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進入21世紀,針對全球各國家森林資源及環境的嚴重破壞、森林多樣性迅速減少的嚴重形式。大家清醒的認識到各國應盡快制定策略和政策來制止森林退化和砍伐,增強森林效益,提高林地生產率和鼓勵森林保護、管理和森林的可持續發展。關于林業的可持續經營,專家們曾經討論過可持續性的兩個方向:一是: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經營;二是:林業可持續發展。本文就是通過林業可持續化發展提出相關策略,促進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提高森林可持續化經營效益。
【關鍵詞】:可持續化經營; 發展策略 ; 林業可持續化發展
1、森林可持續經營及林業可持續發展含義
森林資源和林地應當可持續地經營以保障當代和下一代人的社會、經濟、生態、文化和精神的需求。因此森林的可持續經營要將森林和林地的管理和利用處于以下途徑和方式:即保持森林生物多樣性、生產力、更新能力,在實現有關生態、經濟和社會的功能的基礎上,不產生對其他生態系統的危害。既能實現森林的經濟效益,還需保障森林的可持續化發展。而林業的可持續化發展包括三個方面的內涵: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所謂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是指社會賴以生存的條件的可持續發展。人類的生存離不開一定的自然條件,而自然條件的優劣往往又會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造成。
2、林業在可持續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
隨著環境問題越來越惡化,人們對森林可持續發展逐步深入研究,這樣一問題引起了高度重視,也是森林經營思想的一個轉型期。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我國對森林經營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在森林經營上做到全面發展,不要因一時的經濟效益而忽略了森林的可持續化發展。森林在作為社會環境、經濟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林業在可持續化發展中有一定的戰略地位和作用,以下就是林業的戰略地位及相關作用:
2.1林業對大氣的凈化作用
全球氣候變暖,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碳引起。而森林可進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產生氧氣。對我們生活的大氣環境進行凈化,讓我們體會到新鮮空氣。同時森林可以阻擋部分風沙,凈化生活環境。
2.2森林能夠減少水土流失
森林中有大量的林業和植被,它們的根系在地表的土壤中縱橫交織地生長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具有強大固著力的網狀體,從而有效地防止諸如滑坡,泥石流等大面積水土流失的現象發生。另外森林中的林業和植被產生的腐葉為主的殘體內部組織、細胞空隙具有強大的吸水能力。每當雨水在上面降落的時候,它就會像海綿一樣將它們收納起來,因此森林有很強的蓄水能力。6000~7000公頃森林的蓄水能力,與一個庫容量為200萬立方米的中小型水庫差不多。
2.3森林能夠降低噪聲危害
噪聲對人類的危害隨著公共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日趨嚴重,城鎮尤為突出。森林對噪音的傳播有很大作用,可以防止噪音的散播,使噪音減低,減少對周圍環境的污染。
2.4森林具有生物保護作用
森林是天然動物園,諸多的珍鳥奇獸都在森林里利用天然屏障繁殖和生棲,這不僅對保持自然界的生態平衡有益,也形成各種生物生物鏈,許多生物在這里形成一種平衡。森林生物物種多樣,各有各的特征。
2.5森林具有社會經濟效益
在社會方面,茂密的森林可以滿足人們精神需求,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帶來社會旅游創收。此外,林業也為社會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林業的發展同時也能增加山區農民收入,為農民提供致富的途徑,促進“三農”問題的解決。
3、目前我國林業的狀況
3.1 我國林業產業經歷三個時期
我國林業發展經歷三個時期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949年到1978年的林業初期發展階段,即傳統林業發展階段。這個階段是我國為工業發展,大量采伐森林的一個階段。第二階段是從1978年到1992年,我國林業發展的探索階段,在這一階段的核心活動是在集體林區和其他非國有林區進行定權,確定林業責任制。第三階段始于1992年,受到世界林業發展和我國環境惡化的現狀的影響,我國的林業邁向新的發展之路,但這一過程很漫長。
3.2 新時期我國林業出現的新類型產業
我國不斷在林業方面進行完善、發展,現在林業已經出現一些新型產業,比如花卉貿易、旅游森林、森林食品等,還有與我們健康相關的生物制藥和生物物質材料企業也蓬勃發展,這些新型產品及產業的出現證明我國在新時期下林業發展的進步,還有一些產業的發展,象征我國科技的不斷進步,也使我國林業產業的發展上升了一個層次。
4實現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隨著國家財力的提升,林業保護工程也隨機排上日程,林業的可持續化發展嶄露頭角,迎來新的發展。我國林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應離不開制度、科技及推廣,做到人人保護林業,讓林業在大自然中健康循環發展。
4.1建立完善的林業管理制度
依法治國是我國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同樣我們要做好林業的可持續化發展也離不開完善的法律法規制度。無規矩不成方圓,只有法律法規制約人們對林業的破壞,才能保障林業的可持續化發展。目前,關于林業的單行法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及其實施條例。在《森林法》的立法目的中就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只有單行法還不夠健全及完善,所以我國必須及時考慮重新修訂新的森林法以及其他配套單行法律。
4.2可持續化發展林業要依靠科技
科技代表先進的生產力,依法治林是根本,那么用科技發展林業就是可持續發展重要的推動力。充分利用先進技術,突破傳統技術,運用新技術,推動林業更快更好發展。在林業發展上,實施科技興林,不斷提高林業建設的科技含量是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不斷應用科研成果,堅持以科技發展林業。另一方面與實踐相結合,研發新的林業設施,讓科研技術能夠落實!
4.3健全的林業推廣系統
人是實現林業可持續化發展的實施者,一切的制度、科技最終都將制約個人進行或使用、推廣。所以一個健全的林業推廣系統要從兩方面進行,一是讓基層個人充分認識到,林業具有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對待林業的態度要將其所帶來的經濟效益轉移到。要將林業管理制度及保護林業思想深入人心。二是在基層推廣林業科技技術,讓基層從事林業人員能夠應用新技術管理森林,從而保護林業,促進林業的可持續化發展。
5小結
林業的可持續化發展不僅是我國新時期的發展戰略,更是全世界所提倡的目標。雖然林業在起初受到人們亂砍亂伐及自然災害導致林業被破壞,但是近期我國在林業發展上已經有很大改善,希望我國森林的可持續經營與林業的可持續發展走上新的高度,同樣我們也會為之而努力!
作者簡介:張振財(1963.5—),男,漢族,內蒙古赤峰人,本科,林業工程師,研究方向: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