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曉燕
單親家庭學生的教育策略
矯曉燕
單親孩子作為特殊群體,他們往往因為缺少父母關愛,以致封閉自我。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厭煩學習;嬌生慣養,吃不得苦,經不起累,貪玩好耍,學習習慣不好;家長督促不嚴,要求不高,輔導不力,問題日積月累,個別家庭簡單粗暴,打罵式管教,使孩子身心疲憊。很多班級里都有這樣的孩子,作為班主任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
要想走進單親學生的心里,建立師生心靈溝通的彩橋,我們要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對話,要有積極健康、樂觀向上的心理、陽光熱情、風趣幽默的語言、“眼睛里能揉沙子”的海納百川般的胸懷;還要親近單親學生,了解他們的心理,選好時機,講究方式和方法,與其溝通情感,讓學生從內心產生奮進的力量。要細心去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用愛心感化他們的一舉一動,用耐心等待他們一點一滴的進步。因為單親的緣故,孩子情緒變化大,又極其敏感,容易受傷害。所以,需要我們更多的關愛,不僅要關心他們的身體,更要關心他們的心理。我班里有個膽子極小的單親女生,只要有人稍微碰她一下,她就會大哭。剛開始真把我弄得束手無策,在情急之下,我用愛心去接近她。課間十分鐘,會主動去拉拉她的小手,或者抱抱她。小女孩從剛開始的不敢抬頭,到現在圍著我撒嬌,偶爾還會朝著我嚷嚷:“媽媽,噢,老師這個字讀什么啊?”這些點點滴滴的甜蜜,讓我深深體會到了愛的偉大。
單親學生往往有自卑心理和對立情緒,對教師時時戒備,處處設防。只有消除師生情感障礙,單親學生那緊閉的心扉,才能向教師敞開。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就要給予他們更多的溫暖、更多的關愛,用“愛”點燃他們心中自尊和進取的火種,引導他們一步步前進。
我們不妨拿起賞識的武器,對單親學生的點滴進步予以發白內心的表揚和鼓勵,讓單親學生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因為我們信任的微笑、激勵的眼神、肯定的點頭、鼓勵的話語,都將驅散單親學生心底自卑的陰影,找回他們失落已久的自尊,校正他們迷失了的價值方向。我們要善于發現單親學生身上的細微變化,及時表揚他們的每一個微小的進步或成功,讓他們充分感受來自教師的關注和愛,看到自己的閃光點。激勵他們放大閃光的“體積”,讓閃光的“面積”更廣闊。真正有了自己的存在感,他們才會在教師的指引下一步步轉變,樹立自信,進而走出單親的陰影。
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有各自不同的發芽期;每個孩子都如一朵花苞,有各自不同的花期。因此我們的世界才會有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才會在一年四季都能欣賞到五彩繽紛的花朵。單親孩子雖然很多時候讓我們“頭疼”。但靜下心來,等待之后,我們就會看到他們也能開出各自獨特的花。或許有高貴的牡丹、默默的薔薇,也可能是張開藤蔓的牽牛,或小小的米蘭,但無論是怎么樣的花朵,他們都芬芳了我們的心田。
教育教學具有“潤物細無聲”的特點,面對單親學生,更需要用智慧和情感去陶冶。當單親學生因作業而困惑時,當他們上課走神時,在某一個方面有一點進步時,教師要及時給予幽默的評語,例如,“老師相信你能行”“再想一想”“當心闖紅燈啊”“老師真喜歡你”等。要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給予點撥和鼓勵。讓他們知道你的心中有他,你在關注他。只有這樣,才能得到他們的信任,使他們重拾信心,增添動力。
由于家庭和個人的原因,單親學生易于成為班級管理中的特殊群體——問題學生。要在生活中,針對他們對集體做的每一件好事(如主動拾起一片紙屑、收拾好講桌、幫助同學做衛生)加以激勵,感受其個人存在的價值。每周利用短信平臺,與家長交流,達成一種共識。請家長以激勵的方式和孩子談話,從生活、學習、思想、心理等方面去鼓勵孩子勤奮努力。學校、家庭、社會都能用仁愛寬容的心去鼓勵他們,并且長期堅持下去,才能真正讓單親家庭的學生看到希望,樹立信心,保持健康發展的慣性,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單親家庭的學生是特殊的,但我們不能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他們。恰恰相反,我們要用更多的愛、情、等待與鼓勵,靜靜地守護他們。總有一天,他們也將成長為參天大樹,散發出獨特的芬芳。
(作者單位:山東青島市李滄區青島振華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