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軍
大數據背景下如何提升學生數據閱讀能力
張海軍
說到閱讀,大家想到的往往是文字閱讀,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及大數據時代的悄然來臨,僅有文字閱讀能力的人已很難適應時代的發展,他們讀不懂一些說明書,看不懂股市、樓市的發展,弄不明白O2O、B2B是什么,等等。由此可見,當前我們所說的閱讀能力已不再只是文字閱讀能力,而是一種以文字閱讀為基礎,包括數據閱讀能力在內的綜合閱讀能力。
作為一線的數學教師,應該積極地把孩子帶入到數據閱讀活動中去,撐起閱讀的另一片藍天,讓數據之光鋪灑大地,提升孩子的綜合素養,使孩子能夠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要培養孩子的數據閱讀能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由于受傳統閱讀觀念的影響,數學課外閱讀對孩子們來講還是一個比較遙遠的話題。在孩子們眼里,只有語文學科需要閱讀,因為它可以積累素材,提高寫作能力。要營造濃厚的數學閱讀氛圍,教師就要先成為學生的榜樣。為了調動學生閱讀數學課外讀物的興趣,在實踐中,我主要從以下三方面做好表率:第一,通過課堂教學,將一些有價值的教學資料引入到課堂中,讓學生從課外閱讀中感受數據的博大精深。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這一課時,我通過課件向學生展示了圓周率的產生過程和自行車騎行的視頻,讓學生體驗到了圓周率這個數據本身無窮的魔力,關于生活中常遇到的“輪子為什么是圓形”的問題也有了很好的解釋,使孩子們在懵懂中初步地了解了數據對于生活的意義;而在教學“比的認識”時,我向學生介紹了東方明珠塔、馬特農神殿、雅典娜女神像等蘊藏著的“黃金分割點”,而后播放芭蕾舞《天鵝湖》的視頻,帶著對黃金比的認識孩子們觀看了視頻,知道了美多來自數據,而數據都蘊藏著光芒,使孩子也有了追逐數據的沖動。第二,我利用午間閱讀時間,向學生講述了阿基米德的故事,使孩子對阿基米德定律產生敬意;講述了祖沖之、華羅庚等著名數學家的經歷,通過故事,孩子知道了各個數據的來之不易,而科學家的鉆研精神也在無形中深深地影響著孩子。而《一個小數點釀成的悲劇》,則告訴學生對待數據,要常懷敬畏之心,從而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種下嚴謹之根。第三,平時的閱讀課時間,我讓孩子觀看了《你知道嗎》等視頻,讓孩子了解大數據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讓他們了解微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從而明白數據的發展,將會是時代發展的潮流。
受條件的限制,學校圖書室中關于數據方面的課外讀物不多,我充分利用“書友會”這一平臺,定期在班級組織讀書交流活動。作為老師,我經常會向他們推薦一些數學課外讀物,如,《小學生數學報》《少兒數學智多星》《100個數學故事》《趣味數學》《創意數學游戲書》《我+數學=聰明》等。我要求書友會的成員每天共讀交流的時間應不少于10分鐘,并要求學生在閱讀課外讀物的基礎上寫好閱讀體會。定期開展“閱讀成果展示會”“比比誰的課外知識多”“比比誰的數學制作好”“數據說家鄉”“數據選秀”等活動,積極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不斷提升學生的數據搜集與應用能力。例如,孩子們讀了《測來測去——長度、面積和體積》這篇文章之后,都很想去嘗試著測一測自己手的體積。雖然是以模仿為主,但這樣的實踐并不是沒有意義的,孩子們在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過程中,對數據就有了更加直觀的理解。孩子在生活、數學閱讀中,難免會對一些問題、數據產生疑問,但是,在交流、計算、“百度”的過程中,多數問題都能得到解決,對于能力范圍內不能解決的問題,孩子們會自覺地去請教專業人士。久而久之,他們不僅可以享受到探究的樂趣,更能對數據產生更深層次地體悟身邊的一切都離不開數據,數據宛如久陰后的陽光般不能少。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手段和形式應該做到多樣化,應重視過程評價,以定性描述為主,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在實踐中,除了對學生的閱讀表現進行口頭表揚之外,我還會通過發放閱讀記錄卡的方式,了解孩子的閱讀情況。例如,你閱讀了幾本數學課外書?摘抄了幾條有關數據的文字(做過研究了嗎)?做了幾道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數學趣味題?寫了幾篇有關數據的讀書體會,引用了哪些書目中的哪些片段?對于高年級的孩子,我則要求他們通過百度搜索,對O2O、B2B、K線、波浪理論等詞匯做一些了解,并鼓勵孩子上網查閱相關資料,做好基礎性數據的搜集與存儲。為了讓多數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在和一些有金融經驗的家長溝通之后,我鼓勵孩子用不多的錢去購買一些股票、基金等,讓孩子切身感受數據的應用,并從實踐中總結得失。不少孩子對此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孩子的數據意識、經濟意識、生活意識明顯增強。也漸漸地懂得了如何閱讀、如何研討、如何運用數據了。
葉圣陶說過:“教是為了不教”。要使數學素質教育目標得到落實,讓學生最終能獨立自主地學習,就必須重視數學課外閱讀,重視數據的重要作用。而在小學階段,教師必須要從數學課外閱讀抓起,讓學生擁有潛在的閱讀意識、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富有個性的思維方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作為教師,有義務當好孩子數據閱讀的引路人,讓數據之光能夠照進萬千孩子的心中。■
(作者單位:江蘇南通市通州區先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