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虎
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有效提問的藝術
楊小虎
思想政治是高中階段的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提問能夠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但是,在很多學校的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都不善于提問,甚至很少有教師會追求提問的有效性,筆者對“政治課堂上的有效提問”進行了一些研究,并分析了有效提問的策略與原則。
循序漸進的提問能夠幫助學生扎實地掌握課本中的知識點。但是,很多教師在提問時,往往只追求課堂的活躍度,對于問題本身是否能夠引起學生的思考,是否能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等問題,缺乏必要的思考,導致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普遍缺乏層次性。
部分教師在提問時,很少考慮到問題之間的關聯性。出現此類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的課堂預設工作做得不夠充分,很多教師都是想到什么就問什么,這樣的提問方式會讓學生覺得教師的教學缺乏邏輯性,學習起來難度較大。
一些教師喜歡在課堂上問一些沒有難度的問題,很多學生不假思索就能回答出來。還有一些教師喜歡自問自答,提出問題后,還沒等學生思考,就開始講解。這兩種提問方式都沒有達到與學生進行深層互動的目的,導致提問缺乏互動性。
教師的提問,應該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有效提問,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提問時,應該遵循學生的成長規律,在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導入課堂教學內容。例如:教師在講解“影響價格的因素”這部分內容之前,可以先提出幾個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學們,我們知道,白菜1元錢一斤,牛肉卻要30元錢一斤,你們說這是為什么呢?西瓜剛上市的時候3元錢一斤,上市幾天之后就降到了1元錢一斤,這又是為什么呢?”學生就會回答:“因為牛肉是肉類,白菜是蔬菜類,所以牛肉比較貴。”“因為西瓜剛上市的時候,賣西瓜的人比較少,而買西瓜的人比較多,所以西瓜賣得貴。而上市幾天之后,賣西瓜的人越來越多,人們卻漸漸吃膩了,所以買的人就少了,價格自然就下降了。”學生回答完之后,教師應該及時地肯定學生的回答,并導入新的教學內容:“同學們,你們分析得非常有道理,那么,我們能不能從價格與價值的角度來分析,決定一樣東西價值的因素是什么,影響一樣東西價格的因素又是什么?”通過這樣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順利導入教學內容,使學生能自覺地專心聽課,進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教師在提問時,應該重視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提出不同難度的問題,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主動地投入課堂學習中。當學生掌握了比較容易的內容之后,再提出更有深度的問題,就可以拉近學生之間的水平差距。以“投資理財的選擇”一課為例,教學中,教師應該考慮到不同層次的學生之間的能力差異,在提問時,要仔細觀察學生的反應,對于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應該先提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使學生通過簡單的思考就能回答出來,例如:“儲蓄存款的種類有哪些?”“我國的商業銀行有哪些?他們都有哪些業務?”等,學生掌握了這些知識后,再提問“假如我們需要存款,選擇哪一種方式風險更小?哪一種能獲得更大的收益?”通過一系列難度逐漸增大的問題,不斷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學生的思維方式與教師會存在一定的差異,課堂上,教師應該給予課堂生成足夠的重視,而不是完全按照課前預設組織教學。在提問時,要重視課堂的生成,及時地肯定學生給出的答案,并委婉地將學生引到一個正確的方向,這樣既能完成教學目標,又能活躍學生的思維。以“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一課為例,教師按照預設提出問題:“同學們,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個國家,而各個國家之間的文化形態又都不盡相同,你們能舉例說明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嗎?”按照教師的預設,學生應該從一些節日、民族風情方面做出回答,但是,很多學生都說:“膚色不同,歐洲人是白色,非洲人是黑色,而我們亞洲人是黃色。”這時,教師應該先肯定學生的答案:“這個同學說得非常好,那么除了膚色,在政治、民俗方面都有哪些差異呢?”以此來引導學生的思考,擴大學生的思維寬度。
教師在提問時,應該教會學生從這個問題發現另一個問題,要能通過事物的現象發現問題的本質,從而掌握更多的內容。以“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一課為例,教師可以根據生活中的現象對學生進行提問,幫助學生理解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差異。例如:教師可以提問:“同學們,科學家曾經說,人不喝水三天就會死亡,但是曾經有一個礦工,被困在礦井中七天七夜,被解救時卻還活著,他說,因為家里還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顧,因此他告訴自己一定要活下去。很多人都說他是依靠著意志力活下來的,這個故事中,哪些觀點是唯物主義,哪些觀點是唯心主義?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這樣的例子嗎?”通過這樣的提問方式,教會學生舉一反三,讓學生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進而掌握相應的知識點。
教師所提的問題應該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要能夠促進學生的心智發展,因此,問題的內容應該是積極向上的,能夠讓學生從中學到可貴的品質。同時,問題的難度應該適中,使更多的學生通過簡單的思考就能給出正確答案,這樣才能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
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該具有一定的建設性,要能夠啟發學生思考。一方面,問題不宜過于平淡,淡而無味的問題只會讓學生產生厭煩之感。另一方面,問題不宜過于直接,過于直接的問題,學生就沒有了思考的空間,問題的提出也就毫無意義。
問題的指向應該足夠明確,讓學生能夠根據本課時的內容,稍作思考之后就能找到答案。如果問題的指向不夠明確,學生的思路不清晰,就會得到很多天馬行空的答案,對于問題的有效回答極為不利。
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中的有效提問能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師應該對課堂有效提問這門藝術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提高問題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江蘇泰興市第二高級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