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熟市唐市中心小學 張梅芳
基于“解決問題”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
江蘇省常熟市唐市中心小學 張梅芳
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推行,學生的綜合能力受到廣泛的關注,特別是在小學數學中,學生的數學解決問題能力受到了廣大教育者的關注和重視。因為小學數學中解決問題的方式比較單一,很多學生在學習知識點時都是被動接受,導致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不能上升,本文筆者將針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提出一定的教學實踐策略。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策略
《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再教育的過程中要注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出解決數學問題方式的多樣性,從而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創造性和創新性。但是現在小學數學教學情況中,解決問題能力的具備對于學生來說是難點。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更要跟緊教學的步伐,更新教學觀念,利用多種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提高解決問題能力的教育,并且提高教學效率,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引導學生積極動手操作,通過自己作圖或者制造模型等方式來讓數學問題更加生動化、直觀化,是教師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基本策略之一。因為在小學生的年齡階段,形象思維比理性思維能力強,所以在引導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應該發展學生的長處而避免短處,讓學生學會利用作圖的方式將數學問題中含有的抽象的數學條件之間的數量關系用直觀的形象表達出來,非常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比如在相遇應用題的解答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運動長度、時間和速度等數量關系進行體驗和理解,從而作圖,提高問題的直觀性,加深學生對此類問題的理解和解題方法的記憶。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學生對數學問題學習和解答的積極性,經過大量的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方式比讓學生自己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式好很多,也讓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標準改革下即將成為主流的學習方式之一,這樣的學習方式在今天煥發著不息的活力。在小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解決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奇心強、好動等特點,大膽地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作為課堂的主人,引導學生和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合作探究,學會在探究過程中交換彼此的思想,從而完成問題的探索和思考,增加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比如在學習“角的分類和畫法”時,教師將全班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然后要求其以小組的方式進行討論和探索,探究的內容由淺到深分別為:利用三角板畫出指定的幾種角、利用三角板畫出很多的角。還可以設置一定的時間比賽制度,時間最少的小組將會得到一定的獎勵。通過這樣的方式調動了學生解決問題、探究問題的熱情,也讓學生在高效的學習中提高了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
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也是當代學生需要培養的能力之一。所以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也要注意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及時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同時,教師也需要讓學生明白,學習數學知識的目的就是要能夠利用在生活問題的解決中。所以教師要在教育過程中為學生設置一定的情景,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個性特點,和生活實際充分結合,創造一個合適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可以從中發現問題,并且可以將其轉化成相關的數學問題,從而結合自己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框架,解決實際數學問題。在教學時,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利用多種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有在解決完成一個問題時探索其他解決方式的意識,小學生的思維方式是非常活躍的,想象力比較豐富,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開發思維,大膽說出自身的想法,尋找同一問題的不同解決方法。在生活中對于同一個問題是有無數解的,所以培養學生的多解意識非常重要。
要提高學生的問題能力,教師還可以設置一定的教學目標,有了明確的培養目標更能夠提高教學的效率。同時,教師及時地對教材內容進行利用,而且利用針對性的教學還可以讓每個學生的能力都能夠得到提升,真正掌握解決問題的技巧。
在學生能力的培養中,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也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教師要注意協調好自己和學生的關系。在小學中,教師和學生既是師生關系,也是朋友關系,所以協調好師生關系有利于師生之間的配合,更加容易完成教學任務。教師還需要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空間,讓學生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提高思維活躍度。
提問可以解除疑惑,也可以讓自己得到新知,所以教師在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教學中,也要注意引導學生學會提出問題,無數的實踐證明,能夠發現問題并且及時去解決問題的學生比只會解決問題的同學優秀很多,所以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因為解決問題的意義并不僅僅是學會解決,還有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思維的拓展。
總的來說,本文對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策略進行了一定的探討,很多教師也取得了比較令人滿意的成果。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深入教材,更大程度地融入問題解決方式,為小學生思維和創造能力的進步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