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自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貧困,關鍵靠扶貧。珙縣農商銀行作為始終秉承“服務三農、服務地方經濟”使命宗旨的家鄉銀行,正積極抓實精準扶貧,夯實扶貧基礎,有效推進扶貧工作的開展,謀求新辦法,找準新定位,將金融服務與精準扶貧深度融合,開創了“銀政合作、擁政抱團”新模式。
珙縣農商銀行精心投入、貼心服務,正不斷加強金融扶貧基礎工作,扶貧攻堅工作取得有效進展,譜寫一曲服務三農,春雨潤萬物的新贊歌。
扶貧再貸款助力企業綻放
宜賓龍茶花海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系專業種植經營花卉、果樹、盆景的私營企業,去年,公司經營出現了嚴重困境,資金鏈條斷裂,經營發展舉步維艱。
珙縣農商銀行在獲悉龍茶花海公司的情況后,立即對該公司進行了前期調查和信用評級,結合珙縣農商銀行扶貧再貸款管理辦法和工作要求,以扶貧再貸款的形式按4.35%的貸款利率向龍茶花海公司發放貸款共計770萬元,為該公司送去資金幫扶,極大地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
龍茶花海公司在經過珙縣農商銀行幫助后,走出了困境,經營發展翻開了新的一頁,計劃在2017年保底實現3A景區創建,力爭創建4A景區。不僅如此,該公司還與珙縣農商銀行積極探索精準扶貧新模式、新方法,通過引導當地農戶種植茶花的模式,帶動周邊貧困戶增收致富,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其在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已帶動周邊2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累計88人就業和增收致富,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扶貧貸款深入農家“幫你富”
蓄勢推進扶貧攻堅。自精準扶貧工作伊始,珙縣農商銀行主動向縣委縣政府匯報,提出了珙縣農商銀行金融扶貧工作思路,得到縣委縣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視。同時,珙縣農商銀行不斷夯實金融扶貧工作基礎,組織各涉農支行了解和研究當前珙縣扶貧工作開展情況,認真分析貧困戶在生產生活中的貸款需求,提出金融產品服務方案,確保了珙縣農商銀行貸款產品能夠解決廣大貧困戶的貸款需求。與此同時,該行積極聯系珙縣沐灘鎮開展定點扶貧工作,通過開展精準扶貧主題活動、愛心捐贈等特色扶貧活動,實現進村入“富”。
強化金融隊伍建設。珙縣農商銀行繼續強化金融服務聯絡員隊伍建設,聘請全縣60個貧困村的駐村第一書記作為珙縣農商銀行金融服務聯絡員。該行對金融聯絡員進行了金融知識培訓,確保其能夠了解貧困戶的金融需求,助力銀行抓實三農市場。同時,珙縣農商銀行也建立起了以一村一年一考核,以支行考評為輔、政府考核為主的金融服務聯絡員管理新模式,切實使金融聯絡員的橋梁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發揮。
夯實金融服務基礎。珙縣農商銀行利用“惠農興村”金融服務工程,將農戶信用評定工作與金融扶貧工作結合,廣泛開展“信用戶”創建活動,加快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積極投放“幫你富”小額扶貧貸款。截至目前,珙縣農商銀行對全縣882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入戶建檔8829戶,評級8829戶,授信4733戶,授信金額15,665萬元,共計發放“幫你富”扶貧小額貸款1292筆,貸款金額4987萬元,預計共發放扶貧小額農戶貸款5205萬元。
創新服務,扶貧模式見成效
為進一步深化“扶貧工作”,珙縣農商銀行按照“銀政合作、抱團發展”的扶貧新模式,積極支持貧困戶依托如龍茶花海、珙縣桐韻生態農業等龍頭企業、專合組織以及“公司+農戶”、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就業、創業。
同時,建立完善“銀政合作、抱團發展、互助脫貧”新模式,在現有貸款產品和前期貧困戶信貸需求收集的基礎上,以專業大戶生產經營貸款“致富通”、產業扶貧鄉村公路貸款“小康通”、鄉村旅游、農家樂等創新型扶貧貸款為載體,組建“抱團發展”互助小組,珙縣農商銀行也逐步建立起了一條農村扶貧的信貸產品體系,努力實現精準扶貧目的。
近年來,珙縣桐韻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積極與珙縣農商銀行開展銀企合作,在銀行的資金支持下,在原單純的獼猴桃種植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天麻、茶葉種植及銷售;三文魚、藏香豬養殖及銷售,土雞飼養(散養),筍采摘及鮮筍銷售等等。
2016年,珙縣農商銀行再次向公司發放了扶貧貸款300萬元。積極發展王家鎮柏楊村10戶貧困戶用628.8畝土地在該公司入股,幫助王家鎮麻告村、大祥村49戶貧困戶在該公司就業,有效帶動了當地農戶脫貧致富。
扶貧攻堅以來,珙縣農商銀行建立了金融服務“綠色通道”,簡化辦理扶貧小額貸款手續流程;完善貧困村便民服務點建設,加大自助設備機具投放;加快“卡貸通”在ATM機、手機貼模卡等工具上的應用,大大方便農戶辦貸和還本付息。目前,珙縣農商銀行在全縣17個鄉鎮設營業網點25個,布放自助銀行設備65臺,POS機具308臺,助農取款點262個,實現村村全覆蓋,基本實現了農民足不出村便可享受珙縣農商銀行提供的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