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力維 粟勁松
摘要:目的 探究依達拉奉聯合氯吡格雷治療急性腦梗塞的臨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腦梗塞患者進行研究,將上述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接受氯吡格雷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接受依達拉奉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以及治療前后血清SOD水平、MDA水平。結果 ①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4.1%)顯著高于對照組(76.5%),組間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②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SOD水平、MDA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SOD水平、MDA水平顯著優于對照組水平,組間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③治療前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7.7±1.5)分顯著低于對照組(13.7±2.4)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依達拉奉聯合氯吡格雷治療急性腦梗塞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急性腦梗塞;依達拉奉;氯吡格雷
臨床上,急性腦梗塞是發病率較高的腦梗死類型,該病發病率高、致殘率高、致死率高,嚴重危及患者生命[1]。急性腦梗塞早診斷、早治療,對疾病預后有重要作用。氯吡格雷能有效抑制血小板活性與血栓形成,依達拉奉能有效清除自由基,保護腦組織。為探究依達拉奉聯合氯吡格雷治療急性腦梗塞的臨床效果,本文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腦梗塞患者進行研究,結果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腦梗塞患者進行研究,上述患者均與急性腦梗塞臨床診斷標準相吻合[2],并排除心肺功能嚴重不全者、精神疾病患者。將上述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4例,其中,男19例,女15例,患者年齡為36~71歲,平均年齡為(62.5±4.2)歲;觀察組34例,其中,男21例,女13例,患者年齡為40~73歲,平均年齡為(64.0±3.9)歲;兩組患者在病情、基本資料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規治療,主要包括:降顱內壓、調節血脂血壓、控制血糖、鈣離子拮抗等。
1.2.1對照組 對照組在此基礎上接受氯吡格雷治療(生產廠家:南樂普藥業集團;生產批號:H20123116),2次/d,75 mg/次,連續治療2 w。
1.2.2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接受依達拉奉治療(生產廠家:揚子江藥業集團;生產批號:H20130133),3次/d,10 mg/次,連續治療2 w。
1.3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3]。基本痊愈:患者神經功能缺損降低超過90.0%;顯效:患者神經功能缺損降低在46%~90%之間;有效:患者神經功能缺損值降低幅度在18%~45%之間。無效: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幅度小于18.0%。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SOD水平、MDA水平。空腹采集靜脈血5ml,使用E170 全自動免疫分析儀進行檢測。③比較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選擇NIHSS量表進行評分,分數越高,缺損程度越嚴重。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數據處理軟件進行綜合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4.1%)顯著高于對照組(76.5%),組間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SOD水平、MDA水平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SOD水平、MDA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SOD水平、MDA水平顯著優于對照組水平,組間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7.7±1.5)分顯著低于對照組(13.7±2.4)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腦梗塞是由于腦內動脈閉塞、狹窄、破裂導致的急性腦血液循環障礙。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時代的到來,該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早期有效干預能有效促進患者康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降低病殘程度。
氯吡格雷使用新一代抗血小板藥物,其能與腺苷二磷酸直接結合,并進一步阻斷糖蛋白與纖維蛋白原結合,進而抑制血小板聚集。與此同時,氯吡格雷還能有效抑制血栓合成,促進前列環素分泌與合成,進而舒張腦部血管,增強腦部組織的氧供與血流灌注。
依達拉奉則屬于新型神經保護劑,且經大量臨床實踐證實可有效清除自由基。其能有效抑制黃嘌呤以及次黃嘌呤活性,促進前列環素分泌,有效抑制白三烯形成,進而減少羥自由基濃度、抑制神經元死亡。血清SOD能有效促進氧化物游離基發生轉化,能有效清除炎性反應中的過氧化物,具有較強的抗炎功效。血清SOD水平上升,提示有機體抗損傷能力增強。血清MDA則是促使疾病惡化的主要因子,血清MDA水平過高會導致細胞代謝紊亂,血清MDA水平越高,提示有機體損傷缺氧程度越高[4]。兩種藥物配伍使用,能充分發揮兩者優勢,功效互補,共同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通過本文研究證實,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4.1%)顯著高于對照組(76.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SOD水平、MDA水平顯著優于對照組水平,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7.7±1.5)分顯著低于對照組(13.7±2.4)分,提示依達拉奉聯合氯吡格雷治療急性腦梗塞的臨床有效性。
綜上所述,依達拉奉聯合氯吡格雷治療急性腦梗塞的效果顯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清水平,提高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張建華,陳文斌.依達拉奉聯合氯吡格雷治療急性腦梗死近期臨床療效觀察[J].中華內分泌外科雜志,2015,9(1):38-40.
[2]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撰寫組[J].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0[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35):4013-4017.
[3]趙曉偉.依達拉奉聯合氯吡格雷治療急性腦梗死80例臨床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4,14(11):1578-1579.
[4]劉賢正.依達拉奉聯合氯吡格雷治療急性腦梗死的可行性及安全性[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4,12(5):416.
編輯/金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