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音
日前,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指出:我國目前己經成長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2015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同比增長21.7%,2016年機器人產業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2016年第一季度工業機器人產生銷售量已同比增長19.9%。
而隨著目前國內制造業的迅猛發展,以及工信部《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發展的指導意見》的發布,全國各地都掀起了一股機器人熱潮。工業機器人已經被廣泛應用到了3D打印汽車制造、電子電氣、食品、冶金、煙草等行業,人才供不應求。
面對如此火爆的市場需求,以及不平衡的人才供求關系,有業內人士指出,機器人專業不可盲目設立,專業建設需腳踏實地。企業與學校應積極整合及協調集團成員及產業資源,促進工業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產業與教育結合。
人才缺口大,行業發展勢頭依舊強勁
在2015年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舉辦的第三屆“校企合作推進會”上,到場的百家企業與學院共議校企合作新氣象。其中不乏全球領先的工業機器人技術提供商ABB。作為現場最吸睛的企業之一,ABB機器人教育行業經理葉涵說:“行業目前面臨很大問題,就是制造工業機器人的人才很少,但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反倒增多了。我們一定要找到源頭,從教育這塊開始培養學生。”
據湖北崇瑞教育集團董事長江軍介紹,近幾年隨著國家政策向機器人行業的靠攏,以及國內制造業對機器人的需求,工業機器人及其智能裝備的集成設計、編程操作等各方面的專業能手成為了企業急需的人才。在東技工院校學生現場操作機器人南沿海地區、珠三角和北京,這種需求尤為明顯。
“企業人才缺口有多大?就在前幾天,集團又與一家公司簽訂了學生就業的訂單協議。崇瑞教育集團工業機器人專業的學生,還沒有畢業,企業就將整個班的學生全部預訂完了。”江軍說。
而國內一家權威機構調查顯示,未來,中高端工業機器人將應用在汽車產業、通信電子、金屬制品、化工塑料、家電行業將有較為廣泛及深入的應用。預計到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主機規模將上升至80億美元左右,含系統價值的總規模約為200億美元,復合增速約30%。工業機器人在未來七年發展勢頭依舊強勁。
彌補人才缺口,院校抓住大好時機
從2013年起,從國家,到院校對制造業的支持力度都非常大。但是,與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的需求逐年增長相比,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的培養卻處于探索階段,從課程內容設置到人才培養過程,各個學校不盡相同。如何抓住發展的大好時機,養育本土制造業,成為各院校聚焦之點。
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的工業機器人專業在業內的口碑和實力都名列前茅。據ABB機器人教育行業經理葉涵介紹,ABB最初是在內陸沿海地區招聘人才,且大多為技術型人才。但是在2015年,業內人士向他推薦了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他親眼目睹了學院學生在實操現場的表現,并在接下來的一年之中與學院簽訂了合作意向。這讓葉涵更加堅定了與技工院校的校企合作。
“我雖然來學院次數不多,但是已經對績效的學生有了很好的印象。技工院校的學生有這些特點:從管理上來看,學生比較敬業,服從指揮,且個個基本功扎實。雖然從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畢業的工業機器人專業畢業生少,但是學院培養的都是精英,技校生比本科生要上手快。”
這與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近幾年在工業機器人專業上所下的工夫密不可分。學院近幾年致力于工業機器人實訓設備的改良和購置,改善辦學條件;擴建實驗室和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資源。學院還與ABB等世界領先工業機器人公司積極合作,將最前沿的實習實訓信息擴展到學院內。
而工業機器人方向的專業是個技術含量高的專業,例如,鄭州藍天技工學校開設的工業機器人工業機器人與自動化技術,主要課程有機械基礎、機械制圖與CAD繪圖、公差配合、電工電子基礎、鉗工工藝、電路原理、電氣控制技術與PLC、單片機應用技術、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夾具設計、機器人編程與操作、機器人工作站系統集成,機器人工作站維護與保養。
南陽職業學院機電工程系系主任劉闖向記者介紹道:“為適應河南省制造業的迅猛發展,目前學校所采用的培養模式為雙證教學,以賽促學。學生在獲得學歷證的同時,同時取得維修電工、機器人操作、CAD繪圖員等證書中的至少一項以上的職業資格證書。同時,學校鼓勵和支持學生參加省部級等各類大賽,培養工業機器人技術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2014年,河南省南陽職業學院開設了工業機器人專業。雖然該專業起步時間只有兩年,但是與其簽訂訂單協議的企業已經紛至杳來了。
就業領域廣泛,專業發展需要腳踏實地
越來越多的技工院校學生用實際行動證明:學一門技術也可以高大上。“操控機器人,是多少人的夢想!”北京工業技師學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學生對記者說,“我們是新機器人技工群體,和傳統的技術工人不一樣。父母為我們感到驕傲。”
而工業機器人專業由于其能夠解放勞動力,被廣泛適用于制造業行業。“比如就業于機械、電氣、醫療等行業,就是做產品的開發與測試;用在玩具制造行業,就是做產品的設計制造;就業在3D打印機制造企業,從事銷售或售后服務工作;也可以開設3D打印門店自主創業。”江軍對記者說。
然而,雖然這個專業的學生的就業機會,遠遠大于很多同學們,甚至本科生、研究生,但對于這群幸運的孩子們來說,前面的路還很長。
“技工院校的學生有好的,也有稍微需要改進的。ABB對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學生做分層次管理。”葉涵指出,“技術好一些的學生將被企業安排參與到技術環節,負責機器人的研發,中等學生會去做工程項目,技術有待提高的學生會去做操作工,負責操作機器人。ABB會根據學生的實際和能力來安排崗位。我們需要的是高端人才,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去高端的崗位。企業還是需要精英人才。”
面對幾近“井噴”的培養速度,某職業技術學院教授表達出其擔心:“人才缺口大家都看到了,但是各個院校開設專業的情況、招生的情況,沒有準確的數據,沒有定量的分析。還希望大家不只是憑感覺,跟形勢在做。若把眼光放到未來十年,判斷國內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和國內人才培養量,應該還比較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