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玉圣
【摘要】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行,教學內容及目標也發生了變化。課堂上適時應用多媒體教學資源,能夠轉變我們的教育教學理念,開闊我們的視野,優化我們的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何利用多媒體優化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逐漸成為教師面臨的一個課題。
【關鍵詞】 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多媒體 探析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12-107-01
0
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學習自覺性不強,他們很容易對一成不變的課堂產生厭煩情緒。教師要善于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一個生動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讓他們能自覺主動地投入到課程學習中來。其中,適時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優勢明顯,這種生動形象的教學相比較教師生硬的課內灌輸效果更明顯,也容易為學生所接受。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堂成功的教學課,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十分重要的,從這一點意義上來說,多媒體教學是我們的好幫手,網絡資源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恰當的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比一張黑板,一本教材和教學參考書,一只粉筆的傳統教學模式更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它能夠促使學生快速、高效的獲取知識、發展思維、形成能力。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創設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探究,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如進行“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教學時,利用電腦創設教學情景,把課本上的插圖變成實景,動畫顯示出一輛輛摩托車、小汽車、大客車、載重車通過一個路口,學生處在安全的實景中收集數據,解決了課本難以解決的問題,學生注意力集中,學習興趣很濃,有效的提高了教學效果。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
在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演示,可以給學生以感性的認識,通過大與小、遠與近、快與慢、動與靜、整體與部分、外表與內觀等多方面的相互轉化,使數學概念的形成、公式的推導、規律的揭示均能清晰而形象地顯示出來,促使學生知識的遷移,形成清晰的認識,有利于學生正確地理解。
如教學“三角形意義”時,多媒體出示學生常見的帶色的三角形物體后,再將其顏色去掉,只留下外框,教師指著這些外框讓學生數一數這些三角形有幾條線段圍成,這樣抽象出三角形的特征。隨后屏幕上三條邊依然閃動并發出聲音,對三角形是三條線段圍成的這一意義給學生深刻的印象,對新概念建立起到了教師用語言描述而達不到的效果。又如《找規律》這部分內容的活動性、生活性和探究性比較強,于是本著“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學生體會到教學產生的興趣,教學中要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使學生能更好地去發現、去創造,體現數學的價值。”這一理念來設計、實施教學。課伊始,我利用多媒體選用了一些圖形,有的有規律,有的是比較亂,詢問學生:這兩幅圖中哪幅圖比較好記?在這里學生一對比兩幅圖就能初步感知規律的美,并掀起了探究規律的欲望。從而引出課題。接著以“為六一聯歡會布置教室”為題,討論教室里的布置漂亮嗎?引導學生發現彩燈的規律,并引導怎么發現這個規律的,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找一找圖中其他的規律。學生極感興趣,而且有探究性,學生當然躍躍欲試了。很快課堂氣氛就活躍了,學生自然而然就動起來了。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突破教學重點與難點
運用多媒體教學,創設學生感知的過程,把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協同利用起來,促進心理內化,加深學生對重難點的理解,從而達到其它教學手段達不到的效果。如在練習、總結過程中,運用多媒體出示習題精選可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學生對新知識掌握的如何,要通過練習檢測才知道,鞏固練習是學生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形成智能的根本途徑,又是運用知識智能的重要手段,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利用多媒體就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鞏固、總結新知識。
多媒體教學能為學生提供大量而符合實際的直觀的感性材料,通過視覺、聽覺等感官,促進學生從生動的直觀開始自己的認識過程,對于一些比較抽象的內容,通過多媒體技術可有效地攻克。如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比例的意義和性質”的教學目標是: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比例的形成過程,理解比例的意義,掌握組成比例的關鍵條件,并能正確的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通過自主探索發現比例的基本性質,能運用比例的性質進行判斷;通過動手、動腦、觀察、計算、討論等方式,使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全面參與教學活動。為了達到“比例的意義和性質”知識的學習,能通過探索國旗中蘊含的數學知識,滲透愛國主義教育這一目標。通過多媒體展示,師生互動,設計:在天安門升國旗儀式、校園升旗儀式都有共同的標志——五星紅旗,五星紅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這些國旗是什么形狀,它們什么不同?在不同的場合,國旗的大小是不一樣的那么國旗的大小是可以隨意制定的嗎?這其中又有什么奧秘呢?媒體出示校園升旗儀式:國旗長2.4米,寬1.6米。并提出問題:想要探究長和寬的關系,我們可以求長和寬的什么?復習比例的知識,學生自主觀察、計算,求出這面國旗的長和寬的比值。適時應用多媒體課件,有效地攻克了教學重點“理解比例的意義和性質”;教學難點“應用比例的意義和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