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永烈
當我朝美國首都華盛頓進發的時候,不由得記起這首美國國歌《星條旗之歌》。
1993年,我第一次前往華盛頓的時候,是由長子開車,從匹茲堡經過費城朝華盛頓進發,那時候風雪交加。美國的東北部多風雪。就在我來到華盛頓的前后,美國東北部下了15場暴風雪。
在前往華盛頓的路上,雪越下越大。高速公路兩側,一片白茫茫。所幸撒鹽車及時地在高速公路上噴撒了食鹽,積雪變成了泥漿。不過,轎車在充滿泥漿的路上再也無法高速行駛,時速從平常的每小時100公里,降到了48公里,以至32公里,高速公路成了“低速公路”。所有的汽車都在風雪中慢慢移動著。
華盛頓處于弗吉尼亞州與馬里蘭州的“夾縫”里,不屬于任何一個州。這里是美國首都,是一個特區——名叫“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簡稱“華盛頓DC”。因此,嚴格地說,美國是由50個州與一個特區組成的。
跟首都華盛頓很容易混淆的是,美國還有一個州也是以華盛頓命名,叫華盛頓州。2001年2月14日,北京舞蹈學校演員們乘坐的大巴在華盛頓州不幸翻車,很多中國人以為發生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其實,華盛頓州是美國最西北的一個州,與加拿大接壤。那個州以飛機制造業聞名世界,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市是波音飛機制造中心。華盛頓州與首都華盛頓,一西一東,相距數千公里。海外華人則習慣于稱華盛頓為“華府”。這“府”,亦即美國政府。
1993年12月,我冒著漫天飛雪,來到華盛頓。我曾寫過一篇《風雪華盛頓》,記述那次華盛頓之行。2001年1月,我從費城前往華盛頓,正值暴風雪過去,天空放晴,我得以細細游覽美國這座首都。
記得,那天一大早,在前往華盛頓的高速公路上行車,相當擁擠。這是因為在華盛頓上班的大小官員們,很少住在華盛頓,而是住在馬里蘭州、弗吉尼亞州,有的甚至住在新澤西州。幾乎叫人難以相信的是,美國這座首都的居民之中,70%是黑人!須知,在美國全國,黑人與白人的比例正好相反,白人占總人口的83%。為什么在美國首都會出現“黑白顛倒”的奇特現象?這是因為華盛頓的諸多政府部門需要大批勤雜工,而這些勤雜工大體上都是黑人,而那些大小官員則以那些不在華盛頓居住的白人為多。于是,造成了美國首都“一片黑色”的反常景象。華盛頓的黑人越多,白人們也就越以“不安全”為理由,不在華盛頓居住了。
我很喜歡華盛頓,不僅僅因為這里是美國的政治中心。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座寧靜有序的城市,這是一座嚴肅優雅的城市。漫步華盛頓眾多的博物館、紀念館,仿佛在閱讀一部向人人敞開的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百科全書。
華盛頓的情景和紐約迥然不同。紐約,摩天大樓林立,一派商業中心的繁華景象;華盛頓則幾乎沒有十層以上的高樓,大部分是政府機關,商店很少,一派政治中心的嚴肅氣氛。紐約擁有眾多的人口,乃美國第一大城,而華盛頓則顯得清靜得多,這里的人口不到70萬,還不及紐約的十分之一。
華盛頓的街道并不寬敞。華盛頓是一座秩序井然、有條有理的富有規劃的城市。這是因為華盛頓在建市之前,乃一片荒野與農田。在這張白紙上,設計師畫出了精細的城市規劃圖,人們依照此圖有計劃地建造了這座城市。
美國建國之后,準備另建首都。然而,北方各州希望把首都建在北方,南方各州希望把首都建在南方。直到1790年,南北雙方終于達成妥協,把首都建在屬于北方的馬里蘭州和屬于南方的弗吉尼亞州的分界線上,兩州各拿出一部分土地奉獻給聯邦政府,以供建造首都。這塊土地的總面積為178平方公里,波托馬克河從中間穿過。這就是華盛頓市的由來。
1790年,曾經參加過美國獨立戰爭的法國工程師朗方,出任首都的總設計師。
朗方畫出一個南北、東西成對角線的正四邊形(也有人稱之為正方菱形),作為美國首都的市區形狀。市區以國會大廈為中心,分為東南、東北、西北、西南四個區。東西向的街道以英文字母按A、B、C、D順序命名,南北向的街道以阿拉伯數字1、2、3、4順序命名。另外,還有13條從市區中心點以放射狀向四周延伸的大道,以美國最早在獨立宣言上簽字的13個州的州名命名。
華盛頓有山、有河、有湖。山不高,有的充其量是個土坡。國會大廈就建在一個土坡上——盡管那里被人們稱之為“國會山”。 波托馬克河不寬,但是從西北方向到正南貫穿全市,給華盛頓增添了波光粼粼的美麗風光。幾個小湖,零零散散。杰克遜紀念館旁邊的小湖,名曰“前潮汐湖”,成了鑲嵌在華盛頓的一顆明珠。
美國是一個三權鼎立的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國會,包括參議院和眾議院;最高行政機關——政府,由總統及其內閣組成。總統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兼武裝部隊總司令。內閣由各部部長和總統擬定的其他官員組成;最高司法機關——聯邦最高法院。
這“三權”,都有各自的龐大的機構。尤其是美國政府,一個部就要占一幢大樓。光是美國國防部的辦公大樓——五角大樓,就要容納2.3萬人辦公。總設計師妥善地把這眾多的辦公大樓,安排在一條條街道兩側。當然,最為精心的是“三權”的最高機構:為最高立法機關設計了國會大廈;為最高行政機關設計了白宮;為最高司法機關設計了聯邦最高法院大廈。此外,首都不能只有辦公樓,還必須安排宿舍樓、商場、火車站、飛機場等等設施。
華盛頓也不能光是一片政治氣氛,還必須有濃厚的文化氛圍,需要建設國會圖書館、國家藝術館、歷史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美術館、劇院……還有一座又一座紀念館。總設計師把這一連串龐大的建筑物,都有條不紊地納入了首都規劃圖。在華盛頓,除了白宮之外,另一引人注目的是一根高高的像方形柱子直插云天的華盛頓紀念碑。這是用馬里蘭州出產的灰白色大理石砌成的,高達169米。平日,在藍天襯托下,這座紀念碑如同一把碩大無比的倚天劍,非常壯觀。可是,我所見到的華盛頓紀念碑,卻幾乎和濃密的彤云緊緊“貼”在一起,很難分辨。
在離白宮不遠處,我也見到一面熟悉的五星紅旗──這便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美大使館所在地。
編輯:沈海晨 haichen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