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淑娟
立足校外資源,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董淑娟
興趣是學生學習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心理因素,對學生的學習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往往以自己的學習興趣為轉移,只有當學生對所學科目產生濃厚興趣時,才想學、愛學,才能使他們樂學、會學。自主興趣是前提,自主學習是一種主動的學習,主動性是自主學習的基本品質。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樂學”才能使學生始終保持愉悅的學習情緒。
在我們活動中心每一位學員的課程安排上,首先,就考慮到學生興趣、愛好的不同,而讓學員自主選擇學習的科目。活動中心對來這里學習的每一位學員首先做到的就是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要求,讓每一位學員都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自主選擇學習內容。活動中心有文體、書畫、科技和培訓四部,開設了合唱、電子琴、舞蹈、吉他、剪紙、少兒美術、閱讀與寫作、七巧科技、圍棋、科技、機器人、乒乓球、籃球、排球、計算機等學科。每學科都是零門檻、零收費普惠青少年。整潔的校園、先進的活動設施,和藹的教師,讓每一位學員都能在活動中心學得放心、學得開心。其次,是讓學生感受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起來了,如果教師不因勢利導,只會前功盡棄。若能趁熱打鐵,就能保持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學習的興趣。因此,對每一位來中心體驗的學員,我們的教師更是會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適當加以誘導,讓學生從陌生走向熟悉。例如,2012年5月24日,南崗小學全校學生來我中心進行一日體驗活動,由于學生初次來到一個新的環境感到既陌生又新奇。每到一個活動室,孩子們都睜大了眼睛,看看這個,摸摸那個,教師則及時給孩子們講解,鼓勵學生動手操作,上機器實踐。一個下午的實地體驗讓孩子們喜歡上活動中心并積極報名參加各個興趣班的活動。隨著活動中心辦學知名度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學校組織學生到我中心來參觀體驗。
校外教育不同于校內,它更具靈活性和開放性,這也使校外教師在課堂上能夠尊重學生,了解學生,以學生為中心,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讓學生感到教師只是他們活動中的一個參與者和引導者,讓學生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主動地去學習。這樣就創造了一個民主和諧、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的課堂教學就會出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們中心開設的手工剪紙課,手工教師會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欣賞中國剪紙,有時還會讓學生利用電腦登錄相關網站,搜索更多內容,讓學生知道除了民間的剪紙以外,京劇臉譜,具有很強民族特點的中國漢字,現代汽車的標志,外國的國旗都可以是他們創作的對象,激發學生進行有益的嘗試和探索。潛移默化地讓學生體會中國民族文化的特色,了解中國特色的史實,無形中對學生能然滲透民族文化,同時又把現代化信息技術有機整合。讓學生感受到既是民族的,又是現代的。整個學習過程學生積極主動,熱情高漲,極大限度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世界上有許多偉人,他們不僅在某個領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而且還有一項伴隨著其發展成功事業的個性特長。愛因斯坦是偉大的科學家,但他也是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達·芬奇是偉大的物理學家,但他也是著名的畫家;毛澤東是偉大的政治家,但他也是著名的詩人。個性特長讓他們感到自信,個性特長啟發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個性特長給他們帶來了更多的靈感,為他們在事業上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們中心開設的車模、航模、機器人、圍棋、少兒太極課等,舉辦樂高機器人限時拼裝賽,七巧科技的擺拼賽、車模計時賽、航模飛躍障礙賽等,極大地調動了廣大青少年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活動中既開動了腦筋又感受到了動手操作的快樂。同時,孩子們在活動中結伴成長,讓學生們學會了合作、交流,學會了包容。
校外教育資源送給了學生一個最美好的童年,送給了學生一個人生最堅實的起步。充分體現了教育的生命性、人文性、愉悅性和發展的差異性等特征,遵循了教育本身的規律性和科學性,更有利于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
(作者單位:黑龍江鶴崗市南山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