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炯明
摘 要:隨著當今時代的飛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更為全面,不僅要具備較強的職業技能,更應該繼承中華傳統美德。而為了滿足新時代對人才發展的要求,各中學應重視現階段德育教學工作,提高對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盡快解決其中存在的典型問題,并從問題的根源入手,提出具體的解決策略,提升當代中學德育教育工作效率。對此,本文分析了中學德育的教育現狀,對應該如何正確利用中華傳統美德對中學德育工作的促進作用,提出了幾點有效性教學改進建議。
關鍵詞:中華傳統美德 中學 德育教育 促進 策略
引 言
在中學教育教學整體過程中,德育教育主要是對學生思想意識、言語行為等方面進行規范,以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法律觀念,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對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價值。但實際情況并不然,很多學校所開展的德育教學活動收效甚微,這不僅浪費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不利于實現德育教學的根本目的,應對此展開針對性的調整與優化,充分發揮中華傳統美德對中學德育工作的促進作用,以突出中學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1 中學德育教育現狀分析
目前,中學德育教育現狀不容樂觀,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其一,傳統德育教學思想根深蒂固,導致部分教師難以全面認識德育教學板塊,也達不到正確引導學生價值觀的要求;其二,德育教學內容與思政教學混淆,傳統枯燥乏味的教學氛圍及灌輸式教學方式,削弱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其三,德育教學時間嚴重縮減,被其他主科擠占的情況時有發生,而這也是導致學生不配合德育工作的重要原因。正是由于當代中學德育教育工作難以實現預期目標,不僅浪費了教學資源,也不利于對中學生思想道德準則的規范,應引起各中學德育教學工作的高度重視。
2 如何正確利用中華傳統美德對中學德育工作的促進作用
2.1 緊扣時代脈搏,體現時代要求
中華民族擁有優良的傳統美德,中學生對傳統美德的繼承與傳播,對當代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價值。而為了正確利用中華傳統美德對中學德育工作的促進作用,首先就應該保證德育工作緊扣時代脈搏,與當前國情結合,體現時代要求,以時代與社會發展進步為依托,汲取德育教育素材,激勵中學生繼承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如今,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大幅度改善,中學德育教育工作應圍繞著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大力開展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在充分考慮學生的成長需求基礎上,創新傳統德育教育機制,為學生開辟新穎的教學渠道,以滿足學生的成長進步需求。例如,在德育工作中,教師應及時轉變教學理念,通過將優秀的傳統故事、格言警句等改編成影片的方式,潛移默化的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
2.2 創建優良的校園文化育人環境
學校作為德育工作的主要教育陣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為學生創建優良的校園文化育人環境,對于提高德育工作效果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當代德育教育工作者應重視對文化育人氛圍的營造,讓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的教育滲透中,激發強烈的愛國情感。與此同時,利用隱性教育的方式,不僅能夠擴大教育范圍,也能夠對教育工作者本身形成鞭策與激勵,提高教育工作者自身的道德水準,對提高德育教學水平至關重要。為了給學生提供優良的文化育人環境,可以通過設置豐富的傳統美德教育點這一方式,讓學生能夠被濃厚的校園文化環境所凈化。
2.3 開展突出德育主題的教育活動
為了能夠打造更為適合中學生的德育教育活動,應著重體現德育主體,并充分利用豐富的法定節日,集中開展貼合學生生活實際的德育教育活動,將民族英雄、杰出人物等具有特殊紀念意義的日子,與德育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讓學生能夠從中獲得更為深刻的學習體驗,激勵學生向這些先進典型學習,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以達到更為顯著的德育教育目的。與此同時,教師也應為學生詳細介紹十位民族偉人以及促進我國民族發展的相關事件,讓學生能夠更為生動且形象的了解這些偉人身上所散發的民族精神,讓學生以此為創作源泉,為弘揚革命傳統、傳播愛國主義精神作出更多貢獻。由此可見,開展突出德育主題的教育活動,對于提高現階段中學德育教學工作效果,具有相當顯著的促進作用,以實現對學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培養。
2.4 以學生為主,重在實踐育人,做到知行統一
在中學德育教學工作中,為了實現對學生潛移默化的滲透,不僅應緊扣時代脈搏,體現時代要求,為學生創建優良的校園文化育人環境,開展突出德育主題的教學活動,更要以學生為主,注重圍繞學生生活實際,深入研究中學生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矛盾、熱點、發展關鍵點等,切實滿足中學生的現實需求,并以此為教育切入點,向學生弘揚民族精神。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師應重視實踐育人,努力做到知行統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教育、自主評價,量化評比標準,讓學生能夠向身邊優秀榜樣汲取力量,在鼓舞激勵中逐漸提升自我教育能力,實現中學德育教育的最終目的,讓中華傳統美德深入人心。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時代背景下,我國各中學應重視德育工作對學生的深遠影響,根據當前中學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典型問題,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創新傳統德育教學形式與內容,逐步向中學生傳播中華傳統美德。而為了能夠正確利用中華傳統美德對中學德育工作的促進作用,就應該保證德育工作緊扣時代脈搏,體現時代要求,并為學生創建優良的校園文化育人環境,以學生為教育主體,重在實踐育人,做到知行統一,讓中華傳統美德能夠代代相傳。
參考文獻
[1] 畢樂武. 開展養成教育 弘揚傳統美德——中學德育工作“虛功實做”方法探討[J]. 內蒙古教育,2016(23):18-19.
[2] 袁則存. 推行“比創爭” 打造星校園——東臺市三倉鎮中學德育工作創新的實踐和思考[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2):41+80.
[3] 王祺. 堅持不懈創特色 質樸無華傳美德[J]. 中國德育,2014(07):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