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甫
教師管理『四字訣』
■金甫
教師即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學校校長必須從教師工作的特點出發,利用教師的社會和個人的心理因素來激勵他們的行為,全面分析教師的需要,正確的調節處理精神的需要,合理的滿足精神的正確需要,激發他們產生更高層次的精神需要,從而煥發精神的積極性,并保證他們積極性的正確方向和持久性。在管理實踐中,學校校長不妨用“四字訣”去管理。
要有柔性化的規章制度。規章制度歷來是剛性管理的代名詞,長期以來,管理者都是通過規章制度來約束教師行為的。事實上,規章制度不僅有約束和規范的功能,還有引導和獎勵的功能。好的制度不僅可以規范個別素質不高的教師的行為,保護大多數教師的工作和學習不受影響,而且可以有效地引導和激勵教師有效地工作和學習,并不斷的去探索教育教學問題,實現專業發展和生成。教師的職業有其特殊性,除教學外,還要備課、了解學生等,這些工作不是待在辦公室就能完成的。在規章制度中加入柔性因素,體現人文精神是非常必要的。如考慮到教師自主性特點及工作自主的需求,實行可伸縮的柔性工作制。柔性工作制把工作時間分為柔性工作時間和核心工作時間,突破了時空限制。
要建立柔性化的激勵機制。傳統的剛性管理模式中,激勵的主要形式是物質獎勵,而物質激勵的邊際效應是遞減的。與傳統的重物質金錢的激勵措施相反,柔性化激勵是把教師的個性考慮在內,從他們的需求出發,以成就和成長為重點的激勵。畢竟,教師是有情感的。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教師作為知識分子,更注重的是高級需求,即“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管理者必須能夠針對不同教師的特點進行相應的激勵,尋找真正的激勵因素,發揮教師的潛能,使他們為學校的發展獻計獻策,自覺地從學校利益考慮問題,自愿地與管理者一起兢兢業業地為目標的實現作出貢獻。
需要柔性化地對教師評價。現行教師評價一般以量化的指標來進行的,主要考慮組織的目標,而較少考慮教師的需求,評價的手段單一、呆板,特別是與以人為本的思想是相悖的。由于忽視自我評價,教師完全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對評價項目指標的制定、評價的具體操作步驟、評價結果的解釋等沒有多少發言權,從而導致教師對評價采取冷漠、應付,甚至對立、討厭、拒絕或者害怕、恐懼、逃避的態度。事實上,教師職業的特殊性使其工作根本無法合理地用分數乃至等級加以描述。此外,現行教師評價制度容易引發教師之間的激烈競爭。競爭本是促進教師積極工作的動力,但過于激烈就會阻礙教師之間的團結合作,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
“文”一點就是對教師多一些關懷。良好的人際關系氛圍比物質的獎勵還要重要,其管理原則就是要強調對人的精神層面的滿足,強調對人的尊重,強調對人的理解。學校領導是管理者,要經常過問教師的日常生活,對教師的實際困難,善于換位思考,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盡力幫助解決。如為大齡未婚青年牽線搭橋,調解家庭矛盾,看望生病教師,關心單身教師的衣食住行等。學校領導都放在心上,給予方便,必要時派人幫忙或校長親自出馬。這些“雪中送炭”式的主動溝通意義不同尋常,它能使教師得到愉快的情感體驗,能夠培植教師之間和諧的情感氛圍,使教師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從而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同時,學校要滿足教師合理需要。一是滿足教師繼續教育的需要。如為滿足教師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需要,可組織教師利用雙休日和寒暑假學習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等,使教師能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拓寬了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渠道,開闊了其知識面,激活他們的思維。二是滿足教師走向成功的需要。作為管理者的校長要特別善于為教師搭建創造輝煌的舞臺,學校要發展,就要給教師這樣一個輝煌的舞臺。校長的使命就是搭臺,讓每一個角色都演到位,校長就是要把教師推到前臺,讓教師做主角。校長就是幫助教師更好地成長。三是滿足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需要。教師是特殊知識分子,其知識面廣,理論水平高,是非觀念強,信息靈通,遇事都善于思考,并能發表自己的見解。讓教職工當家作主,參與學校的管理,關注學校的發展,是教職工的民主權利,也是教職工的精神需要,因此,要把學校的成就、發展前景和學校的重要決策告訴教職工。建立教代會并定期召開會議,設立有獎合理化建議箱,校長接待日等,并給予及時的反饋。教師參與學校管理,不但增強了教職工的群體意識,從而有利于學校工作的改革和發展。
“粗”一點就是讓教師個性得到張揚。有個性的教師,才能造就有個性的教育。學校始終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實現了教師隊伍的整體快速發展。我校每學年教師制定自己的個人成長計劃。“堅信:自己成長的路就在自己的腳下。”“把握角色:我是誰?”“分析現狀:我的狀況如何?”“確定目標:我要到哪里去?”“制定策略:我該如何走?”正確給自己定位,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發展路線,不盲從,不追風。學校成立了校級名師工作室,建立名師工作檔案手冊,要求每個名師讀一本教育專著、評一堂課、帶一個徒弟、一學期上一節示范課。建立博客,擴大名師影響力。學校從教師的需求出發,可以設立了一些教師群眾性組織。
有個性的老師,一般有高超的教學個性和教學藝術。富有個性地組織指導學生展開個性化的學習活動,從而使教學具有強烈的學科色彩、學生的經驗基礎和教師教學智慧的印跡,使師生的個性在交流互動中得到自由、充分的發展,能夠根據不同的個人特點,各自尋找各種不同的途徑,達到共同的教學目標和愉悅、和諧的教學境界。形成教學的個性化并非一朝一夕之所為,需要不斷追求和完善,需要勤奮努力和錘煉,需要以自己創造性的勞動去實現。有個性的老師因為永不滿足,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所以總是潛心打造富有特色的課堂,從學生、教材、情境等實際出發,通過反復的實踐、反思與提升,錘煉自己的課堂教學藝術,在落實基礎知識教學和基本技能訓練的同時,努力構建新的學習方式,搭建平臺,展示學生的個性特長,提高課堂的藝術美感,把課堂從“活”向“美”轉化,形成教師獨特的個性化教學風格。教師的教學風格具有個性,是教學個性發展到一定層次后的自然體現。
“活”一點就是對教師要有多一些寬容與理解。教師們在工作中出現了失誤,校長不要糊里糊涂地寬容,要給寬容找理由。要對造成失誤的主觀的、客觀的原因進行全面了解,看這些失誤是能力、方法的問題,還是態度、思想的問題;是經常的、還是偶爾的等等。在此基礎上,要針對問題的具體情況,做出恰當的處理。如果是主觀的、經常的錯誤,絕對不能縱容;如果需要寬容的,一定要有寬容的理由。校長要注意用“寬容的理由”來感動教師,從而達到寬容所希望達到的目的。學校是個大家庭,處在這個大家庭中的教師,各方面的情況都參差不齊,為了規范管理,學校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這都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管理中,我們還應該給我們的管理賦予一些生活的意味,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讓身在其中的人,心情愉快,同心同德,工作幸福,這才是學校管理的最終目的。
在學校管理工作中,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作為學校校長要從本校的實際出發,潛心對教師積極性心理進行分析,創設良好的工作環境,激發和保持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同時還要尊重客觀規律,把管與理、控制與協調有機結合起來,讓教師更高效、更愉快、更正確地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