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霞 桑麗虹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磨課歷程引發的思考
■金海霞 桑麗虹
教學是一個尋夢的過程,是教師懷揣著教育的憧憬,帶領著天真無邪的學生,在文化的殿堂里放飛思緒,追尋曼妙的成長體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浙教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中“世界”主題內容的第一課。在導師的帶領下,筆者到各校上課,傾聽工作室同伴的建議,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磨課訓練。
要上好課,第一步就是做好文本解讀。同樣的教材,不同的解讀,可以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品德教學不能只為了完成教材的任務,而是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服務,為學生一生的成長服務。在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課解讀的過程中,發現文本中提出的僅僅只是經濟一體化的概念,而當下“全球一體化”應該包含更加廣泛的內涵,必然涉及到科技、教育、文藝、政治等方面的內容,所以我對教材內容作了拓展,從全球產品的貿易交流延伸到對人們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的影響上,把經濟一體化拓寬到文化的相互滲透交融上,讓學生全面的感受這種全球化現象,從而突破教材局限,體現時代性。
在對文本進一步解讀的過程中,筆者發現與學校提出的“聯系生活,聯通世界,聯想未來”的三聯辦學理念有著非常緊密的契合點。于是著手構思本課的教學理念為:聯系生活,從生活實例中感受中國與世界的相互依賴、相互融合;聯通世界,從歷史進程感受全球一體化的重要意義;聯想未來,從發展趨勢展望未來全球一體化的美好前景。
深度的文本解讀,最終要通過課堂教學來體現。課堂需要磨礪,磨礪的過程雖然身心疲憊,但是在導師的引領下,在同伴的鼓勵下,在屢次三番的磨礪過程中,思路逐漸清晰,細節逐漸臻美,所有的苦悶都釋然了。
第一環節:調查資料,感受“我中有你”
鑒于本課程的性質和特點,在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指導開展簡單、可實施的調查法,從生活實際出發對生活中接觸到的外國產品和文化進行調查,并進行簡單的信息搜集和處理。課堂上通過小組交流服飾、通訊、汽車等方面的情況,全班分享后再談收獲,初步感知外國的產品和生活在我們的身邊無處不在。在此基礎上,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呈現生活中接觸比較多的外國產品和文化,通過圖片的視覺沖擊,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外國文化與中國文化的滲透與交融。
第二環節:分享素材,感知“你中有我”
設計了合作探究“三部曲”的學習模式落實目標的達成
第一部,序曲:結合生活實際,交流中國出口世界的產品。讓學生說說中國走向世界的產品有哪些,再說說麗水市出口的產品有哪些。讓學生了解家鄉的發展,促進學生對家鄉的熱愛。第二部,主旋律:借助數據資料,由點及面,直觀地審視“中國制造”的實力;分享視頻素材,感悟“中國制造”至“中國創造”的突破,體會到中國的軍事、文化、醫學等方面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增強民族自豪感。第三部,升華:通過“世界漢語熱”“孔子學院熱”的視頻,讓學生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世界的影響力。
第三環節:引發思考,體悟“全球一體化”
文本只是限于經濟的相互交流影響,而全球一體化應包含更加廣泛的內涵,于是在文本的基礎上進行了拓展和延伸,把“經濟一體化”拓寬到“全球一體化”,從而突破教材局限,體現時代特征。主要通過三個學生自主活動的設計,揭示“全球一體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教學,永遠是遺憾的藝術,常言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這堂課,注重以生為本,一切以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為出發點,把重點始終聚焦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上。
歐文說過:人類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獲得幸福。筆者將繼續以“聚焦學生學習,提升核心素養”為目標,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帶著學生們,追尋教育之夢。■
(作者單位:浙江麗水市蓮都區聯城小學浙江麗水市蓮都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