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飛
班級管理中的學生課堂參與熱情調動策略
劉云飛
當前,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很多地區基于此先后推出了很多教學模式來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優化。反觀當前課堂生態,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參與熱情調動成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順利推進的最大瓶頸。學生是否愿意參與課堂、參與質量的高低等不僅僅需要任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設計與調動,也迫切期待班主任的有效班級管理。如何在班級管理中有效實現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參與熱情破局成為很多班主任在管理班級過程中需思考、研究的新課題。筆者結合學校近年來所推廣的“優學課堂”模式要求,在班級管理中如何調動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參與度做了一些實踐與反思。
當前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更多地需要學生個體思考、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分析并解決問題。班主任可首先從任課教師那里搜集到本班級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參與度信息,包含學生課堂參與人數、自我表達是否清晰響亮、游離于課堂之外的學生有哪些等;還可從班級日記中尋找相關信息以更好地掌握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參與情況。基于此,班主任還應設計針對性的問卷來傾聽學生們的心聲以探求造成課堂參與度、參與質量較低現狀的因素。
筆者調查后發現,很多學生囿于傳統教學模式的長期影響已經習慣了教師講、學生聽及記的教學,在新的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中特別容易迷失。這樣一些原因使得他們難以融入新課堂:擔心自己的思考淺薄被同事笑話;性格內向不善表達;思維緩慢難以跟上節奏;畏難情緒只愿意思考較為淺顯的問題;自主學習不認真以致對課堂學習內容知曉度不夠,等等。
在調查情況時,班主任所設計的問題必須具有較強的針對性,避免浮于表面的泛問且可結合個體交流,多傾聽學生們的心聲。一旦對存在的問題有了較為充分的了解后,就可以思考對應的措施來促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參與熱情和效率的同步提高。
在調查中發現,很多學生難以參與課堂教學很多情況下是因不知道如何參與或自身缺乏參與的方法與技巧所致。
據此,筆者結合學校“優學課堂”模式推進要求,結合各學科特點對學生如何參與課堂做了比較詳細的細則要求,經過班委會討論后再全面實施。細則中詳細規定了在課堂學習中每一位學生需積極參與課堂學習與展示:前置性學習時需根據導學案結合教材自主、認真思考;每學科至少一周參與1~2次課堂展示;展示時回答問題應大聲、充滿自信站直講且思考應有一定的深度,板演則應書寫工整、流暢;小組合作時應在組長的組織下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并及時做好記錄;教師小結時必須在課堂筆記上及時記載;學習委員課后整理統計好同學們課堂表現情況并交值日班長;對一周內不積極參與課堂的同學班主任將約談并分析原因。有部分學生表現欲較強但思考淺表化,班主任應及時介入引導他們在教師提出問題后深入思考,將自己的發現寫下來再和其他同學分享而不是未經教師許可直接說出自己的所想而打亂其他同學的思緒。
誠然,班本化的要求必須在實施的過程中不斷優化調整使其最適合班級的具體情況,在實施的初期可適當降低要求以便于學生能夠很好地適應新課堂學習的要求,個體指導時應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和不同學科開展,切忌簡單化和千篇一律。
班主任可充分利用高中生爭強好勝的心理完善好班級激勵機制,樹立榜樣并制定好獎懲措施來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在接手新班級時,筆者會在給出具化參與要求的同時公布班級課堂參與獎懲細則,結合班級日記以月為周期對表現優秀的同學加以獎勵。因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往往很難科學評價,班主任一定要經常與任課教師取得聯系,了解學生們在課堂中的表現,請教師給出表現較好學生的名單結合班級日記、班委及評價及學習小組成員互評和班主任課堂巡視結果對學生進行評定,可將這一評定與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結合起來,作為學生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之一。
家長也可參與到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調動工作中來,可以結合家長微信群將表現優異學生的名單及照片在群中進行公布并寫明具體表現加以褒揚,其他學生家長一定會尋找機會和自己的孩子交流,這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促使學生調整自我并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當然,在班級管理中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熱情的措施一定還有很多,只要班主任留意思考與研究就可以找到更多有效的路徑來引領學生自我角色定位,自覺完善自我以適應新形勢下課堂學習的要求。
(作者單位:江蘇栟茶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