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
摘 要:在當今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之下,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網絡。網絡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更多的人借助于互聯網足不出戶,方便、快捷的特點選擇網上購物。但隨著網絡銷售的迅速發展,其中的不法分子利用網絡的隱匿性、監管性差等特點銷售假冒偽劣產品,嚴重危害社會,給廣大民眾帶來財產及經濟上的損失。本文目的就在于闡述如何對互聯網售假犯罪案件進行有效偵查。
關鍵詞:互聯網 售假 案件 偵查
近年來,各地關于互聯網售假犯罪案件的報道層出不窮,而在各地的網售打假實施之下,各類網售犯罪案件逐漸被偵破,其涉案資金數量之大,令人咋舌。網絡售假犯罪嚴重威脅到群眾的財產安全,破壞了互聯網既定的交易規則,嚴重影響了社會穩定。因此,如何做好互聯網售假犯罪案件偵查,積極打擊互聯網售假犯罪,對于維護良好網絡運營秩序,建立公平公正網絡交易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一、互聯網售假的操作過程
互聯網銷售有其既定的方式及過程。其共分為三個步驟:即進貨、推廣及銷售,進貨是整個銷售的起點所在,其方式又可分為層層拿貨或直接代理。很多不法商販打著海外代購的模式,給假冒劣質產品打上國外名牌產品的名義,銷售假冒商品。在推廣上,通過產品的精美包裝推廣、銷售代理、“價格優勢”等吸引不知情的消費者。而在銷售上,這些打著海外名牌產品的商品,通過商家的層層代理,層層加價銷售給消費者,而這些商品價格往往低于真正的名牌商品。
二、互聯網售假偵查操作的難點
1、案件線索發現難、立案存在困難
互聯網銷售本身所具有的線索來源較少。特別是像微信開店這一網絡銷售來說,其開店上幾乎是零成本,在缺乏有效的實名認證及網絡監管平臺的約束之下,對于網店店主的實際信息獲取存在一定的困難。此外,拿微商這一網絡銷售來說,雖然產品信息配以簡潔的圖片及文字介紹,但產品的真實情況與圖片卻可能存在較大差異。雖然目前針對微商發布網絡虛假信息,可采取舉報并給予降級或封號,但在監管環節缺失之下,消費者上當受騙只能忍氣吞聲,案件線索發現、立案困難[1]。
2、對于證據的采集較難
互聯網銷售存在一定的缺點,很多聊天記錄、聊天信息可能無法被有效保存,在消費者安全意識欠缺的條件下,刪除“無用”的信息在所難免,而這些消費者認為無用的信息,可能正是證據采集的關鍵。其次,在關于互聯網證據采集上,缺少專業的取證技術人員、假冒偽劣商販的反偵察能力提高等,如對于設備系統進行定時更新,在“黑科技”的基礎上進行網絡加密等,這些都使得偵查員的證據采集更加困難。
3、售假層層代理,追緝存在困難
網絡銷售中,通過產品宣傳廣告,代理的上家及下家通過建立一定的利益關系來進行產品銷售。下家對于上家的真實信息、個人身份、甚至體貌特征可能并不了解。加之互聯網存在的虛擬性及跨區域性,網絡地址的虛假設置,這使得偵查者難以確定其實際位置。其次,互聯網銷售中若缺乏有效的營業執照及身份信息認證,又或者在缺乏第三方有效擔保之下,人貨分離,對假冒產品及人員的追緝更是難上加難。最后,隨著互聯網終端設備的應用及發展,終端設備的地點以使用者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這同樣使得信息偵查存在困難[2]。
三、如何做好互聯網售假犯罪的偵查
1、積極做好情報工作,拓寬案件的來源
做好情報工作,首先需要加強對于網絡環境、網絡陣地的控制。通過聯合群眾進行線下的實名舉報、相關偵查、強制部門的緊密聯系,共同打擊互聯網售假犯罪。偵察機關可以與互聯網開發商如騰訊企業等建立合作關系,利用互聯網軟件、詐騙、虛假信息攔截系統,隨之監控互聯網平臺上的可疑信息,及時對互聯網售假進行定位,進而達到最終破獲。其次,鼓勵受害者積極舉報,聯合公安機關內部網監部門、刑偵部門以及工商部門、質檢部門的緊密配合,拓寬案件來源,有效打擊互聯網售假犯罪。
2、互聯網單點信息關聯,做好對于前期案件的拓寬
互聯網具有虛擬性,打擊售假犯罪就不能采用常規的方式,借助互聯網,以信息制信息,從單個嫌疑網絡賬號出發,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有效拓寬與之相聯系的上下線,可為案件提供有利線索。可以利用互聯網系統中的網絡IP地址、網絡后臺監控系統確定售假犯罪的業務活動軌跡,借助于其基本售假信息中所關聯的郵箱賬號、手機號及相關鏈接等確定其具體的身份等,在對于售假犯罪人員的信息偵查中,還可以利用對方的物流發貨地點,追根溯源,找到其隱匿位置,從而展開抓捕,這些都是做好前期案件拓寬的有效方式及手段[3]。
3、以犯罪點為線索,逐步拓展整個犯罪鏈
通過單點信息關聯,在明確單個犯罪點的基礎信息下,通過關聯相關其他有利信息,將整個犯罪鏈條注意進行串聯,可有效拓寬整個犯罪鏈,有效打擊整個犯罪網絡,最終實現售假犯罪“一窩端”。還可通過單個網點的進貨、發貨、資金流向、售假犯罪的上下家等,理清整個網絡售假的脈絡,通過偵查突破,獲取其日常活動、日常資金流向、物流流向,落地為證,鎖定整個售假犯罪團伙。
四、結語
打擊互聯網網絡售假犯罪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在全面收集互聯網證據、生產及銷售證據的基礎上,結合偵查突破,明確其具體身份、具體地址、活動范圍等,可進行有效打擊。同時,在日常互聯網消費中,監管機關應該努力提高消費者的維權意識,積極做到與偵察機關的緊密配合,實現互聯網購物環境的凈化。
參考文獻
[1] 吳國萍,毛成.互聯網時代食品藥品犯罪偵查研究[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17,32(06):53-57.
[2] 陳宏亮. 互聯網涉煙違法案件中電子證據的提取研究[A]. 中國煙草學會.中國煙草學會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集[C].中國煙草學會:中國煙草學會,2017:10.
[3] 張雪洋. 互聯網售假犯罪案件偵查研究[D].中國人民公安大學,2017.
項目來源:重慶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16SKGH205,項目名稱:“互聯網+”環境下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偵查機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