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璐
(塔里木大學)
關于高校學生評教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
■孫璐
(塔里木大學)
學生評教是目前高校衡量教師教學質量的一種常用手段,得到高校廣泛地應用。但究其評教結果是否客觀呢?通過調查新疆某高校發現:總體上,學生評教是有效的,但仍有部分失真,存在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其原因包括學生、教師、課程等因素。對此,本文提出了提升高校學生評教結果有效性的對策建議。
學生評教;影響因素;調查分析
逆向選擇,是指在商品市場中,由于信息不對稱,當商品價格下降時,消費者也不會做出增加購買的選擇,提高價格,生產者也不會增加供給的現象;道德風險,是指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進自身效用的同時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動。學生評教活動也存在類似現象,因此,本文在已有的文獻基礎上,通過對新疆某高校學生發放調查問卷,反映其評教是否存在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以期對新疆某高校提升評教結果客觀性給予對策和建議。
本次調查一共發放650份問卷,有效回收問卷622份,有效率達95.69%。其中,在性別分布上,女性所占比例最高,達58.8%。在民族分布上,漢族回收量超過少數民族,共回收360份。在年級分布上,由于大四學生即將畢業,部分學生在校外實習,因此回收量最少,僅41份。在專業分布上,由于調查對象所涉專業種類繁多,不便統計,因此,將其劃分為工科、理科、農科和文科四類,從回收量上,農科和理科較工科和文科回收較多,這是由高校所屬性質決定的。
首先,在調查對象的選取上,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方法,先選取新疆某高校8個學院,再選擇不同專業,不同民族,不同年級的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其次,在整個調查過程中,采用問卷訪談相結合的方法,先對調查對象進行訪談,了解學生評教的基本情況,完善問卷,再發放問卷,整理數據。最后,再次深入訪談,探尋問題背后深層次原因。
問卷設計共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基本資料,包括性別、專業、年級和民族。另一部分是學生評教影響因素的調查,主要包括學生因素(評教態度和心理認知)、教師因素(從教時間、職稱、學歷、科研成果、言談舉止等)、課程因素(課程難易程度、課業量、課程類型等)等方面。評價標準依程度劃分:非常符合、基本符合、不確定、較不符合和極不符合。
1 學生評教態度
學生是評教的主體,一個端正的態度是有效開展評教工作的前提條件。而新疆某高校學生評教態度如何?從以下調查結果可以看出。
從表1可以看出,總體上,學生對待評教工作態度比較認真端正。其中,51.53%的學生表示很認真地給教師評價打分,也有同樣多的學生表示很愿意參與到學生評教活動中來,還有53.62%的學生認為自己在評教過程中是絕不會受情緒影響胡亂打分,是在理性地評教。從評教必要性來看,共有88.72%學生認可學生評教工作是必要的。由此可見,學校開展的評教活動發揮了一定作用,同時學生對評教制度也給予了一定的肯定。然而,調查結果中還發現,選“基本符合”的學生占到40%左右,也就是說,有近40%的學生在評教態度上不夠堅定,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

表1 學生評教態度調查結果

表2 教師非教學因素對學生評教影響調查結果
2 學生評教心理認知
為什么學生評教態度不堅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心理認知存在偏差。如對于描述“不敢給老師打低分,怕得罪老師,自己的期末成績會受影響”時,有14.17%的學生選擇非常符合,22.06%選擇基本符合;描述“如果評教時間放在期末成績出來以后,我會結合期末成績給老師打分”時,也有類似比例的學生選擇非常符合和基本符合,說明學生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數量對評教過程有顧慮,害怕老師看到評教結果后“報復”自己。不僅如此,學生評教時還易受到感性因素的影響,對于“如果老師與我們的關系非常融洽,我會因為感情而給他(她)打高分”,13.53%表示非常符合,35.10%表示基本符合,18.04%表示不確定,說明學生在評價教師教學質量方面還缺乏一定的客觀性。當問“如果老師迎合我們的需要,教學寬松,考試易通過,我會給他(她)打分高些”有12.24%認為非常符合,26.73%認為基本符合,21.74%認為不確定,這足以佐證有部分學生沒有按照評教原則客觀評價,評教結果失真。
學生評教失真,還跟教師的非教學因素有關。對于描述“我會給言談舉止很有氣質或很有風度的老師打分高些”,21.74%的學生表示非常符合,43.48%表示基本符合,說明學生評教時易受教師個人魅力的影響。不僅如此,學生評教時還會考慮教師的從教時間,職稱,學歷以及科研成果等方面。如表2,學生對教師從教時間、職稱和學歷情況持有的態度差別不大。但學生們對教師科研成果卻異常感興趣,20.29%表示肯定會給科研成果較豐富的老師打分高些,36.23%基本會這樣做。這主要是由于高校科研氣氛較濃,學生在校期間會不同程度地接觸到各種科研項目,因此,在評判教師教學質量時,無形中把科研也作為了一項重要指標。
就課程本身來講,課程的難易程度、課業量的多少不是學生評價主要參考的指標,而對課程是否感興趣是他們評價的關鍵。21.58%的學生表示如果我對某門課感興趣,我肯定會給講這門課的老師打分高些,39.77%的學生認為基本會這么做。由此可見,有沒有興趣成為了學生們評判教師教學質量好壞的標準之一。當回答“我認為不同的課程類型應該有不同的評價標準,如必修課與選修課、公共課與專業課等”時,21.09%認為非常符合,42.83%認為基本符合,這說明統一的指標體系已不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相關部門研究工作者應深入對評教體系的研究,制定全面的符合個性化需要的指標體系來。
通過622份調查問卷,整理數據得出,總體上新疆某高校學生評教制度實施得還比較成功,學生對待評教態度也較端正,但仍然存在以下問題:第一,存在顧慮。害怕得罪老師,害怕教師用成績報復自己。第二,易受非教學因素的影響。對于有氣質有魅力的老師,和科研成果豐富的老師評分一般會高些。第三,評價質量還與學生學習興趣有直接關聯。學生普遍對感興趣的學科授課老師評分高些。從以上指標反映出新疆某高校的確存在學生評教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而且這種現象的發生與學生自身,教師以及課程都有著密切的聯系。
為此,新疆某高校要獲得一個更真實可靠的評教結果,還需要以下幾個方面的努力。
學生既理性又感性,如果被感性主導,那做出的決定也一定是非理性的。學生評教需要一個相對理性的結果,這就需要學生控制自身的心理偏差,保證學生評教客觀有效。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引導學生轉變觀念,提高評教意識。讓學生認識到評教是促使教師提高教學質量來滿足自己學習需求的,要對自己、教師和學校負責。
雖然學生在評教的過程中會有一定的認知偏差,但教師不應該妄自菲薄,更不應該無原則地迎合。教師應該端正教學態度,摒棄主觀的錯誤偏見,提高自身的內外修養,積極對教學工作進行反思,提高教學質量,獲得學生認可。學校可以建立教師的評價檔案,通過一個長期動態的評價過程,考核教師績效。
首先,要科學合理的設計評價指標體系。相關研究人員要加強對學生評教理論的研究,認真調查與分析,結合實踐經驗,制定契合本校的學生評價指標。如根據本校的教學特征,制定一個教學評價數據庫,再從中選擇共性和個性指標,從而確定一個全面的評價量表。其次,要豐富評教形式,評教可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輔助學生座談會、個別交流等;還可以采用隨堂評價、期中評價或開展專題討論等方式,克服單一評教帶來的不利影響。最后,對于評教管理,要多渠道宣傳,合理引導學生積極配合,引導教師調整態度,引導管理者提高認識,激勵教師改進教學方法,發揮學生評教作用。
[1].周繼良,湯其成.高等學校學生評教行為偏差研究——基于南京仙林大學城若干大學的分析[J].大學教育科學,2012(2).
[2].梅萍,賈月,等.制約高校學生評教有效性的主觀心理偏差分析[J].教師教育論壇,2014(10).
[3].謝美華,黃友泉.教師非教學因素對學生評教的影響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3(19).
[4].費秀芬.對高校學生評教結果客觀性的探討及對策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3(12).
[5].周平,等.604份學生評教問卷調查分析——高職高專駕駛教學質量評價[J].衛生職業教育,4014(18).
G647
A
1008-2549(2017)07-0010-02
塔里木大學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關于塔里木大學學生評教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研究”(TDGJ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