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學剛
2016年12月17日凌晨6點,西昌金信村鎮銀行副行長鄧明宗帶領業務拓展部全體人員奔赴西昌市銀廠鄉,開展“扶貧小額信貸”現場簽約工作。
銀廠鄉是離西昌市城區最遠的鄉鎮,但扶貧小額信貸工作推進效果卻是最好的,全行到現場簽約的人員深切感受了一番銀廠鄉的險和遠,以及貧困戶的苦和累,更為扶貧小額信貸工作取得的成效倍感欣慰。
偏遠鄉村的險與遠
銀廠鄉位于西昌市西北角,北面與冕寧縣相鄰,西面與鹽源縣隔河相望。在沒有去過銀廠鄉之前,金信銀行工作人員從未想到過,去銀廠的路途是如此艱難。
清晨是漫天的大霧,行車能見度不到5米,大霧散去之后,是狹窄的石土路,道路一側是懸崖峭壁。坑洼不平的路面幾次撞壞車輛底盤,蜿蜒曲折的山路使得兩名工作人員暈車反應強烈。
到達銀廠鄉政府所在地之后,已近上午11點,提前幾天就接到通知的貧困戶們,從山坡上三三兩兩地走下來,有的騎摩托車過來,有的步行翻越了兩座大山而來,有的先要步行然后坐船最后再步行而來,同樣是從清晨出發,也是中午時分才到達鄉政府。
當天現場手續完畢之后,工作人員們又即刻往回趕,到達西昌城區已是晚上10點。銀廠鄉的險與遠,著實讓西昌金信村鎮銀行的工作人員感受了一番。
貧困村民的苦與累
與平壩地區相比,銀廠鄉村民的土地都在半山腰,土壤薄、土質差,經濟作物少之又少,全年收入微薄,艱苦的自然條件,加上偏遠的交通,成為當地居民脫貧致富路上的“攔路虎”。
不光搞種植和養殖難,最艱難的是種養出來的東西賣不到好價錢。一位村民告訴銀行工作人員,由于交通不便,他種出的花椒,先要搭乘拖拉機到雅礱江邊,然后乘船到鹽源境內的官地電站,然后再乘大巴車到西昌市區銷售,來回一趟要花去200元的交通費,賣花椒的錢扣掉交通費就所剩無幾了。
簽約當天下午6點過,銀行工作人員已在返程的路上,一位貧困戶才從后面追趕上來,借著汽車燈光,銀行工作人員為他辦理了簽約手續。貧困村民的苦與累,對西昌金信村鎮銀行的工作人員觸動很深。
扶貧信貸的喜與樂
最令西昌金信村鎮銀行的工作人員感動的是,銀廠鄉的貧困村民雖然地處偏遠、居住分散,卻積極配合鄉鎮和銀行的工作,克服重重困難到鄉鎮政府簽訂借款合同,對鄉鎮和銀行的經辦人員不停地說著感謝的話語。
整個銀廠鄉扶貧小額信貸發放工作異常順利,全鄉有還未脫貧的16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共收集資料140戶,剔除部分不符合貸款條件的,截至目前總共已發放扶貧小額信貸103戶、515萬元。通過此項金融創新之舉,持續三年每年將為銀廠鄉的貧困戶人均增加收入1500元。
這是全行開展扶貧小額信貸工作以來,推進成效最好的鄉鎮。西昌金信村鎮銀行業務拓展部總經理周海峰感嘆地說:“越是偏遠的鄉民反而越淳樸。銀廠鄉的鄉鎮和村組干部十分重視此項工作,同時貧困戶也對這項惠民工作給予極大的理解和支持,使得工作進展十分順利。”
26日當天,全行召開專題行務會,對扶貧小額信貸工作階段性成果進行了通報,總結相關經驗,匯總問題和困難,并對下一步的扶貧小額信貸工作進行了明確。行領導強調,各經辦部門要繼續發揚“勤勤懇懇干實事”的精神,確保全面完成金融精準扶貧各項目標任務,既要做好業務,也要抓好金融精準扶貧,只要是實實在在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事情,就主動去想、大膽去做。
截至2016年12月28日,西昌金信村鎮銀行已累計向西昌市11個鄉鎮發放扶貧小額信貸458筆,229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