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雨巍
(大慶師范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高校“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研究
■鄧雨巍
(大慶師范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高校馬克思主義育人隊伍、學生工作育人隊伍、專業教師育人隊伍、管理部門育人隊伍、后勤部門育人隊伍承擔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內合力主體角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機制內容的分析,有利于進一步完善合力機制。通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內合力機制環境的研究,提出高校育人管理工作中具有可操作性的實施辦法。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機制
2016年12月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健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機制有助于解決當代大學生思想問題。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建立科學合理的合力機制,發揮合力機制價值功能將會改變和促進高校管理環境,服務環境,育人環境,可以有效整合各方資源。
高校馬克思主義育人隊伍一方面由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組成,一方面也由一批擁護和具備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黨政隊伍構成。擔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師必須從推進馬克思主義育人大局出發,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校的主渠道作用,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比如慕課,翻轉課堂這樣的新形勢下的教學改革創新方式,把大學生吸引到課堂中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黨政工作中黨政干部身份的特殊性,使其作為教育工作的主導因素。黨政干部在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過程中也在推進著高校馬克思主義育人作用,其合力構成中占據主導地位。高校內部馬克思主義育人工作的直接實施者是黨政干部,他們一直在努力宣講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承擔著引領大學生思想方向的重要使命。
當代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層工作者是高校輔導員,而輔導員又與當代大學生接觸最為直接。在高校教書育人的大環境中,輔導員是大學生進入學校接觸的第一個人,是帶領大學生適應生活、適應環境的領路人,也是高校人才培養目標最直接的執行者,是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基層工作人員,是大學生學業發展的監督者和陪伴者,必須對輔導員隊伍的建設提高標準。輔導員隊伍政治素養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學生群體的政治水平高低,學生群體的思想政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未來的各項事業,輔導員正肩負著培養大學生有堅定的、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這項歷史任務,他們在高校育人隊伍中占據中堅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已經不僅僅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學生輔導員的責任,還是全體專業課教師的責任。專業課教師對大學生的影響作用也不可小覷,一些專業教師教學水平高,理論技能扎實,教師品德高尚,在教學崗位上兢兢業業,他們是大學生專業學習的指路人,是大學生專業修養的培育者,同時也是大學生思想品德的影響者,在大學生今后專業發展中都有一定的影響力。
高校的最根本任務和目標是人才培養,高等學校辦事機構和職能部門是其內部的管理部門,高校通過內部管理可以使潛在的資源轉化為可用資源,并對人才培養產生重要影響。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管理部門育人隊伍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資源有效組合,合理分工協作;(2)加速育人水平進步;(3)管理會使育人隊伍產生凝聚力。管理部門同樣擔任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發揮著保障作用。
后勤工作人員雖不是教學主體,但卻是服務保障力量,后勤工作人員保障學校行政秩序,服務水平,是校園管理,校園建設,校園維護,育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后勤部門依據教育設施安全知識對廣大師生加強培訓,有力地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在全員育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后勤人員提供安全、可靠教學儀器,在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鼓勵學生參與響應公益活動,積極培養學生優良品德,后勤部門人員在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事一地的教育,使大學生能夠在良好校園環境中學習成長。
高校黨政隊伍發揮統籌作用,統籌思想政治工作。由黨委統一領導的校內委員會的領導機構,強化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協調組織能力是其根本任務。具體來說,在建立定期的指導委員會黨政負責人會議,解決思想問題,部署思想工作,并定期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務。同時,要將取得的經驗和發現問題進行集中總結,分析原因,探索解決思路,努力建立起統籌機構的科學工作制度,建立起經驗總結制度和信息反饋制度,并保障其長效運行機制。
抓好專業課學習與思想德育因素的結合點,主動參與班級規章制度制定、班會、班內工作計劃制定等,積極參與專業內學生的校內外實習、見習、研習等集體活動,加強與輔導員與其他學科任課教師間的橫向聯系,形成科學的教育合力。
管理團隊互動機制指的是管理部門與學校其他部門協調互動,并在協調互動過程中發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形成長效合力機制。高校內部管理團隊是高校育人的另一重要隊伍,管理團隊和教學團隊、服務團隊進行有效互動,推進高校合力機制全面建立。高校內部的各管理部門人員應當盡職責地搞好本職工作,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不斷端正思想,用言行影響學生,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形成過程中遇到的三觀問題,切實加強高校管理部門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團隊的互動協調。
教育資源包括教育知識、教育經驗、教育技能、教育資產、教育費用、教育制度、教育品牌、教育人格、教育理念、教育設施以及教育領域內外人際關系的總和。建立一個全方位、多功能的系統,有利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校內有效教育資源融合機制。
學校的管理環境,包括政務環境,教學管理環境,物流服務管理環境。變化的環境要求學校對管理的內容,方式,途徑和方法進行調整,尤其是對大學教育的團隊,管理環境影響更是不容忽視,這是決定大學管理環境的特征。一般的監管環境將具有一定程度的環境影響力的運行機制,以及專門的管理部門,特別是影響到操作合力機制的情況。在一定條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不管是什么樣的教育宗旨,教育活動必須從客觀實際出發,不切實際的教育管理是不可能成功的。管理決策和環境影響的管理方法會隨著組織合力的誕生而產生影響,這決定了管理活動的替代方式,也極大地影響了教育成敗。
教學環境是一個由多種不同要素構成的復雜系統,廣義的教學環境是指影響學校教學活動的全部條件(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它可以是物理環境和心理環境。而這兩類環境又可作為相對獨立的子系統存在,并具有各自不同的構成要素。狹義的教學環境特指班級內影響教學的全部條件:學校的基礎設施,學校的配套設施,軟件設施,師資力量。教學環境給予教育者外界支持、心理支持,為被教育者提供強有力的安全感與信任感,優良的教學環境為任課教師提供課堂內外的舒適感,也提高教師教學質量與學生上課質量,增加教師教育教學成就感,育人工作無論物理環境還是心理環境都涉及到被教育者的歸屬感,教學環境的作用更加重要。
所謂校內服務環境不僅包括支持著校園各項服務的基礎設施,而且還包括一些思想上的無形精神環境。因此,校內服務環境指高校向校內學生教育主體提供思想和物質服務的場所。服務環境的好與壞關系著各個局部和整體所表達出的整體印象,影響著大學生對校內服務的滿意度。校內環境中硬件設備給教育教學提供先進設備,而精神環境則更多的來自于校內軟文化,傳統文化,大學品牌文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離不開校園服務環境。
培養德才兼備的“四有”大學生,培養優秀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是高等學校最為根本的責任與義務。大學生代表青年有力群體力量,未來社會的興衰與大學生群體息息相關,所以說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間接影響決定中華民族的發展,發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機制有效作用決定著高校育人水平的進步程度。
[1]歐珊,張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機制研究[J].青年與社會(下),2013(2):123-124.
[2]朱平,孔讀云,姚本先.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法教育:現狀、問題展望[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55-57.
[3]劉希貴.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效益機制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6):72-74.
[4]傅曉華,柳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機制探索[J].新聞天地(下半月刊),2011(7):115-117.
[5]甘均良.試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機制的價值功能及構建[J].中國高教研究,2007(5):82-83.
[6]朱宏偉.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理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
[7]孫琦.高校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教育主體合力機制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2.
[8]程勉中.現代大學管理機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4-65
G641
A
1008-2549(2017)07-0024-02
大慶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DSGB2017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