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靜
初中化學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構建
■盧 靜
化學新課程評價力求體現出對學生科學素養發展狀況的評價,力求評價更合理、更完善、更具激勵功能,起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作用,達到對學生未來發展潛力的正確評估。因此,教師需要革新評價的方式,從過去以學習結果為主的“狀態式”評價,轉變為“過程型”評價。
評價促進發展的功能啟發我們:有效的診斷是實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應重視把診斷性評價作為一種常規教學評價的手段運用于教學過程之中;應注意了解和判斷學生的學習狀況、存在的問題和可能的發展趨勢,按時做好信息反饋,指導學生調整學習狀態,為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提供更切合實際的建議;應運用評價的結果激勵學生積極進取,而非分等級、排名次。化學新課程評價的特點:評價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促進每個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新課程理念的中心任務是以人文與發展的觀念解決人類教育和發展的問題,即需要我們認識發展的不平衡性,因材施教。隨著新課程的評價理念不斷地發展與深入人心,課程評價與教學過程都變得越來越重要,評價能夠提供出有力的可靠權威信息,是很有指導意義的,意在促進教育的發展。評價是以以人為本的思想為依托的,只有尊重人、重視人、發掘人的全面發展,才是適應新課改下的真正發展性課程評價。課程評價的特點是:評價主體互動化、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過程動態化。而《新課程標準》中的教學評價宗旨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
學生評價體系相當于一根指揮棒,所有的教學方案都要為這個評價標準來服務。所以,要想進一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必須構建起適合新課程標準的學生評價體系。發展性評價不僅著眼于學生在過去某一階段的學習狀態,更注重分析學生的動態發展,體現出現代教育中充分考慮學生個性發展的理念。
一般來說,評價體系有這樣幾個功能。首先是選拔性質,要在體系中將所有學生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排序,利用這個次序來進行等級劃分和優勝劣汰。應試教育中的絕大部分升學考試都屬于這個性質。這樣僅僅滿足了考試的需求,卻造成學生發展上的失衡。另一個是教育性評價,主要目的是考察某一階段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學生有機會認識到自己的學習狀態和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構建發展性學生評價體系要明確評價的功能性質,就如何能使學生實現更好的發展進行認真探究。
學生處于人生的成長階段,其綜合素質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動態的提升,所以某一次的考核并不能說明太多問題。在傳統的評價體系中老師與家長都特別看重學生的考試成績,我們有必要對此現象做些改進。學生的發展過程是漫長的,更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學生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評價體系也必須是適應學生發展的過程性的評價。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的重點正是在于“發展”兩個字。要將評價指標盡可能多地放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弱化期末考試的參考值。
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的目的在于通過分析學生的成長動態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所以在完成了學生的評價之后不是任務的結束,而是工作的開始。要根據評價報告好的方面對學生提出及時的肯定,對不足之處要讓學生進行反思,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狀態。完成評價之后仍要對學生進行持續的關注,在觀察中及時獲取學生的反饋,讓學生在與評價體系的互動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水平。
要構建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就要擴充評價體系中的主體。初中化學教學中有很多內容是需要學生結組完成的,所以可以在評價體系中引入同組成員的評價意見。此外,還可以利用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到社會上被檢閱,在實踐報告中獲取社會人士對學生的評價。還要積極構建家校聯系機制,讓老師和家長之間形成有效的溝通,切實了解到學生的成長動態。這樣同學之間的評價,老師和家長的評價以及社會上的評價共同構成學生評價體系中的參考意見,使得學生的各方面情況都能被掌握,有利于對學生的全面考察。
化學作為一門實驗性的學科,動手能力也是考驗學生的重要素質之一。我們可以在對學生的化學實驗操作進行一個指標化考核,并將其納入到評價內容中。此外,化學學習小組中常常有責任性很強的學生,他們負責整個學習小組的分工安排和相關操作,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在評價體系中也要把學生的組織能力作為一個評價指標。試卷上僅僅是反饋了學生對部分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還有很多如學生素質是試卷難以考查得到的,所以化學教學要多利用實驗內容和探究性學內容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并將其納入到評價體系中。
在互聯網時代的大背景下,我們要善于運用信息技術來構建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紙質試卷并不是唯一的評價手段。我們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對每個學生建立電子的個人成長檔案,對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組織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學習情況做一個定期的記錄,及時跟進學生的成長情況。條件不足的學校還可以通過建立學生成長記錄袋,行為觀察報告等方式完成評價的介質建設。
傳統的評價方式使學生過分關注學習的結果、考試的分數,而對學習的過程關注較少。《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中指出:“改進校內評價,推行學業成績與成長記錄相結合的綜合評價。”化學學科針對學生學習的不同階段,指導學生設計課堂學習檔案袋、單元學習檔案袋、學期終結檔案袋,每一種檔案袋都給出了具體的目錄,如課堂學習檔案袋目錄包括課題與授課時間、課前預習小結、課堂參與情況、小組合作情況、學習成果展示、個人反思、課外自我拓展、其它等。
教師教學評價主要是對教師在課堂中教學行為的現實表現作考察,做出教師教學工作質量的評價。教師教學評價直接針對教師的課堂教學,在提高教學質量方面具有比績效評價更大的實用性。教師工作績效評價主要從教學成果、教科研成果、學生滿意程度分析等方面構建指標體系。而發展性評價體系除了要包括以上三點以外,國外的多位學者和研究機構還曾提出了成功的發展性教師評價體系所應該具備的特點,分析和歸納它們,其中有以下的幾點共性:一定要有被評價對象的參與,也就是教師本人自愿參與的;能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具有相當大的自由、開放度;能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形成性評價而不是終結性評價。
學生評價體系在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導向作用,我們要把握好發展性學生評價體系的原則和方法,認真分析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動態,對教學做出科學合理的調整;應重視把診斷性評價作為一種常規教學評價的手段運用于教學過程之中。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的建立一定能有效改變應試教育的弊端,促進學生的發展。■
(作者單位:四川眉山市岷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