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陰中學 李雪晶
因材施教
——高中數學分層教學策略探究
江蘇省淮陰中學 李雪晶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一個主體之間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有的表現在認知程度方面,有的表現在興趣習慣方面,還有的表現在學習能力方面等。正是由于這些差異,讓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因此在教學中無法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手段,更不應該用固化的目光去審視每一個學生。為了實現高中生的全面發展,我們應當因材施教,分層教學,針對不同的人群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
一般而言,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一個導入環節來回顧上節課的內容,帶出新的知識。通常來講,在導入環節需要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對于這個環節,教師可以利用分層進行課題的引入,對于水平較高的學生,引導他們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歸納,對于水平不那么高的學生進行提問回答,從而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對學習的需求。
如在帶領學生復習高中數學指數函數時,教師首先對指數函數的知識進行簡單的回顧。對于學習水平較低的學生,教師向他們提出一些基礎性的,大部分能夠答對的問題,以此來提高這部分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樹立其自信心。例如:(1)指數函數是奇函數還是偶函數?學生回答:指數函數是非奇非偶函數。(2)函數y=ax,當a>1時,函數的單調性是怎樣的?學生回答:當a>1時,在R上單調遞增。而對于學習水平高的學生,教師引導他們對比較大小的方法進行總結,這些學生能夠順利歸納總結出完整的方法:(1)同底數時直接利用指數函數的單調性;(2)同指數時利用作商法;(3)既不同底也不同指時構造第三個量1;(4)形如ba、ab與一般構造ab或bb;(5)利用圖象。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要善于利用不同的課題引入方式。
這就是分層進行課題引入的教學方式,不同層次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心理需求,學習水平較低的學生渴望得到教師的注意和鼓勵,那么教師就應該多向他們提問,讓他們感受到關注,學習水平高的學生追求更高的層次,教師也需要引導他們自由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經常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而設計一些探究性的教學活動,這是一種能夠有效提高學生數學水平的教學方式。學生是活動的主體,為了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滿足全體學生的發展,在設計探究活動時,也需要注意分層。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設計出不同的活動項目,這樣一來就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全員參與,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對數函數是高中數學的重要組成內容。當學完這節課的內容之后,教師留出一部分時間來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對于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教師引導他們獨立完成對數函數的練習題,鞏固所學知識,例如:若logm9<logn9<0,那么m、n滿足的條件是什么?而對于學習水平中等的學生,也可以嘗試結合課本做少量的練習題,學會運用本節課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對于那些學習水平較低的學生,教師并不急于讓他們做習題訓練,而是先讓他們對課本中的知識進行反復的閱讀,掌握本節課所學重點,加深對這部分知識的印象。如了解對數定義:如果ax等于N(a>0,且a不等于1),那么數x叫作以a為底N的對數,記作x=logaN。其中,a叫作對數的底數,N叫作真數。以無理數e(e=2.71828…)為底的對數稱為自然對數,并記為ln。
學生是獨特的生命個體,每一個學生由于生活閱歷、認知能力等因素的原因,存在一定的認知差異,無論是怎樣的教學,都需要注重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有能力深度發展的學生,教師要進行正確的指導,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也應該積極主動地幫助他們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盡快跳出這種狀態。
教師的評價在教學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們對教師的評價也是相當的重視。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我們無法使用統一的評價標準來進行評價。因此在開展高中數學教學時,教師需要針對學生層次的不同,制定多層次評價標準,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動力,激勵學習水平高的學生再接再厲,在保持原有學習水平的基礎之上繼續提升自己;鼓勵學習水平低的學生不要輕言放棄,要勇于嘗試,在不斷的努力當中獲得蛻變,提高自己的數學水平。
某次習題訓練課上,一位學習水平較低的學生利用配方法解析了一道填空題。題目如下:在正項等比數列{an}中,a1×a5+2a3×a5+a3×a7=25,則a3+a5=?這位學生利用等比數列性質am-pam+p=am2將已知等式左邊配方(a3+a5)2,這樣一來就能夠輕松獲得答案為5。令人欣喜的是,這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比較一般,但是在老師講完利用配方法解決問題時,他能夠努力聽講,并運用老師教給他的方法解決數學問題,于是教師對這位學生提出了鼓勵:其實你很聰明,希望你在以后的學習中也像今天這樣,仔細思考,認真答題,老師期待你的進步!經過教師的鼓勵之后,這位學生在之后的學習中變得積極主動,進步很快。
無論是哪一個層級的學生,他們都渴望教師的關注,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夠得到老師的認可。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對于不同的學生,教師要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這是一條教學的基本準則,更是呵護不同學生心理的法寶。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認識到每一個學生都是學習的主體,我們不能否認每一個學生在學習方面做出的努力,而是應當積極鼓勵他們,引導他們向著更加優秀的方向發展。
總而言之,分層教學不僅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更是對學生生命個體發自內心的尊重,采用這樣的教學理念,既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又能夠進一步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更能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快樂地成長。相信在分層教學的模式下,無論是尖子生還是后進生,都一定能夠實現心智水平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