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
——揚子晚報:江蘇常熟兩歲幼兒陽陽因無人看護,將做裝修生意的父親隨意擺放在客廳的氣釘槍拿起來玩耍,不小心扣動了扳機,將長5厘米的氣釘射入自己的心臟,差點喪命。
——北京晚報:北京周女士的8歲兒子堯堯愛玩手機,周女士認為每天只要不超一小時,玩游戲還能調節緊張的學習。最近她發現短短9天時間支付寶里就少了18000多元,原來被堯堯偷用去充值玩游戲。
——中國新聞網:浙江母親廖女士對14歲女兒小張一向嚴厲,偶爾還使用“棍棒政策”。小張成績一般,性格內向,怕回家后被母親教訓,便悄悄離家出走到外面玩。
——“以前周末,孩子在家,不是看電視,就是打游戲,自從建立了家庭書屋,孩子像變了個人似的。”日前,山東省莘縣董杜莊中學一名學生家長高興地說。
校長王春濤告訴我們:“家庭書屋這個想法,是在學生家長會上提到孩子雙休日問題時產生的。”據了解,為打造“書香校園”,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促進學校內涵發展,提升學校品牌。自2014年開始,莘縣在全縣中小學開展了振興閱讀工程,通過開設閱讀課、圖書角、讀書節等活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近日,河北省邯鄲市舉行了一場“少兒模特童星賽”。不同于傳統意義的“兒童走秀”,比賽現場少兒模特們不但展示了禮服,還表演了成人世界的“維密秀”,孩子們身著比基尼內衣,有模有樣地在T臺走秀,尺度之大讓人咋舌。此次活動雖名為“少兒模特童星賽”,但除了參賽者是稚氣未脫的孩子,所有的形制均比同于成人。這場“比賽”,賽的不是孩子的興趣、天賦、才能,而是躲在無數閃光燈背后的商業營銷策略。而從家長的角度看,如此炫目的造“星”形式,似乎真的可以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但變了味的商業植入,動搖了活動的初衷,別有用心的表演設計,不但讓還尚未建立理性審美觀的孩子無從警惕與分辨,即便連家長也可能會迷失于現場喧囂的掌聲中。
商業表演、商業兜售、商業比賽,均有其自成一體的商業規則,但無不以“利”字當頭。而教育作為立德樹人的事業,需要的是耐心地培植、引導與呵護。我們應當遠離這些市儈的偽裝,回到“兒童立場”,讓他們在自由、自然、自發的狀態下,真正做他們自己。
——重慶晚報:近日,一名15歲少女因癡迷明星王源離家出走,凌晨獨自乘車來重慶見偶像,幸好被民警及時攔下,她還央求民警送她去找王源。據悉,這個孩子的父母離婚后很少管她,她覺得只有在王源那里才能找到快樂。
在面對孩子追星、叛逆等問題的時候,很多家長會覺得是孩子太荒唐,不懂事,甚至有家長會抱怨孩子一點都不理解自己的辛苦,那么,有多少家長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呢?你有多久沒好好的陪過孩子了?有時候,孩子做一些事情,只是希望能得到你的關注,給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條件固然重要,但是,陪伴,更重要。
——據報道,某校的一名男教師被指上班期間頻繁電話騷擾學生的母親,并多次在工作時間約該家長開房。作為一名教師,居然會去騷擾學生的母親,如此違背師德的行為,當然需要對其進行嚴厲處分。但從學校對該教師的處罰內容來看,有一條卻讓人覺得匪夷所思,那便是“安排其到偏遠鄉鎮支教2年”。眾所周知,去偏遠地區支教,本身是一種光榮的行為,而且對相關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或許更高,畢竟教師要面對的不僅是支教地區窘迫的物質條件,而且對于在貧困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而言,他們也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愛??墒牵瑓s有學校將支教當成了一種處罰手段,這何止是草率?要知道,對于一名本身就存在師德問題的教師來說,是否適合繼續從事教育工作,都需要進行認真討論,如今還要被派到偏遠貧困地區支教嗎?
更值得一提的是,當下不少甘愿扎根農村的鄉村教師,本身也是把支教當作一項神圣事業來做的,而這種把支教當作處罰手段的邏輯,無疑起著極壞的示范作用。把支教當成是一種處罰,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恐怕要遠大于某個師德問題教師的具體行為本身,這不僅是對支教的誤解,更是對鄉村教師和農村教育事業的不負責任。
(以上部分信息選自《中國教育報》,并對原文有編輯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