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尤松
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微創新”透視
許尤松
“微創新”意指在細微環節展開創新實踐,也就是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自身的學科特點,教師要有創新意識,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要善于創新,以激活課堂的教學內驅動力。
課堂導入是教學中的第一環節,教師要對導入方式進行創新,為學生順利進入學習實踐創造良好的條件。生動形象的講解、示范操作、多媒體展示,都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多媒體的運用,利用多媒體強大的展示功能,以豐富的圖片、表格、框架、視頻動畫等信息,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機會,自然比較受學生的歡迎。
在學習“計算機安全和病毒防護”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了一段視頻:電腦的自訴。其內容是:電腦感染上了病毒,不僅精神萎靡,還經常出錯。電腦非常苦惱,希望弄清病毒是如何侵入的。學生觀看視頻之后紛紛展開討論。有的學生說:計算機病毒就是一種人為制造的破壞程序。計算機一旦有了病毒,不僅會導致數據丟失,還會造成計算機的完全癱瘓。也有的學生說:這病毒有隱蔽性、傳染性,需要用專門的殺毒軟件進行查殺,不然,后果就會很嚴重。從學生的認知中不難看出,學生的學習思維已經順利啟動,這說明教師的教學情境創設還是比較成功的。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是由理論講解和實踐操作兩部分構成的,教師在具體引導時,要注意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對引導方式展開創新探索。由于學生之間普遍存在個體差異,接觸信息技術的時間也是有早有晚,在具體引導時,教師首先要做好學情調查,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給學生以引導。有些學生的操作能力較強,但其理論基礎掌握還不夠牢固,這時候,教師就要多從理論方面給出引導;有些學生的操作能力較差,教師要多做幾遍演示,為其提供更多的上機操作機會。
在學習“文件和文件夾的選取”的時候,涉及單一文件選取、連續選取、全部選取和反向選取等內容,但其操作步驟和方法卻有相似之處,教師可以先進行示范,然后讓學生自己探索其他選取的操作方法。有了明確的學習方向,學生操作過程也比較順利。在建立新文件夾時,教師沒有直接進行示范,而是請學生來操作。學生都能踴躍參與,課堂學習氣氛被推向了高潮。學生示范操作之后,教師讓學生自由探索,整理多種文件構建途徑。成果展示時,教師先讓學生進行示范演示,多數學生都獲得了成功,課堂氣氛也比較活躍。如果教師能給出更為科學的評價引導,其激發效果會更為顯著。教師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這也是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教學嘗試。學生都有探索欲望,加上教師適當的引導,學生會主動跟進,獲得更深刻的認知。
教學訓練中引入創新意識,主要體現在訓練形式的創新上。在具體操作時,教師要適時地改變以往的訓練模式,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可以加入游戲、競賽、表演等因素,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學生對電子游戲都比較熟悉,教師可以利用闖關性訓練設計,吸引學生參與;也可以開展分組對抗賽,讓學生在合作、競爭中形成學習能力。
關于“文件或文件夾的刪除和還原”,教師先進行示范操作,然后讓學生模仿,最后讓學生敘述整個操作過程。有的學生說:刪除文件或文件夾,首先應選出要刪除的文件或文件夾,然后按刪除鍵,也可以在“文件”菜單中找到“刪除”命令,單擊之后刪除。另外,右擊鼠標也能刪除文件和文件夾,單擊右鍵獲得菜單,找到“刪除”單擊,被選取的文件或文件夾就會被刪除。被刪除的文件或文件夾都會被存放在“回收站”里,如果想還原文件或文件夾,可以打開回收站,選取需要還原的文件或文件夾,右擊,找到菜單中的“還原”,就可以完成對文件或文件夾的還原。從學生總結中不難看出,學生對相關操作是非常熟悉的,不僅能有條理地進行講解,還能給出不同的操作途徑。這說明學生的創新意識被成功激活后,課堂訓練效度極高,學生的探索欲望也很強。
信息課堂教學的創新渠道很多,教師要審時度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要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要積極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以期能獲得更豐富地創新成果。創新應該成為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主觀點,這也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手段。只有敢于進行“微創新”,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展開學習,促生課堂教學原動力。■
(作者單位:江蘇連云港市灌云縣下車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