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芮杭 (佳木斯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道德素養培育策略
■吳芮杭 (佳木斯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學前教育專業與其他專業的不同之處在于,學前專業的教育目的在于培養優秀的學前教育教師,是一個老師培養下一代老師的過程,并且學前教育作為學生一生接觸到的第一步教育,影響著學生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因此,在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的過程中,學前教育專業要注重對學生道德素養的培養,讓學生先學會做人,再學會學習。只有具備良好的道德素養,才能夠保證德育教育專業學生充分踐行教師職業道德,為其今后教育的學生負責。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素養培養;策略
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在一定程度上,道德素養的提升相較于專業素養的培養更值得人們重視。因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今后的工作主要是教書育人,將要為人師表的他們,只有具備了優秀的道德素養,才能夠真正做到為自己的學生負責。如果道德素養不達標,在今后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很容易影響學生自信心與自尊心的建立,對于學生的一生將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想要避免這種狀況的形成,就要提前意識到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道德素養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并付諸實踐,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出道德素質與專業素質都達標的優秀學前教師。
首先,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進行素養培養履行了職業道德的相關要求。學前教師作為一種職業,需要教師做到踐行所有職業人員都必須踐行的職業道德,只有這樣,才能夠邁入學前教師職業的第一門坎。其次,學前教師從屬于教育行業,學前教師還應該履行教師職業道德的相關要求,只有滿足了這些要求,才具備了成為一名合格學前教師的基本資格。
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基本內容有: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以及為人師表。愛國守法是每一位中國教師都必須達到的職業道德標準。愛崗敬業要求學前教師能夠熱愛自己的職業,做到干一行愛一行。關愛學生是學前教育老師必須達到的一項基本素養,因為學前幼童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老師對待他們的態度是否友好將直接成為影響他們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教書育人與終身學習是教師這個職業的基本職責和自我修養,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才能夠不斷提升自身專業性,更好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要求學前教育老師能夠成為學生學習的模范榜樣,因為學前教育的學生之前尚未接受過其他教育,在面對自己人生的第一位老師時,他們的最基本的學習行為就是模仿,老師應該確保自己的行為能夠成為學生模仿的樣板,這也要求老師要處處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對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素養培養要嚴格按照一個合格學前教師的標準執行,這也為其今后步入職業生涯奠定了良好基礎。
首先,對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而言,有助于其提前適應學前教師的教師角色,學前教師的道德素養形成自己的習慣,在步入職位后有利于學生在最快時間內進入學前教師角色并具有良好表現。其次,對于接受學前教育的幼童而言,由于擁有了一個具備良好素養的學前教師,幼童會更容易具備健康、積極、樂觀的心理,這對于幼童之后的人生路程也會產生重要影響。
當前社會競爭壓力巨大,許多學生選擇了學前教育專業作為自己今后可能會從事的一門職業。而他們選擇學前教育專業的初衷可能并不是基于對學前教育專業的熱愛和對學生的喜愛,而是基于一種扭曲的就業觀,認為學前教育專業就業后,所面臨的學生都是3~6歲的學前兒童,不需要對其進行太過專業的教育,也不用對他們費心管教,工作比較清閑。在這種就業觀的指引下選擇了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學生時期并不會過多重視自己的專業素養與道德素養,對待專業課程的學習態度也較為散漫。持有如此就業觀的學生在學前教育專業隨處可見,這也讓我們為之后學前教師的整體素養抱有一定的懷疑。
學前教育專業有關學生道德素養的課程設置并不十分合理,主要表現在課程內容較少,并且課程設置不具備延續性。課程內容的不完善必然導致學生無法學習到有關學前教師職業道德素養的全部內容,而課程設置沒有延續性,則會導致學生道德素養的形成只是基于課程學習期間,在結束課程后,有關遵守職業道德的意識也會逐漸降低,學生也難以形成優秀道德習慣,更別提習慣的保持。
學前教育專業的老師雖然學歷較高并且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但是由于這些教師多為師范類學校畢業,并沒有實際進行學前教育的體驗。在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進行教學過程中,不管是專業課程教學還是道德素養培養,都是基于相關的理論知識,因而導致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接受的相關教育并不能夠滿足其之后的學前教師崗位需求。學前教育專業教師自身教育理念若無法滿足學前教育實際需要,那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各方面的素養也很難達到學前教師標準。
學前教育專業負責教學的相關部門,應該及時進行教育理念的轉變,通過相關政策支持,提升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的整體素養,使其教育理念能夠與學前教育的職業標準相契合。比如,為了解決學前教育教師缺乏實戰經驗的問題,學校可以與一些學前教育學校展開教育合作,每年派發自己學校的教師到學前教育學校擔任見習學前教師,了解學前教師的教學氛圍,只有真正有過學前教師的教學經歷,才會對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產生相應的教學啟發,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也才能夠更加貼合學前教師的職業標準,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提供真正專業化的教學。
學生課堂參與度低,學習成效低是各個專業課堂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教學形式的單一性,教學內容的理論性與抽象性,都會使課堂教學顯得無聊與呆板,此時學生的注意力便會不集中,玩手機與睡覺也成為了課堂常態。而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他們之后所從事的同樣是教書育人的工作,若長時間無法在課堂集中,則直接影響學生的整體素養的培養,對于其今后的學生來說也是極其不負責的。因此,老師要注意教學形式的創新,比如,在講述道德素養的相關課程時,老師可以為學生們提供一些見習學前教師的機會,讓他們深入學前課堂,與學前幼童朝夕相處,以此來體會到教師道德素養的重要性。
不同學校在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層面的側重點也不盡相同,因此,一些學前教育的專業書籍并不適用于全部學校,學校若想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素養,使其在上任學前教師時能夠得心應手,就應該通過撰寫校本課程的方式,為本校學生提供最切合實際狀況的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比如,學校可以將本校從事學前教師工作的畢業生的學習心得以及從業經驗編撰為教學案例,供學弟學妹參考學習,讓當前學生能夠得到一些有關學習方法以及自身素養培養的經驗,為本校學生全面素養的提升提供最專業、最適合的教學內容。此外,學校還應該讓職業規劃課程真正發揮其對學生職業規劃的指導性作用。所以,老師可以引入專業的職業規劃教師,為學生進行職業規劃課程教學,讓學生了解自己當前各項素質與一名合格的學前教師的差距,然后為其提供更加專業的素養培養。
在學前教育專業,針對一個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核主要包括學習成績以及道德素養兩個方面,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學生們的道德素養評分基本是一致的,將學生拉開差距的仍是學習成績的高低。這也就說明,雖然在很多學校已經意識到道德素養培養的重要性,也設置了道德素養評判標準,但是素養培養評價體系較為單一,無法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較強的道德素養評判。為了讓學生意識到個人道德素養的重要性,學校應該通過完善素養培養評價體系來督促學生們注意自我道德素養的提升。比如,學校可以以學前教師道德標準為參考增添道德素養評判的種類;還可以將道德素養評判主體劃分為自身、老師以及同學三個層次,這樣才能夠展現出一位學生道德素養的真實狀態。完善素養培養評價體系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學前教師必備道德素養,提升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整體學生質量。
加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素養培養,是對本專業學生負責的一種行為,更是對學前幼童負責的一種行為。當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自身素質的確存在較大的缺失,這不僅是學生的個人問題,也包含當前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以及學校對于學生素養培養重視程度不足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對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素養的培養也需要社會各個領域都參與其中,認識到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對學前教師予以崇高尊敬,使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認識到自己所選擇職業的重要價值,以此激勵其進行自覺的個人素養提升。
[1]于娜.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專業素養培養的問題與對策[D].魯東大學,2014.
[2]王萍.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科學素養的現狀及發展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08(03).
[3]王崇麗.試論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2(01).
[4]郁雯.關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J].職教論壇,2012(35).
[5]李槐青.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科學素養[J].文史博覽(理論),2010(03).
[6]朱素蓉,楊盼.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兒童文學素養現狀調查——以成都大學為例[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4(11).
[7]王新樂.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音樂素養的實證研究[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6(03).
G641
A
1008-2549(2017)03-00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