫生動。
2.3 案例教學法在Delphi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案例教學法打破了傳統的講練分離的教學模式,其不再采用在教室授完理論課,再另外安排時間上機的舊模式,而采取了講練結合的全機房授課方式,這樣可以保證學生有充足的上機練習的時間,提高學生掌握的知識的理解層次。
教師采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授課,在第一堂課教學開始時,教師要將選擇的教學案例向學生進行展示,如“學生成績查詢管理系統”,介紹并分析該系統的各項功能,讓學生了解到該系統包括系統登錄模塊、管理模塊和功能應用等幾個主模塊,而管理模塊又包括學生信息管理、課程信息管理、班級信息管理等功能,功能應用模塊又包括學生成績查詢和學生成績分析等功能;讓學生了解到這些功能主要實現了學校教學管理人員對學生信息、課程信息等的管理及學生成績的查詢分析等應用,并簡單闡述系統的開發流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本課程要學習的目標做到心中有數。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各章節的內容來設計教學內容,以案例為引導,采用邊講解理論知識邊練習設計系統模塊程序的方式,來詳細講解該系統的構思、設計、實現和運行的各個環節。如,在學習窗體與常用控件的內容時,要結合案例來設計系統的主界面,在學習界面設計內容時,要設計系統的各大主功能模塊及各子功能模塊,學習結構化控制語句時,要結合各種程序設計來編寫程序代碼實現系統中各模塊的具體功能。總之,每學習一章新的內容都要對該系統提出新的功能和結構上的要求,并利用各章的知識點對該系統進行功能上的擴充和結構上的改進,使案例不斷完善,使學生所學的知識也由易到難,逐步加深,讓其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并親自動手完成案例的開發設計,了解Delphi程序設計各個知識點在系統開發中的應用,真正體會到學習這門課程的實際意義。
3 結語
通過教學實踐證明,將案例教學法應用到Delphi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的興趣更加濃厚。通過親自完成案例的開發設計,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與提升,收獲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案例教學法對Delphi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主要參考文獻
[1]張洋,張立忠.《Delphi語言程序設計》教學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交流,2008(12)
[2]楊斌,肖二永,牛曉博.基于DELPHI平臺的學生成績查詢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J].福建電腦,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