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學附屬中學 王文龍
打開學生思維,優化課堂結構
湖南大學附屬中學 王文龍
高中數學教學需要不斷優化教學結構,而優化教學結構的必要條件就是盡可能地打開學生的數學思維。教師可以通過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從教學本質出發,合理利用提問等方式來打開學生的思維,同時實現課堂結構的優化。
數學;高中;高效課堂;思維
高中數學時間緊,任務重,所以高效的課堂教學成為每一個高中數學教師的追求。想要在課堂上提高教學效率,就必須不斷努力優化課堂結構,從時間和教學任務的分配到師生間的互動關系,都屬于課堂結構所要考慮的問題。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告訴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而教師只在其中處于主導地位,同時,課程的時間分配應該符合學生的思維認知。在這方面,不管是出于尊重學生主體性地位的考慮,還是為了提高課程內容教學進度,數學教師都應該想辦法打開學生的數學思維,通過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優化數學課堂結構。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幫助學生建立數學思維與優化課堂結構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二者互相促進,不可單獨拆分。下面我們來討論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打開學生的數學思維。
首先,教師應該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我們知道,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也是學習活動的主要承擔者,只有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和求知欲望,才能進一步談到數學思維的創建和數學意識的培養。也就是說,教師要盡可能地培養學生思考的能力,讓學生主動獲取而不是被動接受。還有一些人稱之為“理解教學”,道理都是一致的,都是希望學生能夠不滿足于表層知識的認知,而期望獲得對知識更深層的理解,知其然亦希望能夠知其所以然。而想要實現學生的主動學習,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學科本身具有極大的魅力,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科的神奇與美妙,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世界的好奇。比如教師可以利用數學原理來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用實際生活中的例子來體現數學的實用性,也可以引用一些趣味數學的例子,增加學生學習興趣。除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外,還應該轉變教學評價觀念。教師應該發現并肯定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過程中的思考和探索,而不是只注重解題結果。教師的這種觀念能夠幫助學生形成重視過程、勤于動腦的好習慣,也有助于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意識,更是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模式的必然要求。
其次,數學教學要重視對問題本質的探討。數學思維與其他學科的核心思維有所區別,尤其是高中數學,更加追求對問題的本質性探討,而不是浮于表面的描述。所以教師要打開學生的數學思維,就必須在日常教學中加入對數學問題的本質探討,言傳身教,并且在教學目標上有所體現。第一,對于定理、公式等的教學,要重其實質而輕其形式。對于公式的推導過程要尤為重視,讓學生真正理解公式或者定理的意義,這樣才能保證學生能夠在解決實際問題時靈活運用。為了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公式的內涵,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來推導公式,而教師僅提供思路引導,這樣學生能夠在自己動手中加深對公式的印象,產生無可替代的理解和記憶,而這將會對學生的數學思維提供極大的幫助。第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與學生一道對數學方法和數學思想加以總結。比如在學習導數的相關知識時,“數形結合”就是一個常用的數學思想。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分析不同情況下同一個數學思想的應用規律,也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數學思想來解決同一個問題,這樣的反復對比、鉆研,使得學生逐漸產生數學思想的意識,并慢慢習慣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應用數學思想。注重數學問題的本質,是數學課堂優化的重要方面,它有利于學生建立起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同時將高中數學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
再次,在打開學生思維的具體操作中,合理利用課堂提問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很大程度上就是利用“提問”的方式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的。尤其對于高中數學來說,問題意識本就是數學學科一個重要的學科品質,教師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提問,可以起到激發學生求知欲,幫助理解,延展和發散思維等不同的效果。如果在教學開始的階段進行提問,應該注意對學生關注點的把握,力求在短時間內吸引學生的興趣,將學生的思維引導到數學課堂中來。比如在學習斜率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神奇的三角”提出問題,吸引學生的興趣。在教學重難點時,教師也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完成對學生思路的引導。比如將一個比較困難的公式推導過程分解成幾個小的問題,通過一連串的追問,幫助學生實現思維的提升。如果在教學的結束階段,教師也可以通過提問將數學課堂延展出新的空間。比如教師可以對一些開放性的問題進行提問,由于答案不唯一,學生能夠不拘于某一種特定思維的限制,而充分發揮思考的力量;也可以留下一些探究型的問題,學生在課余時間可以繼續對數學問題進行探討,延展了數學課堂的時空范圍。合理利用課堂提問,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有利于構建師生平等的教學結構,同時更有助于打開學生的思維,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深度。
總的來說,打開學生的思維是優化數學課堂結構的必要條件。而打開學生思維,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二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做到了這兩點,就能夠實現數學教學的根本目標,以優化課堂結構的方式體現新課程改革的理念。
[1]張文.高效數學課堂的研究[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6:11.
[2]薛吉平.注重學生思維品質…優化數學課堂結構[J].才智,2010(22):149.