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霜
日前,合江農商銀行望龍支行客戶經理到扶貧小額貸款客戶蒯文英家回訪時發現,14畝竹蓀已播種到排列整齊的溝壑中,3.5畝的大球蓋菇也如少女般婷婷玉立,大概再等一周就能出菇銷售了。看到農商行的客戶經理,蒯文英拍拍衣服上的泥土,手指著四周約18畝土地,高興地說:“你們看,竹蓀和菌子我全部都栽好了,等明年竹蓀賣了,我就能脫貧。謝謝農商銀行給我放的扶貧貸款……”
蒯文英從宜賓遠嫁到望龍鎮張白垇村,夫婦二人育有三子,與一個靠領五保救濟過活的哥哥共同生活。丈夫身體不好,左手小手指萎縮導致左手無力。面對一貧如洗的家庭和需要照料的家人,蒯文英不得不放棄外出打工,靠在家務農、打零工維持家庭開支,生活十分艱苦。
在當地政府特色種養業增收政策的鼓勵和引導下,近年來,蒯文英開始學習竹蓀和大球蓋菇的種植技術。由于資金有限,蒯文英種植的量一直不大,種植收入除去開支所剩無幾。2015年,她擴大規模種植3畝竹蓀,雖然受到大雪影響,但仍然收獲了200余斤干竹蓀,盈余接近2000元。
蒯文英心里盤算著:要再翻點荒地擴寬種植面積,80%種植利潤更高的竹蓀,爭取把規模擴大,產量提高。另外20%種植可按月出菇的大球蓋菇,用賣菇的錢維持日常開支。
想法雖好,可是購買竹粉、菌種、除草劑等物料的花費,加上開荒翻土的人員工資得需要好幾萬元,怎么辦?正在她一籌莫展的時候,合江農商銀行望龍支行上門宣講扶貧貸款政策,讓她欣喜若狂。
“農商行提供本金、政府貼息,政府和銀行聯手給我送周轉資金來,這是天大的好事啊!”經過詳細調查了解,蒯文英完全符合扶貧貸款的條件,隨后,望龍支行及時向她發放了5萬元的扶貧小額信用貸款。
現在的蒯文英比先前更有底氣了。她大聲說著規劃:“2016年10多畝地,天氣好的話,大概明年3月就有3000斤左右的竹蓀,烤干后都能有1000斤左右,純利潤可達六七萬元。”
蒯文英只是望龍支行在信貸扶貧幫扶工作中的一個縮影,望龍支行在金融扶貧工作中充分發揮“走出去”戰略,逐村逐戶進行扶貧貸款政策宣講,讓更多的貧困戶能夠真正享受到惠民政策,切實助力脫貧增收,用實際行動踐行合江農商銀行扶微助小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