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劍英
2016年是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第29個年頭。從踏人講臺的第一天起,我就立下了“當園丁培育百花,做黃牛無私奉獻”的誓言,在那一方黑板前,用全部的深情和愛心澆灌著稚嫩的幼苗,用滿腔的熱血譜寫著自己的人生樂章。
一、做學校的好教師
在2005年以前,我一直在河北源溪小學擔任語文教學及班主任工作,2005年7月調入永豐小學,從事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任教以來,一直以“做一名好老師”為追求目標,始終以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態度來工作,以“勤奮鉆研、不斷探索”為自己工作的座右銘,嚴格要求自己,把根深深地扎在第一線的教育教學土壤中。
在教學實踐中,我深深地懂得:一個良好的教師必須具備高尚的思想品質、飽滿的政治熱情、良好的素質修養,用自己的行為、思想、語言來影響學生、教育學生。德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始終堅持學習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我深知育人先正己的道理,懂得教師必須以身作則,時時做到教書育人、言傳身教、為人師表,以自己的人格、行為去感染學生。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視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發展中提升自我,努力使自己不被新時期浪潮所淹沒,以便使自己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形勢。
二、做學生的好導師
我始終堅持“德育為先”的原則,注重加強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加強文明禮貌教育,加強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積極引導學生學習《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使學生“學會做人”,教育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上做個好孩子。由于我特別重視學生的品德教育和傳統美德教育,得到同行的認可和學生家長的好評,學生的集體觀念和道德素養不斷提高和增強。
2005年7月調入永豐小學擔任科學課程的教學工作,我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得到實際鍛煉,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養。我信奉這樣一句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在2009年3月,代表廣豐縣參加了上饒市首屆小學科學“教學能手”大賽,雖然在參賽的選手中,年齡可能是最大的,但是仍然獲得“說課”、“上課”、“教學設計”、“課件制作”四個單項一等獎,并最終榮獲“教學能手”稱號;在2011、2012年連續兩年在江西省國培中獲省“優秀個人”稱號;2012年8月被評為上饒市中小學科學“學科帶頭人”的稱號;2013年7月被評為江西省第二批小學科學“骨干教師”稱號;2015年9月又被評為江西省特級教師。
三、做孩子的引路人
從參加工作的第一天起我就擔任班主任工作,我不僅重視班風、學風的培養,還常常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思想動態,積極與家長配合,研究教育學生的有效方法,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在進入永豐小學從事科學學科的教學中,我雖然不再擔任班主任的工作,但是還是意識到做學生的老師還遠遠不夠,當孩子迷茫時還要做他們的引路人,引領他們學會如何做人。因此在工作中我堅持榜樣示范,兢兢業業,盡職盡責,從不放棄一個孩子,時時以“愛心、耐心、細心”貫穿始終,公平對待每一件小事,細心關愛每一位學生,搞好班級的每一次活動,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學習中快樂成長,在成長中愉快學習。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教苑這塊沃土上,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收獲的是累累碩果,所帶的班級成績學校多次質量測查中,學生的成績名列榜首,工作也得到領導、教師和家長的認可,多次被學校評為優秀教師、先進個人和優秀班主任。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
英國科學家焦耳求知的故事
英國著名科學家焦耳從小就很喜愛物理學,他常常自己動手做一些關于電、熱之類的實驗。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聰明好學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時候,也沒有忘記做他的物理實驗。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馬,由他哥哥牽著,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達電池將電流通到馬身上,想試一試動物在受到電流刺激后的反應。結果,他想看到的反應出現了,馬收到電擊后狂跳起來,差一點把哥哥踢傷。
盡管已經出現了危險,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愛做實驗的小焦耳的情緒。他和咯咯又劃著船來到群山環繞的湖上,焦耳想在這里試一試回聲有多大。他們在火槍里塞滿了火藥,然后扣動扳機。誰知“砰”的一聲,從槍口里噴出一條長長的火苗,燒光了焦耳的眉毛,還險些把哥哥嚇得掉進湖里。
這時,天空濃云密布,電閃雷鳴,剛想上岸躲雨的焦耳發現,每次閃電過后好一會兒才能聽見轟隆的雷聲,這是怎么回事?
焦耳顧不得躲雨,拉著哥哥爬上一個山頭,用懷表認真記錄下去每次閃電到雷鳴之間相隔的時間。
開學后焦耳幾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實驗都告訴了老師,并向老師請教。
老師望著勤學好問的焦耳笑了,耐心地為他講解:“光和聲的傳播速度是不一樣的,光速快而聲速慢,所以人們總是想見閃電再聽到雷聲,而實際上閃電雷鳴是同時發生的。”
焦耳聽了恍然大悟。從此,他對學習科學知識更加入迷。通過不斷地學習和認真地觀察計算,他終于發現
了熱功當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為一名出色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